瘋狂的伊拉克人
從《到橡樹》和《我想成為激流》看舒婷和裴多菲愛情觀的差異及其原因。
摘要:舒婷的《致橡樹》和裴多菲的《我願是激流》被廣泛閱讀。詩人在詩歌中透露出的對愛情的追求和思考,令人回味無窮。本文作者試圖從多個角度分析舒婷的《致橡樹》和裴多菲的《我想成為壹股洪流》愛情觀的差異,並分析這兩種不同愛情觀形成的原因。
關鍵詞:舒婷,裴多菲到橡樹,我願做壹個急流勇退愛情概念的比較解讀。
舒婷的《致橡樹》和裴多菲的《我願是激流》被廣泛閱讀。詩人在詩歌中透露出的對愛情的追求和思考,令人回味無窮。但同時,通過對比閱讀,兩位詩人的愛情觀差異非常明顯。
1.《致橡樹》和《我想成為急流》中不同的愛情觀。
1《致橡樹》中舒婷的愛情觀
舒婷的《致橡樹》不像壹般的情詩那麽直白。它用火熱的詩歌來表達對愛情的焦慮和向往,或對對的人的熱烈追求和贊美,或表達愛情受挫帶來的辛酸和煎熬。它跳出了壹般的愛情模式,擺脫了戀愛中的瘋狂,戀愛中的情人,以局外人的身份觀察愛情,對愛情的本質做出了理性的探究和判斷。詩中理想愛情中的男女雙方都應該相愛,女性熱烈的愛應該得到男性的積極回應;不應該是女人的壹廂情願,就像鳥兒對橡樹;也不應該是女人對男人的單向無私奉獻,而男人只是心安理得、淡然享受,如山泉、險峰、陽光、春雨對橡樹。理想愛情中的男女,應該像橡樹和木棉樹那樣並肩而立,樹根相扣,樹葉相觸,在風中互致問候,以傳達和回報對方的愛,從而用強烈的愛* * *結合,使雙方能夠長久地生活在壹起。這就是大愛,建立在這樣基石上的愛是新鮮的,完整的。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深刻,表達了壹個成熟的知識女性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喊出了女性對獨立人格、健全心靈、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
全詩可分為兩部分。第壹層:從壹開始到“不,這些還不夠”,通過六個意象,列舉出我所否定的愛情模式。第二層:從“我必須是妳身邊的壹株木棉花”到結尾,表達作者心中對理想愛情的渴望和向往。
第壹層:不學無術,不像樣子表現了詩人對以下兩種愛情模式的鄙視和排斥:壹種是需要借助橡樹的高枝來證明自身價值的女性的依附式愛情,另壹種是“小鳥”壹廂情願地向橡樹示愛的幼稚可笑的方式,但它們依然會執著於橡樹,撞上南墻後也不回頭。即使各種女性對男性的無私奉獻得到世人的認可甚至稱贊,詩人卻用“不,這些還不夠”明確宣示自己的不認同和批判。在詩人看來,無論是“噴泉對橡樹不求回報的長久慰藉,還是“險峰”內容增加和襯托橡樹的高度,聲望的默默支撐和鋪墊,甚至是以“陽光”和“春雨”的形式對橡樹無盡的無私奉獻,這都是不完整的、不完全的愛。在這些戀愛模式中,女性被愛情迷倒,失去了主體意識。她們只把全部的愛和精力都投入到幫助男人上,忘記了自己也需要汲取養分,不斷強化和完善自己的筋骨。最終導致人格的萎縮,不自覺的降低了男性的層次,把自己匍匐為奴隸。如果壹種愛不能讓壹個女人的人格更加完善和完美,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那麽這種愛還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價值呢?全詩表現了詩人對舊觀念、舊倫理的強烈否定和堅決反叛。從現代女性覺醒的角度來看,詩人利用詩歌中的意象來爭取女性尊嚴、獨立地位和人的價值的決心躍然紙上。這種堅決的決心,猶如驚天動地的吶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詩人對舊傳統強加給女性的枷鎖的突破。
在詩人眼裏,這些愛並不具備愛的應有之義,那麽詩人心目中理想的愛情格式是怎樣的呢?如果壹個男人是壹棵橡樹,如果我愛妳,我怎麽能把它愛成壹種理想的愛情呢?
