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獨立”與天地心靈的溝通——《獨酌明月·月夜·竹裏關》壹體化教學設計

“獨立”與天地心靈的溝通——《獨酌明月·月夜·竹裏關》壹體化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與設計理念

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探月”。兩篇精讀課文分別是李白和杜甫的三首詠月詩和蘇軾的詠月詩。“比較與探索”文本包括王維的《鳥鳴溪》等與月亮有關的詩歌。學習了這些詩詞,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我覺得可以把《獨酌明月》、《月夜》、《竹裏關》融為壹體,進行壹次務實的、跳板式的小組作文教學嘗試。

從主題來看,這三首詩也是寫“月亮”的,描寫的東西都和月亮有關。李白壹個人在月光下喝酒唱歌跳舞,把自己送走了。杜甫在月光下思念妻子,期待重逢。王維獨自在明月下彈琴自娛。從抒情的角度看,三首詩都有“獨”字流露作者的感情。我壹個人喝酒。沒有壹個人陪著我,獨自從她房間的窗口看著它,獨自倚在密密的竹林裏,都與孤獨有關。就作家風格而言,《獨飲明月》、《月夜》、《竹裏關》分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的代表作。把它們放在壹起研究,便可窺見唐詩的風采:它們穿透了宇宙的生機,跨越了時空的距離,蓬勃了生機,與天地之靈單獨互動。想象是詩人與天地精神之間的橋梁之壹。孫紹振先生說,文學想象是變異客觀對象的形態性質和它與主體之間的關系。有了這種突變,感情就會滲透。

李白在《獨飲明月》中,通過想象賦予月亮和影子人類的情感和形態,來表達他的孤獨。“我壹個人喝了。“沒有人陪我”是孤獨的直白表達:壹個人獨自喝酒,沒有人陪伴。“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把我的影子帶來,讓我們三個”,在詩人的想象中,月亮和影子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它不再是壹個客觀的無生命的東西,而是壹個有感情的物體,可以陪伴詩人。有了這種想象,詩人的孤獨感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甚至超越了“形影不離”的境地。“但仍有壹段時間我有這些朋友,給我打氣,讓我度過春末”,詩中的場景看似熱鬧歡樂,“花”“春”“月”的意境絢爛美麗,而孤獨在這絢爛的綻放中愈發分明。在句子“我唱了。月亮鼓勵我,我跳舞。我的影子滾落之後”,前壹句是想象,是從靜態到動態的變奏。後壹句是客觀事實,兩者對應。可見月亮、影子和詩人已經達成了默契。李白的孤獨是華麗的孤獨,是自由的孤獨,是與宇宙生命接軌的孤獨。這種孤獨是個體生命自我實現中的壹種獨特形式。

《月夜》中,杜甫放飛想象,顛倒時空,抒發孤獨之思。“從她臥房的窗口獨自觀看”,詩人想象中的妻子的“獨自觀看”,正是詩人自己的“獨自觀看”。“只”字的意思只是,今夜的明月,我的妻子只能壹個人看,和我壹起賞月的歲月成了回憶。寫的是“壹個人看”,沒寫的是“有收獲”。“只”字也含有獨處的意思,孤獨的形象初步顯露。“為了我們的男孩和女孩,可憐的小寶貝,太小了,不知道首都在哪裏”,不熟悉這個世界的孩子們的“未解之謎”,說明在作者的想象中,妻子的思念和牽掛,不僅系在他的心裏,還體現在他的聲音裏,連孩子們也感受到了,襯托出了妻子的辛酸和深刻。“她陰發香帶霧,玉肩月寒”,如果說李白筆下的月光是絢爛美麗的,那麽杜甫眼中的月光是濕冷的。在月光下看著妻子,她在長長的山下更加孤獨。明月千裏寄相思。在這樣的夜晚,有多少分離的人思念親人,又有多少人想家?生活在亂世,民生艱難。"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再次躺在屏幕上,看著這明亮的光,不再流淚?",我們什麽時候能聚壹聚?那時因久別重逢而喜極而泣的淚水會洶湧澎湃,今夜思念而掛的淚水會無拘無束。杜甫的孤獨,是跨越時空阻隔思念的孤獨,是呼喚和平,渴望團圓的孤獨。

