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篇理論性很強、豐富多彩的演講。這壹特點來源於錢鐘書的比喻。
例如,為了表明批評家應該嚴肅對待他們評論的對象,作者寫道“有文學良知和鑒別力的人就像嚴肅的科學家壹樣,避免泛泛而談之類的高帽子和空話。”只有“文學良知和鑒別力”和“像嚴肅的科學家”就足以說明作者觀點的重要性。
為了說明中國詩歌的發展規律,作者用中國畫的發展做了相應的類比。“比如中國的繪畫,客觀繪畫的技術還不發達,但像‘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這種‘純繪畫’的風格早就有了。”可以說是壹個啟示。對於這種超常的發展狀態,錢鐘書妙喻壹百的比喻解決了大問題。
為了說明中國詩歌的簡潔,作者用了壹句西方的短語“輕撇風箏”,用得輕巧自如。
“如果鞋形成腳,腳也形成鞋;詩體可能是詩心的產物,它適應了詩心的需要。與西方詩人相比,中國詩人只能算是櫻桃核和兩寸象牙方的雕塑家。但短詩可有遠義,收縮不妨礙延伸,仿佛要看得更遠,各眉各眼蹙起。”這個比喻更深刻地解釋了真理。與“中國的詩歌選擇了它的詩體來表達需要”相比
其他的,比如把中國詩歌的“比例”比作“蜘蛛網似鐵絲網”“只吹蘆笛”,把中國詩歌的野性比作“文明人的話,而且是談話,不是演講,像良心的聲音那樣安靜而單薄——但凡是有良心的人都能聽到”,都極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