第二層是詩人對自己愛情觀的確立。詩人以“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以樹的形象與妳站在壹起”對第壹段的問題作出了神聖而莊嚴的回答:在理想的愛情中,男女應該相互獨立,戀愛中的女人應該保持獨立的人格:妳是壹棵橡樹,所以我應該是壹株木棉,我壹定不能是金寶花的藤蔓。女人,不僅在男女永久分離的狀態下,要做壹棵獨立向上的樹,即使在男女終身依賴的情況下,也要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保證自己仍然是壹棵能夠獨立支撐身體的挺拔的樹。
理想愛情中的男女,心智和能力應該是平等的。男人要有橡樹的勇氣、豪放和犀利(“妳有妳的銅枝鐵莖/如刀如劍/如戟”),女人要有木棉的溫暖、靈活和厚重(“我有我的紅花/如沈重的嘆息,/如英勇的火炬”)。只有雙方具備了匹配能力,才能相互扶持,共患難,享受生活(“寒潮、風暴、霹靂我們共擔;/我們* * *享受薄霧,流動的陰霾和彩虹。”)在人生的舞臺上,壹部愛情劇的男女雙方都應該對手戲,都應該是主角。這樣,這部劇才能有趣,高潮叠起。如果女性在唱、讀、做、演方面太弱,只能扮演配角,讓男性來主導,獨自支撐舞臺,最終男性會失去激情,唱著索然無味的歌,這部愛情劇會以單調冰冷的方式收場,很難有好的結局。
詩人以陰柔的木棉作比喻,向陽剛的橡樹傾訴了內心的幻想:“根緊貼地/葉,雲際相觸/每壹陣風過/我們都相互致意/但沒有人/懂我們的話/”看似永遠分離,但在終身相互依賴、相互平等、相互獨立的基礎上,* * *構建了壹種新的現代愛情觀。“詩人對愛情的要求和向往,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和婚姻的嚴肅思考,揭示了壹個現代女性內心的期待和渴望。”
在詩歌中,詩人的自我不僅指向過去,也指向未來。既是對詩人本人是什麽樣子的評價,也是詩人對我應該是什麽樣子的探索或思考。這樣,抒情主人公必然包含詩人的人格理想,使之成為理想化的自我。黑格爾說:“要求另壹個人的註意,不僅是我的抽象人格,也不是我的人格在壹個具體的孤立的因而是有限的事例中的體現,而是我的主體性的全部。我應該把這種主體性所包含的壹切滲透到另壹個人的意識中,成為他追求和占有的對象。”從深情到深情,情詩的美因為彰顯了人格的價值而變得崇高。“在舒婷的愛情觀中,愛情不僅要感同身受(根,牢牢紮在地裏),還要相映成趣(妳有妳的銅鋼枝,我有我的紅花)。愛情要忘記自己,但不要失去自己。無私是對作為交易的愛情和作為財產的人格的超越;不迷失自己,是壹種把愛人當靠山,把自己當附庸的超越。只有平等才能導致交流,只有進步才能導致鼓勵。”這種女性的自尊心理,這種對愛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時期女性文學的重要主題,體現了人格價值的覺醒,顯示了知識女性的自覺和自強。
總之,《致橡樹》中的詩人是以女性的視角表達的愛情觀,是壹種獨立、平等、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尊重對方存在、珍視自身價值的愛情觀。我覺得這是壹本給女權主義者的溫柔覺醒書。
2.《我願做激流》中傳達的不同愛情觀
《我想成為激流》是裴多菲獻給未婚妻尤利婭的壹首愛情詩。詩中,裴多菲向愛人表白心跡,表達了熱烈真摯的愛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獻身的願望。這是多麽曠達的愛啊。但是,請註意對稱的意象:急流和小魚,野林和飛鳥,廢墟和常春藤,小屋和火焰,雲彩和夕陽。除了“雲”和“夕陽”,其他對稱的意象都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壹種依戀與被依戀,依戀與被依戀的關系。無論愛人是悠閑歡快的“魚”,還是快樂舒適的“鳥”,都只能在“激流”中“遊來遊去”,在“野林”中“築巢”“歌唱”,這是壹種不折不扣的大男子主義。詩人似乎把愛人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和私人產品,希望愛人永遠屬於自己。當然,我們不能求全責備前人,但這首詩確實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詩人不自覺或下意識地反映了這個社會的思想。畢竟這是壹個男權世界。
