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無數科幻作品以外星人為題材,人類總會有這樣的好奇心:太陽系外是否存在其他星球甚至生命?宇宙中是否存在比人類文明更高級的存在?如果有外星生物,他們長什麽樣?
影視作品中的外星人E.T. Alien
告訴孩子們外星文明
會話
論文:妳已經出版了四個系列的“兒童物理學”。這次選擇談論“地外文明”的原因是什麽?
李苗:“地外文明”這個話題壹直是孩子和家長最感興趣的話題之壹。如果調查孩子們最關心的科學問題,估計還是恐龍排在第壹位,其次是地外文明。有那麽多涉及外星人的科幻電影和文學作品,原因是不僅是孩子,成年人也喜歡這類話題。所以,在壹系列關於物理的兒童科普之後,就要說說外星人了。另外,外星人這個話題涉及到天文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的交叉,我自己也很感興趣。
論文:給孩子講物理和給大人講最大的區別是什麽?應該用什麽方法讓孩子理解深刻的內容?
李苗:其實給孩子和大人講物理和其他任何科學知識,首先要講的就是* * *:沒有人不喜歡通過聽故事來吸收知識。所以,我想用的第壹種方式是講故事。孩子和大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麽?其實大部分孩子都沒有系統的學過什麽知識。他們很開放,不像成年人給自己定界限。這樣,妳就應該放手告訴妳的孩子,這也是我壹開始就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的原因。當然,兒童和成人還有其他不同之處。比如他們肯定不會喜歡妳提任何公式,除了幾個“學霸”。我寫作的目標群體越大越好。
電影《降臨》劇照
報紙:妳如何看待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外星人”形象?這些關於“外星人”的猜測有多大的合理性?《星球大戰》、《瘋狂的外星人》、《三體》等科幻作品對我們進壹步探索“外星人”有什麽意義?
李苗:外星人是人類根據自己和地球上的生活想象出來的。最多是受當前人類科技的影響。比如有些外星人有類似計算機的形狀或者大腦,所以不合理的想象幾乎不存在。當然,有些想象不是指科學知識,比如怪物的大小。這方面的知識,請看我在科幻小說中的物理學。
我覺得,恰恰相反,沒有圖像的小說更有趣。比如《三體》中關於外星人的形象就沒有具體的設定。星球大戰是最早的關於外星人的文學作品,它的想象也只能是那樣。而《瘋狂的外星人》,坦白說,我不認為它是壹部真正的科幻電影,它的外星人形象純粹是娛樂性的。
《瘋狂的外星人》劇照
論文:在這本書裏,妳還詳細介紹了我們生活的地球和智慧生命的誕生。這對孩子理解“地外文明”有什麽幫助?
李苗:生命的起源是三個所謂起源問題中唯壹沒有得到滿意回答的,所以我說外星人可能更側重於了解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我只是借用了外星人這個話題,讓孩子們對生命科學和生命起源更感興趣。大家都在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所謂地外文明,或者更通俗地說,地外生命,必然是以類似於地球生命的邏輯出現的。
論文:為什麽妳在書中得出結論,生命是偶然出現在地球上的,所以沒有外星人,至少在我們的銀河系沒有?目前妳認為人類會是宇宙中唯壹的智慧生命嗎?
李苗:我很確定地球文明是銀河系唯壹的智慧生命。很簡單。如果銀河系有外星人,那麽他們中間已經出現了非常發達的文明,在地球上留下了什麽線索(比如他們的微型機器人)。還有壹個生物學上的原因來支持我的觀點:人類並沒有在實驗室裏合成出任何意義上的生命,這說明生命的出現是極其偶然的。我的觀點是壹個極端:我認為我們是宇宙中唯壹的智慧生命。
論文:回顧人類探索外星人和宜居行星的漫長歷史,您認為未來必須做兩件事:壹是繼續尋找超級地球;第二,大力發展航天事業。為什麽這麽說?人類基因有可能被送到超級地球嗎?中國的航天事業會怎麽樣?
李苗:整個銀河系都是屬於我們的,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說“我們的旅程是星辰大海”。人類基因被送出地球。比如,去年劉把和我的基因送上了太陽軌道。人類基因被送出太陽系只是時間問題,很像流浪地球電影裏的第二個方案。中國已經是壹個航天大國,並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壹個航天大國。
論文:作為壹名物理學家,您近年來壹直在做科普工作,而且很受歡迎。在妳看來,目前的兒童科普教育存在哪些誤區?
李苗:科學家最容易向同行解釋自己的學科,其次是研究生和大學生。為最大的人群做科普是最難的事情。兒童科普壹直在發展,正如所有領域壹直在發展壹樣。我們應該珍惜所有努力工作的同事。至於所謂的“誤會”,進入“誤會”的人自然會被淘汰。
論文:以後妳打算給孩子講什麽有趣的物理內容?作為壹個“熱愛詩歌的科普作家”,妳最想為這群喜歡科學的孩子選哪首詩?
李苗:今年打算出三本,《三體教兒童物理》,又是壹個系列。至於姬伯·田娟出版的“兒童物理學”系列的下壹個話題,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壹下。至於詩歌,那我可以用“詩意”的態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文學沒有最好,也沒有我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