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期,杜甫先後遊歷吳越和趙奇,其間還到過洛陽。三十五歲以後,在長安考第壹,最後壹名。後來,他向皇帝獻禮,贈送給貴族。官場失意,見證了唐代上層社會的奢靡和社會危機。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陷,杜甫遷居多地。甘源二年(759),杜甫棄官入川。雖然逃離了戰亂,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但他仍然關心整個人生,關心國家大事。
杜甫創作了《登高望春》、《北伐》、《三官》、《三別》等名篇。杜甫雖然是現實主義詩人,但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他的代表作《飲酒八仙之歌》中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和幹雲。大歷五年(770)冬,卒年59歲。
後世的影響
杜甫在生前及死後若幹年並沒有得到太多的贊譽和關註,部分原因是他在文體和格律上的創新。壹些評論家認為他的壹些作品仍然大膽而古怪。關於他生前的資料很少,只有六位詩人***11首詩。而且,這些詩沒有提到他是詩歌和倫理觀的典範對他的影響。
杜甫不僅在中國有名,在海外也很有名。1481年,韓國將杜甫的詩翻譯成韓語,稱為《杜甫詩諺釋》。他對日本文學的影響相對較晚。直到17世紀,他在日本的名聲和在中國壹樣。杜甫對松尾芭蕉影響很大,杜甫也是美國作家肯尼斯·雷克斯洛思最喜歡的作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