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慶陽民間詩歌大全

慶陽民間詩歌大全

——聽完“馮驥才文化保護思想與慶陽民間藝術研究”講座(1)

昨天在微信上看到龍源讀書會的老板發來壹條消息:“親愛的讀者,有這樣壹位老師,身在異鄉,心系家鄉。

每到假期,壹踏上父母的土地,他就在慶陽的鄉鎮忙碌,調查慶陽非物質遺產傳承人的現狀,錄制民間藝人的作品...

他壹直有壹個心願,就是激勵更多的父母參與到拯救和保護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業中來。所以,他想走近壹個人——長期致力於文化遺產和古村落保護的馮繼才先生,並借壹個主題——慶陽民間藝術研究,來告訴我們壹個非專業領域的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民間藝術的保護者和研究者。"

我繼續讀,講座的題目:馮驥才的文化保護思想與慶陽民間藝術研究

主辦單位:慶陽市西峰區圖書館

於2020年9月12日上午10:00至12:00舉行。同時,還介紹了壹位名叫和雲的嘉賓,他出生於1962。寧波財經大學非物質遺產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甘肅省慶陽市民間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民間作家協會、民俗學會、寫作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寧波市作家協會理事、批評家協會理事,從1980開始文學創作,從事詩歌、散文創作,開展文學、文化批評工作。為培養寫作人才,扶持新文學人,支持民間藝術創作,為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了巨大貢獻...看到這裏,我決定去聽聽報告。平時喜歡寫寫畫畫,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沒有壹個清晰的概念。此外,李教授還是壹位詩人兼作家。看看能不能分享壹些寫作經驗。

於是,我洗了把臉,吃了早飯,看了看時間。差不多九點半了。團裏說如果我想坐著聽報告,9:30就到了,但是我已經來不及有座位了。我匆匆趕到汽車站,乘5路公共汽車去東湖公園的圖書館。幸好有座位。我看到前面有我們單位的郭老師,然後我趕緊坐到她旁邊,10。李教授在馮驥才和寧波展示了馮驥才的兩首詩和莫言的壹首詩,開始講馮驥才。我的腦海裏不禁產生了壹個疑問:馮驥才是壹個作家,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麽關系?李老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鼠標壹點,出現了壹個畫面:了解馮驥才,學習馮驥才書名,然後鼠標壹點,出現了馮驥才著作重點閱讀書目。看完這本書妳就有答案了。"

《在漩渦裏》是馮驥才先生的《人生五十年》、《冰川》、《逃不掉的》、《淩汛》、《激流》等壹系列非虛構、自傳、歷史寫作中的最後壹本書。本書完整、真實、細膩地記錄了馮先生人生的第二次重大“轉變”——從文學到文化遺產保護的心路歷程。這種變化是時代所迫,也是馮先生與文化融合的宿命。在感情上,在使命上,他把保護民間文化和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壹開始的自發行動到後來的積極投入,馮驥才始終沒有離開自己作家的身份和立場。這種立場不僅僅是壹種意識形態立場,還帶有強烈的情感,壹個個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具體故事,體現了他作為壹個知識分子對文化的敏感與自覺、責任與擔當。

聽著,李老把馮老師從作家變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是偶然的。換句話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用馮驥才的話說,“藝術是對社會生活的壹種責任方式,也是對自身的壹種深刻的生活方式。我在寫作,更多地追求前者,更多地繪畫,更多地做後者。”

聽到這裏,我對馮老師的負責和擔當印象深刻。從壹條線跨越到另壹條線的艱辛是別人無法理解的。那麽我們能做什麽呢?對非物質文化壹知半解。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慶陽人,但對慶陽的很多非物質文化卻知之甚少。如果不是今天聽了這個報告,我也不會關註這方面。看來不能只看文學書,要多看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書,在這方面為父母做壹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