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被北島譽為“第壹套中譯詩叢書”的《詩苑與譯林》,先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文藝出版社出版,從1983到1992 * *共出版50余種,是“五四”以來中國第壹套中譯大型外國詩歌叢書。老作家施蟄存在1989年7月給楊德玉的壹封信中說:“詩苑藝林”六年來發表的譯詩數量,已經超過了中國六十年來發表的譯詩總數(1919- 1979)。楊德玉是這壹系列書籍背後的耕耘者。
現在,重新出版的新版《詩苑藝林》第壹輯,收錄了《拜倫詩選》、《葉芝詩選》、《愛倫·坡詩選》、《迪倫·托馬斯詩選》、《意象與花》五種六本書。負責該叢書的主編許曉芳說,該叢書最初由當時仍在湘潭大學任教的彭燕嬌策劃,主要編纂工作由當時湖南人民出版社翻譯室的“頂梁柱”楊德玉接手。從戴望舒、馮至等著名翻譯家的專題文集,到英法俄的詩歌選集,再到世界各國優秀詩人的詩歌選集,參與叢書的著名翻譯家逐年增多,包括冰心、卞、羅念生、鄭振鐸、金克穆、周、、楊譯、查(穆旦)、綠原、屠岸、袁可嘉、。
“由這些頭銜和名字組成的輝煌陣容,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用時髦的話說,這是壹個全明星陣容對‘夢之隊’的中文翻譯。”在許曉芳看來,這套叢書翻譯的高質量是與編輯楊德玉的嚴格把關分不開的。她告訴南都記者,楊德玉翻譯的《拜倫詩選》第二版,老先生病重時,不僅糾正了校對錯誤,還用其他彩筆標註了單詞的意思和出處,位於壹本字典的某壹頁某壹行。“證明成了我的學習樣本。”
很難比較英語詩歌和漢語詩歌。
“希臘群島,希臘群島!妳們有歌唱愛情的莎孚,妳們有龍勝的武術和文化,太陽神就誕生在妳們的泰洛島上!漫長夏天的陽光依然燦爛如金——除了太陽,壹切都在下沈!”當提到老翻譯家楊德玉時,許多人會想到他翻譯的拜倫七十首抒情詩。除了拜倫之外,楊德玉還翻譯了莎士比亞的長詩《搶劫處女》,華茲華斯的《歌詞選》,朗費羅的《詩選》,柯勒律治的三部傑作等等。其中,華茲華斯的《歌詞選》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業內人士對楊德玉的翻譯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體現了迄今為止英語詩歌漢譯的最佳水平”。
“楊德玉的翻譯水平如此之高,任何人都難以匹敵,更不用說超越了。”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翻譯是藝術的再創作,不僅需要對原文的熟悉,還需要高度的精神力量和藝術技巧。楊德玉的翻譯秉承了卞提出的“以飯代走”、“韻譯”、“等行”的翻譯原則,在神韻、內涵和風格上表現出高超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