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李叔同
在展館外面,
沿著古道,
草是藍色的。
晚風吹起柳笛,
日落在山的那邊。
天堂的地平線,
地球的壹角,
壹個親密的朋友已經心碎了壹半。
壹壺濁酒滿喜,
今晚不要去夢寒。
在展館外面,
沿著古道,
草是藍色的。
問妳什麽時候會歸還這個,
來的時候不要猶豫。
天堂的地平線,
地球的壹角,
壹個親密的朋友已經心碎了壹半。
生活是壹次難得的聚會,
只有分離更多。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告別》這首曲子選自約翰·龐德·奧特威創作的美國歌曲《夢見家鄉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壹首“藝術家之歌”,流行於19世紀後期的美國。它是由壹個畫了臉的白人演員領銜,扮演壹個黑人,音樂以黑人歌曲的風格創作。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作詞家犬童球溪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了壹句歌詞,叫《旅行的悲哀》。李叔同的《告別》是根據犬童球溪的《旅行的悲哀》改編的。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喜雙、李安、,原名,學名廣厚,字雙,別稱。
李叔同是著名的音樂家、藝術教育家、書法家和戲劇活動家,中國戲劇的開拓者之壹。他留日歸來後,當過教師和編輯,後來出家為僧,法名弘毅,法名逸仙,後被尊為弘毅大師。
社會影響
1.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告別》是壹首在新學校教授的校歌,廣為傳唱,深受大眾喜愛。
2.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再會》分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出現在電影《二月初春》和《城南舊事》中,使其更受歡迎,傳唱不絕。
3.1997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浪漫》中編曲並演唱《告別》。
4.《再會》還在1990年代的電視劇《千王之王歸來》中作為插曲。
5.2010電影《讓子彈飛》片名中使用了《告別》這首歌,以表明電影所描述的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電影集《廚子與流氓》是歌手樸樹的版本《告別》,樸樹的版本采用了完整版歌詞。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