在《竹裏關》中,王維筆下的明月發生了功能性變異,既照亮了黑暗的天體,又具有了反映人格的功能。詩人用“幽釵”來營造環境,突出自身的品質和竹子壹樣高的氣節。再加上《長嘯》,自然讓人想起超脫於“竹林七賢”的阮籍。在這樣安靜的環境裏,沒有世俗的喧囂也沒有人相知,只有清朗的月亮相互輝映。王維的孤獨是壹種愉悅的孤獨,是壹種自我堅持的孤獨,是壹種與自然對話、與天地精神交流的孤獨。

我的心在天上,只有想象。想象讓詩人的孤獨奇妙地綻放;想象使唐詩呈現出壹種貫穿宇宙的生命氣息。作家胡小明說,唐詩的世界很大,充滿力量和英氣;唐詩中有壹種有天地,貫穿宇宙的生命力之美;唐詩是早上,不是下午茶。如果我們想讓我們的民族在千年風霜面前有壹份青春的朝氣,在朝九晚五的旅行中有壹個圓夢的機會,那就讓我們的下壹代多讀唐詩吧。

教學設計

類別類型

務實型+跳板型

教學目標

1.比較三首詩在言語形式和情感表達方面的異同,進而深刻理解詩歌的內容。

2.體驗想象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學會運用想象表達情感。

3.感受唐詩的博大與剛勁,然後多讀唐詩。

教學思路?

總的來說分為三個教學板塊:朗讀詩歌、感知異同——比較差異求同、學會運用技巧——感受感受、遷移閱讀。

教學過程

首先,介紹新的課程:

歌中唱道:月亮代表我的心。古往今來,浩瀚夜空中的圓月或缺月,引起了人們的無限感慨。詩人們常常賞月,羨萬裏。今天,我們要學習唐代三位著名詩人的有關月亮的詩:李白的《獨酌明月》,杜甫的《月夜》,王維的《竹裏關》。

第二,第壹次讀詩,感知內容

1.自由朗讀三首詩,感受韻律和節奏。

2.選壹個妳最有感覺的,試著讀出味道。

朗讀,展示和評價。

3.男生和女生分別讀三首詩。想壹想:妳覺得同樣是關於月亮的唐詩有哪些異同?可以從語言形式、內容表達、情感表達等方面來說。

默認值:

相似之處:都是五言詩;每個人都有“獨立”二字,與孤獨有關;都是通過月亮來表達詩人獨特的感情、感受和情緒。

差異:

不同流派。獨飲明月是古詩,《月夜》是格律詩,《竹裏關》是絕句。內容不壹樣。《獨飲明月》中的詩人喜歡與月影共飲,《月夜》中的詩人在月夜思念妻子,《竹裏關》中的詩人在月下彈琴吶喊。

情緒不壹樣。獨飲明月重在表達孤獨,《月夜》更多的是思念妻子和家人,《竹裏關》表現的是壹種安逸和自我滿足感。

4.題目《獨飲明月》有意象和事件。請為《月夜》和《竹裏關》寫壹個類似的標題。

例:月夜獨自守望;望月思親;月光下的思考邀請...

獨坐月下;月林呼嘯;明月照我心;我心中的壹輪明月...

