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和諧”的盛唐氣象
就王維對《山居秋夜》的解讀而言,我原本想到的是階級鬥爭,認為詩的主題是批判社會,詩是逃避社會。實際上,這首詩反映了繁榮的陰影,象征著繁榮的和諧社會本質。詩中明月松,春日石,歡女漁舟晚歸。萬物皆隱,道法自然,萬物皆然。這是聖的壹種和諧,是“天下大同”的世界,是儒家的壹種中和境界。做到中立,天道地位不佳,萬物皆育。“和諧”是衡量繁榮最重要的標準。所謂和諧,就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更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諧。詩歌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流暢,壹部分沈悶。不和諧就會生氣。杜甫生氣不暢,常以“悶”為題,如解悶詩十二首,還有解悶、消愁、解悶、解悶。李白不能“論嚴觀,求帝王之術”,怒氣未平,卻又唱“唉,我怎麽能莊重地向那些永遠不會被人以誠實的面目示人的高官厚祿卑躬屈膝呢”。包括陶淵明、謝靈運在內的很多詩人,都是因為憤怒才上山的。而王微則截然不同。王偉自覺去了山裏。自覺上山和被推到山上是完全不同的心態。那句“春暖花開隨意,而妳在這裏啊,朋友的王子?”很耐人尋味。詩人的美在於戲仿。與《南國之歌招隱士》相比,《南國之歌》中的山林顯得十分陰森恐怖,強烈地對比了他作品中山林的清新和無比的和諧,表現了無處不令人不適的主題。從來不存在任何與社會隔絕的自然。如果不是盛世,暢通無阻,王維筆下的場景不會如此和諧寧靜。盛世,處處山朝皆宜,春秋同樣好。所以說王維筆下的山居是壹個繁榮和諧社會的象征,並不牽強。
王維的《終南山》也是講盛唐和壹個時代的終南山。他的詩有4韻8句40字,句句是山,句句是人。他寫變化中的山,山的變化不是完美的,而是現實的,表現了人們對世界關系的深刻把握。日本唐詩學者川澤彥在《終南山變——從盛唐到中唐》中認為,王維的“終南山之大,與其說是對景物的忠實描寫,不如說是盛唐詩人世界觀支撐下的壹個形而上的概念”;所以“從這裏可以讀到盛唐詩人對世界存在的不可動搖的信任”。川上還指出,韓愈的南山詩“自始至終表現了人與世界的張力”。南山詩有102韻,204句,1020字,讓人有清明上河圖的感覺。其中565,438+0“或”字句和65,438+04疊句湧出,南山描寫窮盡。正如鄭振鐸在《中國文學插圖史》中所說,韓愈“捕捉了幾乎所有的生物,作為描寫的工具”。韓愈的《南山》奇形怪狀,反映了中唐時期人與自然的關系,給人壹種相抗相斥的藝術美感。王維與韓愈兩首詩的區別,也是盛唐與中唐的區別。
王微擅長“占地盤”
杜甫擅長“拍照”
王維的《觀獵》是壹首典型的盛唐邊塞詩,描寫了盛世邊塞景象。王維的五律是五律中的極致,他的《觀獵》是五律中的極致,用沈德潛的話說就是“作文、句法、文筆都是最好的。在盛唐詩壇也不多見(《唐詩》)。很搞笑,這首詩是唐人文集裏的五律,卻被宋人截為五絕。宋人只選了前四句,標題改成了“容閎”。《全唐詩》也叫《容魂》,只是作者改成了胡璋。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值得反思。“獵看”的前四句直接寫在前面,很生動,但是經常寫。後四句是怪筆,怪就怪在好像和“打獵”有關。壹首《回眸》很精彩,神來之筆,粘合前後富有詩意。那壹次“回眸”,帶出壹個射雕的密碼,北方就像當年秘密獵殺胡的將軍壹樣聲名遠揚。所以將軍就是拍雕塑的人。前四句描繪的是將軍的勇猛,後四句表現的是將軍的態度從容,正反兩面互相照應,相得益彰。將軍的形象越來越豐滿生動。正是因為將軍的存在,邊關才有了如此安寧祥和的生活。“千裏之外,雲淡風輕”,美在風景,比喻的意義來自於自身。這是盛唐,這是盛唐的邊界!盛唐,天下太平,邊陲無事。將軍,打獵在哪裏?很明顯是軍事演習。軍演令人震驚。是惡霸。沒有後四句,妳就被詩意地打敗了。如果沒有後四句,就無法展現王維的聰明。王夫之說:“每壹次妳在後四句變得精彩,都要在之前用平實的語言去培養。”他特別欣賞王維詩歌的後半部分,認為這種創作是“作者的極致”。王夫之還逼著杜甫比,說杜甫善於“取象”,每次刻畫都逼著他寫,逼著他看真相。王維善於“取境”,尤其是善於“取境”,這是由他深邃的詩學觀決定的。
