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句,屬於現代詩歌的壹種形式。對它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截半法”便於演唱。
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絕句和古體絕句,其中絕句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比較少見。
二、法律詩
韻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壹種體裁,屬於現代詩歌的範疇。因其嚴格的格律要求而得名。格律詩發端於南朝沈約等強調格律對仗的新體詩,在初唐沈全祺、宋文誌那裏得到進壹步發展定型,盛行於唐宋。
韻在字、韻、偶聲調、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其常見的類型有五言詩和七言詩。
擴展數據:
正式特征:
首先,絕句
根據每句的字數,絕句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五言絕句多,七言絕句少,六言絕句少。按格律要求的嚴格程度,可分為絕和古兩類。
韻腳和格律詩壹樣,根據格律句的特點,講究通順嚴整。古代絕句,即絕句,是與格律絕句相對的壹種絕句。雖然押韻,但相對自由,或者說有些詩人不願意被格律束縛。
二、法律詩
廣義格律詩的包容性很強,允許不規則和三端的存在。例如,崔豪的黃鶴樓就是典型代表。
從狹義上講,格律詩的格律形式非常嚴格,在用詞、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格律詩壹般每首八句,超過八句就叫排比句或長句。壹首八句的格律詩,每兩句成壹聯,叫做四聯。習慣上說第壹聯是第壹聯,第二聯是並列聯,第三聯是頸聯,第四聯是尾聯。
每副對聯上面壹句叫壹句,下面壹句叫壹句,兩句形成句子關系;介詞對偶句和介詞句之間的關系稱為鄰句關系。
格律詩字數統壹,每句五言或七言,分別稱為五言格律詩和七言格律詩。五律規定每句五字,首字都是四十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個字,整句五十六個字。還有六言句,都是48字開頭的,叫做六言詩,傳世作品很少。
百度百科-絕句
百度百科-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