除了隨處可見的男權思想外,作為壹首向愛人表達愛意的詩,“詩人還坦率地流露了自己真摯而溫暖的心靈,表達了對愛人深沈的愛,歌頌了純潔高尚的愛情,表達了對無私奉獻的渴望。無論這種奉獻需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或犧牲,詩人欣然接受,沒有遺憾。”在《獻給愛情》中,這首詩登峰造極,具有極強的感人力量。全詩真摯,感情充沛,充滿了詩人強烈的感情。作者用自然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揮之不去的信心,堅定對詩人的信仰。全詩五個小節都是“我願是……”的格式。詩人把自己描寫成激流、不毛之林、廢墟、雲霧、破旗,把愛人比喻成壹條小魚、壹只小鳥、壹株常春藤、壹團火焰、壹輪夕陽,構成了五幅有層次、有生命力的藝術畫面。
第壹段,“粗獷”和“快樂”形成第壹個對比。小魚在水中“遊來遊去”是悠閑而歡快的,而激流和河流在崎嶇的小路上跋涉是艱難而痛苦的。但“只要”愛人“幸福”,詩人願意面對崎嶇,承受痛苦;在第二段中,“勇敢的戰鬥”和“做”和“唱”形成了第二個對比。鳥兒“築巢”和“歌唱”的生活是快樂舒適的,而野生森林對抗強風的戰鬥則充滿了危險。但“只要”愛人生活幸福,詩人願意冒險挑戰大風;在第三段中,“破壞”、“荒涼”、“向上爬”形成第三個對比。常春藤的“攀高”生機勃勃,廢墟是它生長的基礎,但廢墟本身卻是要壹步步走下坡路的。但只要愛人生命的藤蔓常青,詩人甘願蒼涼甚至毀滅;第四段,“風雨交加”和“開心”形成第四個對比。小屋裏爐子裏的火焰,避開了室外風雨的危險,“慢慢地快樂地閃爍”。這種舒適和滿足來自小屋的庇護。但是,小屋本身也要“風雨兼程”。但“只要”愛人平安幸福,詩人願意承受打擊;在第五段中,“飄來飄去”和“燦爛輝煌”形成第五個對比。“珊瑚般的晚霞”呈現出“璀璨的光輝”,這是生命的光輝,而茫茫空中飄動的雲朵和殘破的旗幟,則是壹種漂泊和蒼涼。但“只要”能襯托出夕陽的光輝,詩人願意去流浪。五個對比使詩人對愛情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得到了生動而深刻的體現,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壹組意象就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詩人不得不選擇這麽多意象,因為詩中作為隱喻的自然現象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上至遼闊的天空,下至河谷;大到斷崖遺跡,小到壹鳥壹魚,意境開闊,畫面舒展。這既表現了詩人自由、開朗、奔放的胸懷,也將詩人的愛情告白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這首詩除了是壹首愛情詩,也可以看作是壹首政治抒情詩,委婉地表達了65438年至2009年40年代匈牙利人民解放鬥爭的事業,歌頌了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詩中的“我”可能是詩人本人,也可能是革命軍人;詩中的“情人”,既可以是詩人的情人,也可以是詩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裴多菲是壹位以愛國主義聞名的偉大詩人。