第三,把詩再讀壹遍,理解手法。

1.這三首詩都有“獨”字,都在表達孤獨。妳覺得誰最孤獨?為什麽?結合具體的詩詞來談談。

默認:李白最孤獨。他要請月影喝酒玩樂,所以沒有朋友可以交流。《不相親》直接表達了孤獨。《暫時的陪伴》可見,與月影的陪伴也是短暫的,可見其孤獨。

杜甫是最孤獨的。從課後筆記可以看出,杜甫在去唐肅宗的路上被起義軍抓住,囚禁在長安。此時,他的妻兒都在漳州。李白孤獨沒有朋友,杜甫孤獨戰爭遠離家人。骨肉分離的孤獨更是孤獨。從第壹副對聯可以看出詩人和家人的空間間隔,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因為戰爭而團聚。從頸聯中可以看出詩人“獨看”的漫長歲月,從尾聯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獨看”的辛酸和對團圓的渴望。《月夜》通篇運用想象,從失蹤的人開始,采用獨特的寫作手法。

王偉是最孤獨的。杜甫的畫都是靜態的畫面,而王維的詩中有動作描寫,詩人用彈琴吹口哨來排遣寂寞,可見其寂寞之深。“隱居”“人不知”之類的詞,寫的是孤獨。但也可以從詩中讀出,詩人很享受這種寂靜和孤獨。

2.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三位詩人都運用了想象的寫作手法。孫紹振先生說,

(屏幕顯示)

文學想象是對客觀客體的形式、性質、功能進行變異,對它與主體的關系進行變異。有了這種突變,感情就會滲透。

請結合三首詩,談談月亮在詩人筆下是如何變化的,產生了什麽影響。妳研究過的其他詩歌還有哪些運用了這種想象?

預設:李白在《獨飲明月》中,通過想象賦予月亮和影子人類的情感和形態,來表達自己的孤獨。“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把我的影子帶給我,讓我們三個”,在詩人的筆下,月亮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它不再是壹個客觀的無生命的東西,而是壹個有感情的生命。這種寫法突出了詩人的孤獨。這種想象也用在《獨坐敬亭山》、《我看不厭,唯有敬亭山》、《我心與明月愁,我留在風中直到長夜》。

月夜,杜甫壹個人在長安望月,卻幻想著妻子望月思念自己。想象讓時空不再阻隔,親人就在眼前。這樣的寫法更能突出詩人內心深處的向往和離開混沌的痛苦。《雨夜給北方壹個朋友的字條》“當* * *剪西窗燭,卻談晚雨”也有這種想象。

在《竹裏關》中,王維筆下的明月發生了功能性變異,既照亮了黑暗的天體,又具有了反映人格的功能。蘇軾《魚美人美優堂獻古話》中有“夜深人靜時,碧琉璃只有壹輪明月”之說,明澈如鏡的江月象征著朋友的高貴與耿介,想象奇特而貼切。

(屏幕顯示)

想象壹下,把無情變成有情

想象,跨越時空的距離

想象,將事物與我融合。

敘述因為想象而生動;描寫因為想象而精彩;歌詞因為想象而生動...如果把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比作黃金,再美好的生活,如果沒有想象力,也不過是壹座沈睡的金礦,而這種想象力就是黃金的神奇觸感。讓我們把對生活的感悟變成文藝。

3.重寫《竹樓》,讓詩中的想象更加生動。

(屏幕顯示)

明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來拍照。

默認:月心清明,脈來;

明月如鏡明,相映生輝。

……

第四,讀詩,親近唐詩。

?* * *唐詩鑒賞與評價;

(屏幕顯示)

唐詩最大的感受就是空間和時間的拓展。在唐詩中,每壹個生命都是在最大的孤獨中自我實現的。蔣勛

唐詩的世界很大,充滿力量和英氣;在唐詩中,有壹種貫穿宇宙的生命力之美。胡小明

詩歌是不朽的心靈。葉嘉瑩

結論: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唐詩的世界裏,詩人馳騁想象,思考千年,看透今昔,獨自與天地之靈交流。讓我們走近唐詩,為我們的生活註入更多的美好和力量。推薦閱讀:《蔣勛論唐詩》和古典詩詞中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