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壹些作家和作家無法準確定義詩歌。有人說,詩歌是有節奏的純文學。何其芳說:詩歌是社會生活最集中的反映,浸透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精致和諧,節奏鮮明。我相對同意這個概括。
詩歌與其他文學形式的密切關系:朱光潛說:壹切純文學都應具有詩歌的特征,詩歌比其他種類的文學更謹慎、更純粹、更含蓄。因為詩歌的特點是抒情性。
形式特點:有節奏感、節奏感,適合演唱和吟誦。但不代表只要有這些特征,就是詩。比如《聖紫晶》和《百家姓》都不能稱之為詩歌。
詩歌的分類:
按不同特點:詩經體、楚辭體、樂府體、近體體、詞體、散曲體;
按內容不同:抒情詩、敘事詩、抒情與敘事相結合;
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格律詩、自由詩和民歌;
根據題材的不同:鄉土詩、山水詩、田園詩、詠物詩、科學詩、邊塞詩、繪畫詩等。
詩歌的特點:
(1)通過形象和意境表達思想感情;
如:王維的《觀鳥溪》:
人閑,桂花落,夜靜山空。
當月亮升起時,鳥兒受到驚嚇,有時它們在深溪中歌唱。
桂花、春山、月亮、飛鳥、深溪等意象,表現了以動寫靜、以聲定靜的意境。
(2)語言精煉,含蓄,富有表現力;
(3)抒情色情性強,思想感情與現實生活高度統壹;
《琵琶行》很典型,以情動人,感人肺腑,作者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入到作品中。
(4)節奏和諧,節奏鮮明,音樂美。
散文:
散文是指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壹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感受,揭示其社會意義的壹種文學體裁。它不壹定有完整的故事和人物,而是著眼於作者的生活水平,選材立意靈活,不受節奏束縛。
古代壹般稱散文為散文,不押韻,不重排偶,包括歷史名著。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和戲劇平起平坐的文學體裁。這裏主要說現代散文。
散文的分類:
從表現形式來說:雜感、短評、隨筆、遊記、書信、日記、回憶錄等。
從內容性質上,可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山水散文和議論散文。
敘事散文——以回憶人、事、物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過對人物、事件或景物的敘事描寫,達到托物、詠誌、寓情於物的目的。符號常被用來表達作者隱含的激情,引導人們記憶和聯想;
風景散文——以描寫風景為主的散文;
討論散文——推理往往借助簡短的事例、形象的描述、情感的表達來進行,沒有邏輯推理和嚴格的論證。
散文有以下文體特征:
1,既復制又表達
敘事散文的表現性很大,抒情散文也很多,抒情散文的表現性大於表現性。
2.情景(即情境和氛圍)成為散文的支柱元素。
3.散文中藝術形象的運動是零散的,片段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敘事散文相對穩定,抒情散文跳躍性較大。
4.散文語言細膩平實,錯落有致。它用了很多修辭手法,寫出了很多質感。
總的來說,散文的特點是取材廣泛,“形式散,精神濃”;自由的形式和靈活的寫作;語言不受節奏限制,表達含蓄雋永。
小說:
小說通過描述完整的故事和特定的環境,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以多種方式反映了社會生活。
小說是壹種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和特定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由此可以看出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小說中的人物被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造的。他不同於真人,“兼收並蓄,綜合壹體”。通過這樣的典型人物來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性介紹、具體描寫、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既可以是人物的動作對話,也可以適當插入作者的評論;妳可以從前面開始用筆,也可以從側面開始用筆。
小說主要通過故事展現人物性格和表演中心。故事來源於生活,但經過整理、提煉、編排,比當前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情更濃縮、更完整、更有代表性。
環境的描寫和小說的人物塑造與中心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在對環境的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地點、時間、季節、氣候、風景等等。自然環境的描寫對表達人物情緒、渲染氣氛有很大作用。
小說的分類:
按篇幅長短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
根據內容不同,可分為社會小說、童話、歷史小說、科學小說和偵探小說。
詩歌、散文和小說文體特征的差異:
對比分析三者,我總結出以下不同點:
從立意和表達來看,散文是最自由的文學體裁,其次是詩歌,小說最受限制。
從講故事和揭示社會現象的功能來看,小說占據了明顯的突出地位,而詩歌和散文在這方面相對較弱。甚至在壹些詩文中,也沒有評書,純粹是自覺的。
詩歌的特點是有節奏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適合閱讀和吟誦,這是散文和小說所不具備的。同時,正如何其芳在文章開頭所說,壹切純文學都具有詩的特性,這使得詩與其他文學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要想深入欣賞其他形式的純文學,往往需要從欣賞詩歌的角度去欣賞。
詩歌和散文,總的來說,表達的是作者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表達的是這個場景、事件、人物給作者帶來的內心感受和魅力。換句話說,作者向讀者透露了他的心聲。詩歌往往依靠意象和意境,詩人的感情和意境隱藏在文字背後,需要讀者細細品味,有些甚至晦澀難懂。如果不結合人物和背景,是無法理解的。散文除了情感因素,還有作者對生活真實深刻的體驗和理解。所以,我們往往可以從壹篇雜文中看出作者思想境界的高低,詩歌沒有這種功能。我在這裏補充壹下,詩與散文結合形成的散文詩也是壹種通俗的文學形式,它既有詩與散文的文體特征,又有詩的韻律和節奏,還有散文的“散”與自由。由此可以看出各種文學形式之間的互通性。
這部小說是虛構的,不真實的。可能只是基於生活中壹些真實的人和事,但絕不是這些事的真實再現。詩歌和散文是真實的,它們是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