他廣為人知的《自由與愛》已經傳遍了全世界。“生命可貴,愛情更貴。有空的話,兩個都可以扔。”他強烈的政治野心在書中表露無遺。在《我願做壹股洪流》中,詩人也或多或少地表現出政治傾向,“我願做壹股洪流/壹條山澗/穿過壹條崎嶇的道路/滾過壹塊巖石……”這裏的“崎嶇的道路”和“巖石”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民族解放戰爭中所面對的各種敵人,我終將穿過它。在接下來的幾段中,“我大聲呼喊/與風暴抗爭”、“即使被輕易摧毀/我也不沮喪”、“被風雨摧殘/在屋頂留下傷口”、“傲然挺立於曠野”也體現了作者的政治抱負。但是,這種政治野心體現在愛情上。無論我在哪裏,如何,我的愛人都和我在壹起,“在我的浪濤中快樂地遊泳”,“停在樹枝上/在我的懷裏築巢”,“綠樹枝像手臂/沿著我的額頭升起”,“在我的熔爐中快樂而緩慢地閃爍”這是裴多菲獨特的包含政治理想的愛情觀。
二、舒婷與裴多菲愛情觀不同的原因。
1,男權社會
我前面說過,現在的世界畢竟是壹個男權世界。作為壹名女性詩人,舒婷壹直追求與男性平等。因此,她在《致橡樹》中表達這種感情是很正常的。裴多菲是壹個男性詩人,他根本不需要尋求與女性的平等,因為,事實上,男性的地位仍然高於女性。Petofi不會也不能要求男女擁有同等地位。這是他們愛情觀不同的第壹個原因。
2.詩歌風格
需要註意的是,舒婷的詩歌側重於愛情題材的創作,而裴多菲作品中愛情題材的比例不到政治抒情詩的三分之壹,而且這些愛情詩大多是為了追求尤麗雅而創作的。所以在愛情的深層思考上,裴多菲當然不如舒婷。
3.家庭背景
裴多菲出生在奧地利帝國統治下多瑙河畔阿沃德平平原上的壹個匈牙利小鎮。他的父親是壹個貧窮的斯拉夫屠夫,母親是馬紮爾的農奴。按照當時的法律,他家是社會底層。長期的壓迫迫使裴多菲在意識中早早就有了反抗壓迫的信念。所以在他的愛情觀中體現出強烈的政治態勢也就不足為奇了。舒婷的家庭是壹個大家庭,她的祖父是壹位留學歐洲的南洋水師將軍。她沒有親身感受到社會底層人民的疾苦,所以她追求的愛情是純粹的愛情,沒有裴多菲的政治。
4.國家形勢
19世紀初至19世紀中葉,裴多菲生活在匈牙利。歷史上,匈牙利人民長期受到周邊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特別是17世紀以後,匈牙利被奧地利帝國統治,失去了獨立地位。19世紀中葉,奧地利統治下的匈牙利民族和階級矛盾達到白熱化。爭取自由的起義鬥爭此起彼伏。生活在這種環境下,裴多菲十幾歲時就願意聽民族英雄霍斯領導的起義的傳說。在酒館裏,他和同伴們聊起了匈牙利人民爭取獨立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長大後,他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所以他在爭取民族自由的鬥爭環境中長大,在謳歌愛情的時候,自然帶有很強的政治性。舒婷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後,見證了祖國的日益繁榮。她的生活無憂無慮,當然不可能追求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
時至今日,裴多菲和舒婷都擁有龐大的讀者群,說明他們的詩歌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們的愛情觀仍然被不同的人所堅持。其實,舒婷的獨立、平等、忠貞的愛情觀和裴多菲的政治愛情觀對錯並不重要,因為詩歌和愛情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他們的愛情觀會流傳下去,留給更多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