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引入新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如《送王倫》、《送顧源草》等。教師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
古代交通不便,離別時很容易相見。用告別來表達深厚的友誼成為壹種習俗,告別也成為詩人作品中常見的主題。《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和《安·Xi·第二任駐元使》是人們流傳至今的最好的送別詩。
3.可以按照認識詩人——讀詩——理解詩歌——進入詩的境界——理解詩歌的方法進行教學;
對詩人的理解,讓學生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介紹,老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之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古詩讀幾遍,自己學習單詞,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然後引導學生借助課後筆記,嘗試理解每首詩的意思,然後分組或班級交流。教師不要過多地解釋詩歌,而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與同學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古詩詞中不太懂的詞,比如西洋詩,可以引導學生看地圖,了解黃鶴樓和揚州的位置。
4、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學習古詩詞的重點:
在大致了解詩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反復背誦,並思考:從詩中能學到什麽?當詩人告別他的老朋友時,他是什麽感覺?從而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的心境。之後,學生可以仔細觀察插圖,也可以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畫面,然後用語言或用畫筆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來。
5.這兩首詩在表達方法上相當巧妙,應引導學生仔細琢磨:
如《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揚州途中》中,三月煙火歷歷在目,字字傳神;再比如《送元二十安Xi》中的耿字。話雖遙遠,意義卻極其深刻。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欣賞和評價。
6.在充分調動學生情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有感情的地方讀古詩詞,還可以配上悠揚委婉的音樂,如《送別》、《陽關三記》等表現離別之情的音樂,渲染離別的氣氛,達到在閱讀中加深體驗、豐富想象、獲得審美感受的目的,自然實現情感閱讀和背誦。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和背誦其他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詞。有條件的話,老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壹兩首詩。
7.本課生詞不多,但有些生詞也需要指導:
比如她是顫音,讀四聲,不讀三聲;陵墓的右下部分是折疊的。教學時,通過填詩可以知道學生是否能正確、漂亮地寫出新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