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擴大知識面:
1,原創贊賞:
亭外,古道旁,草藍。晚風吹柳笛,夕陽在山那邊。
天邊,天涯,知心朋友半散。壹壺濁酒會讓妳開心,所以今晚不要去夢寒。
亭外,古道旁,草藍。妳什麽時候來這裏?來的時候不要猶豫。
天邊,天涯,知心朋友半散。人生難得壹聚,唯有離別。
2.作者簡介:
弘毅大師,俗名李叔同,光緒六年(1880)九月二十日生於天津門,九月初四(1942)卒於全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行者,是傑出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創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傑出代表,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僧人,也是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的知名人物。李叔同,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壹身,是中國燦爛文化藝術在諸多領域的開拓者。同時在教育、哲學、法律、漢字、社會學、廣告、出版、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禁食實驗等方面有創造性發展。
他把中國古代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作為壹個僧人的書法,弘毅不同於歷史上的壹些僧人和藝術家,如智勇和懷素。雖然他們穿著袈裟,但似乎他們的生活並沒有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真誠踏實的佛教修行為目標。他們只不過是被送進了壹座佛教寺院的藝術家,他們“瘋狂地藐視世界,通過醉酒獲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和浪漫。
八大山人作品中八哥形象的反諷意味顯而易見。他的畫,真的是壹種發泄,入世了,卻不超脫。與他們相比,弘毅徹底逃離了禪。他皈依自己的內心,超脫塵俗,致力於法家對佛教的修煉。他是壹個純粹的佛教大師。他是第壹個把西方音樂傳播到中國的先驅,他的送別曲,被傳唱了幾十年,成為經典。同時,他也是中國第壹位創作裸體素描的老師。
傑出的藝術造詣培養了壹些文化名人,如著名畫家豐子愷和音樂家劉質平。他苦心拜佛,中午後不吃飯,精研法律學,弘揚佛法,幫助眾生脫離苦海。他被佛門弟子奉為法家第十壹世祖。他給世界留下了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壹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華麗與質樸的典型人物。
太虛大師曾贈:教印心,修身,內外清凈,菩提。
趙樸初先生對大師壹生的評價是:“世人之眼有無盡寶藏,壹輪圓月照蒼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