谷穗先生說:“要想知道盛唐和盛唐,就要參考王維和老杜,當妳了解了他們之間的異同,妳就知道了大半個中國的舊詩。”這個理論還把王維和杜比做了比較,意思是王維和杜甫分別代表了兩種詩風和兩個時代。杜甫詩歌創作的高潮發生在安史之亂之後,其詩歌的史詩性決定了其現實主義的寫作風格。相比較而言,谷穗更欣賞含蓄。他認為詩歌和書法壹樣,需要含蓄。他直言不諱地說:李和杜都擅長“下垂”,但短於“收縮”;“杜麗的詩太發泄了”(谷穗詩歌劄記)。杜麗的詩太發泄了,因為他們的寫作風格不同於傳統的寫作風格和王維的寫作風格。李白和杜甫屢遭挫折和失望,但憤怒之余更多的是不滿和牢騷,為尋找出路而哭泣生命,沈思靈魂。這也是杜麗的偉大之處。老杜的偉大在於突破了中國詩歌的傳統;李白的偉大在於不沿襲中國詩歌的傳統。王偉同樣偉大。王維的偉大,就是把傳統發揮到極致。以“溫柔敦厚”來衡量,誰已經超越王維了!盛世詩歌最突出的特征應該是“和”。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就“和”而言,真的沒有壹個時期能與盛唐相比。李從軍說:“這種和諧要多久才會產生?”。這種和諧所造成的偉大是不可企及的。“什麽是詩歌教學?詩歌教學的本質就是壹個字“和”。孔安國註:“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也是講和之事。“從詩美的角度,我把杜麗和王維分為兩種形式:杜麗的詩是不和諧的、沖突的、矛盾的;王維的詩是和諧的美。趙殿成,阿清人,壹生致力於王維研究。他說,無論王維寫什麽詩,哪怕是追憶往事、送人離家的詩,都是深刻的、高雅的。他認為這才是詩歌教學的真諦!胡應麟說,王維的詩平和而不累,深刻而不損,豐富而深情,這是極致的優雅!這種“和”才是唐朝真正的繁榮。
從堅實和空靈的美麗
王維的出現,實現了中國詩歌從實體到空靈的美麗轉折。我壹直是這麽看的,也是這麽說的。就詩歌的發展軌跡而言,詩歌是從固體到空靈的。王維壹轉身,詩又固了,中唐詩又固了。我之所以把大歷時期稱為“後王維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王維崇拜還是這壹時期的崇拜,王維詩風還在盛行。王維強化了中國詩歌的形而上性,以境界為最高,以閑適為最高,他的詩歌在意象和意境上也表現出高度的成熟。真正意義上的意境誕生是在盛唐,而不是盛唐。意境的誕生在中國詩歌史乃至中國美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羅宗強先生在《唐詩簡史》中說:“盛唐詩人的壹個重要成就是創造了精妙絕倫的詩歌意境”。“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他把抒情與寫景結合起來,創造了壹種精致淡泊的意境。”“在意境中表現氣氛和繪畫之美,確實是盛唐詩人創造的同樣成就,但王維達到了極致,這是典型的。”羅先生反復說“意象玲瓏”,“玲瓏淡泊,無跡可尋”是嚴羽早就說過的盛唐詩歌的基本特征,也是王維詩歌“空靈”的定義。李從軍在《唐代文學進化史》中也認為,王維是詩純世界的集大成者,王維詩歌中有雙重意境,即有兩種意境。如果意境的創造真的是詩歌的最高境界,那麽王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在《王維詩選》的序言中,作者說:
在世界文明進程中,幾乎所有的哲學家都非常關心人類的自我拯救問題。王維在詩歌中思考和表達最多的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王維最喜歡描寫自然山水的自然狀態(無論什麽題材的詩都喜歡描寫風景),最喜歡描寫夕陽(光明與黑暗之間),最喜歡描寫秋天(夏天的熱情與冬天的寒冷之間)。正是通過這些描寫,他論證或驗證了佛教原理,對宇宙、人生、人情進行了探索,表現了人類超越有限、追求無限以達到永恒的獨特精神欲望,尋求人類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與死亡、有限與無限尖銳對立的張力。他的詩歌所探討和反映的哲學命題有:現象與本質、規律與超越、個體與壹般、宏觀與微觀、瞬間與永恒、生與死、恒運動等等。
讀王維的詩,我有壹種特別強烈的感覺,他詩裏的壹切都是不變的,虛幻的,美好的...詩中的彩綠、青浮萍、稍縱即逝的夕陽、若隱若現的煙靄,都在壹瞬間契合了永恒之書的真實之美,讓人體會到的不僅僅是自然的物態,更是自然的意趣。
王維特別擅長捕捉和攝取瞬間閃現、不斷運動的光影,善於表現這些光影幻象的朦朧美。王維最大的本事,就是巧妙地把自然作為壹種含蓄的語言,用自然靜態美的和諧展現來表現形而上的超越,用最簡單的形式來表現最豐富的詩意內涵。該詩比喻深刻,充滿微妙的暗示,形成了壹種分分合合、瞬間永恒、不斷運動的象征性形而上境界。
王維詩歌是盛唐時期的特殊產物,充滿了清靜、清麗、靈氣,形成了其獨特的閑適、清麗、空靈的審美境界。如果說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之分的話,杜甫的現實主義和李白的浪漫主義,而王維似乎是象征性的。王維以詩思考人類的終極關懷,他的詩是哲學詩,詩的哲學。所以,讀王維的詩,是壹種知性和審美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