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雲南逐漸嶄露頭角,形成了壹批奮發圖強的作家。他們植根於昭通深厚的文化土壤,執著地從事文學創作活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昭通作家近年來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十月》、《中山》、《詩刊》、《群星》、《解放軍文藝》、《散文》、《啄木鳥》、《文學評論》等數十家全國性報刊發表文章數百萬字。並有多部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登》、《小說家選登》、《短篇小說選登》、《詩歌選登》、《名作鑒賞》、《作品與爭鳴》等全國性著名刊物多次轉載,產生了壹大批創作題材和手法多樣化、關註弱勢群體、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強烈的藝術精品,如壹對大綿羊。他發表了超過65,438+000篇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報告文學和個人文學評論作品。部分作品獲得魯迅文學獎、馬駿文學獎、中國戲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當代文學獎、金盾文學獎、梁濱文學獎、姚櫓青年文學獎、雲南省政府文學獎、雲南征文獎、邊疆文學獎、滇池文學獎等各類獎項,部分作品被改編。曾淩雲、夏、、範仲偉、夏寅、劉、、宋家鴻、、黃玲、、楊照、姜、麥芒、鄒長明、、陸毅、劉平勇、黃代本、張紹久等。紛紛嶄露頭角,並在全國性大型純文學期刊上發表作品。昭通是作家,這是雲南文學公認的事實。進入21世紀初的昭通文學是幸運而輝煌的。兩次高規格的研討會,標誌著“昭通作家”的崛起,隨後“昭通文學現象”迅速成為中國文壇和批評家討論分析的文學熱點。
2002年的冬天,對於昭通作家來說,是壹個值得專書的冬天。6月65438+10月65438+3月至6月21日,由雲南省作家協會、雲南人民出版社、昭通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昭通文學現象與作家群體研討會”分別在昭通和昆明舉行,這是雲南省文學史上首次對相對落後地區的昭通文學現象和作家群體進行專題研討。參加本次研討會的不僅有雲南省各級領導、著名作家、評論家,還有來自《人民日報》、《文怡報》、《人民文學》、《詩刊》、《十月》、《當代》等全國知名報刊的編輯。
他們說,昭通文學現象是壹個令人敬畏的現象。在昭通作家的作品中,他們對文學的純潔性和神聖性充滿了向往和維護。同時,這種現象也展示了壹種成功的、充滿活力的文學生產模式。千千萬萬的文學愛好者,用文字激活心靈。在文學潮起潮落的20年間,他們拒絕時尚的誘惑,堅持挖掘本土文化的積澱,堅持為人民為現實歌唱。“用鮮血和苦難書寫的歷史,往往更加鮮活。昭通山水蘊含著豐富的文學底蘊。昭通作家的作品不僅在雲南文壇,而且在全國文壇都引起了關註。他們用壹顆童心擁抱時代,擁抱生活,把血管裏真實的血液蒸發奉獻給讀者,用自己的作品捍衛和守護文學的品格和自尊。“這是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著名作家李存葆的賀信,他對昭通作家給予了名副其實的肯定。黃瑤壹直關註和關心“昭通作家”的成長。他認為,“昭通文學現象”的形成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但它受到昭通深厚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的影響,離不開昭通作家群體的頑強拼搏、相互鼓勵和堅持不懈以及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昭通文學現象是壹個地區“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現象,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文學表現”。
2002年6月底5438+10月至2月65438+2月,《雲南日報》報道了昭通文學現象與作家群體研討會等系列專題,《人民日報》以“我深深愛著腳下的土地”為題報道了昭通文學現象與作家群體。《瞭望》的題目是《昭通作家在文壇的崛起》,《民族文學》的題目是在昭通、昆明召開的昭通文學現象與作家群座談會。很快,“昭通作家群”、“昭通文學現象”等詞匯走出雲南,風靡中國文壇,在不同場合被各界人士津津樂道。
2004年,“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學現象”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壹些與昭通有關的、政府組織的大型宣傳活動也主要以昭通作家為核心展開。有資料顯示,自2002年昭通文學現象與作家群體座談會召開以來,昭通作家在《人民文學》、《當代十月》、《詩歌雜誌》、《大家》、《散文》等省級以上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數百篇,出版小說、散文、傳記、文學評論集21部,部分作品還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進壹步繁榮雲南文學創作,開創雲南文學創作新局面,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文聯、昭通市委邀請全國著名作家來雲南考察指導工作,對雲南文學創作進行壹次大回顧。165438+10月28日至2月28日,1,“雲南昭通作家創作座談會”隆重召開。丹津、閆友瓊等省委領導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張平,著名作家張生友、百花、賈平凹、及部分旅居昆明的昭通作家與昭通本土作家共聚壹堂,共商昭通文學發展大計。
會上,丹津在講話中全面回顧了解放以來雲南文學創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真分析了昭通文學現象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特點,高度評價“昭通文學是雲南文學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昭通作家是雲南文學創作的壹支重要力量”。同時,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增強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大潮。把雲南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火熱的生活反映到文學作品中,創作出更多內容健康、藝術魅力十足、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優秀作品。陳等著名作家高度評價了雲南省、昭通市各級黨委、政府對“昭通作家群”的關心支持和充分尊重文藝規律的寬廣胸懷和遠見卓識,充分肯定了昭通作家們在昭通文學創作中的認真態度、執著追求、執著文學精神和豐碩成果。同時,他們還以文學大師的思想和眼光,對昭通的文學創作進行了認真嚴謹的點評,為昭通作家指明了迷津,使研討會的所有與會者受益匪淺。隨著中國作協七位重量級作家齊聚昭通,為昭通文學創作精心“把脈”,解讀“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學現象”,此舉在中國文壇實屬罕見,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學現象”再次深入人心,成為中國文壇壹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這是昭通文學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件,對昭通的文學創作活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