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李自成墓概況

李自成墓概況

李自成墓位於九宮山北麓。原墓四周有許多古樹,墓是壹個長長的土墳。在墳墓的北面,有壹塊幾乎湮沒在泥土中的小石碑,上面刻著“李自成墳”。晚清有壹句話:“皇帝的墳長得像蛇,越長越黑。”(註:“莫青”指墳墓周圍的植被,和諧而“破壞”。)1928、國民革命軍14軍第四十九師師長嶽森對此表示敬意,並將原碑換成楷書鐫刻的“李自成墓”石碑,高六尺,寬二尺,厚四寸。

1955年6月,縣文化廳請省文化局撥款修繕李墓,由縣人民政府主持修復。當時對古墓進行了挖掘和檢查。在土堆下面,有壹個棺材房,房間裏只剩下壹行類似灰塵的黑色物質,還發現了幾顆生銹的鐵釘。據當年參與培育的羅介紹,上世紀50年代壹次民間文學創作會議上,壹位姓王的農民說,李自成就是被他們葬在的。

李自成墓拱橋

裴休墓占地300平方米,朝北。沿著石基的邊緣,有壹米高的八角形塊石圍欄。墓室位於石基中央,高約1.5米,均為塊石結構。墓頂立著壹塊2.5米高的石碑,呈金字塔形狀,上面鐫刻著郭沫若親筆題寫的“李自成墓”,墓前鐫刻著郭沫若的墓誌;時任省委書記的王題詞:“李自成是農民革命的偉大領袖”;正好當時的縣令李中秋寫了《李自成之墓》;之後安放原碑,陵周圍松柏挺立,奇花異草相依。1971年,湖北發電機廠在此建廠,於是原樣將墓向東移了300米。工人們在墳墓周圍植樹,進行維護和修繕。1991年,由於暴雨和山體滑坡,古墓被毀。

1996 10月,縣委、縣人民政府計劃對李墓再次進行培修,於1997年4月竣工。墓建在九宮花園,按原有風格擴建。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廣西白、蒙古黑、石南青大理石砌成,刻有縣委書記熊傳敬、縣長阮題寫“重修李自成之墓”。

1644年,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沿路南逃。1645年到達武昌,意欲攻占南京,圖謀發展,與清朝抗衡。因為亡國之恨,南明做了和南宋壹樣的事,花重金請滿清滅大順農民起義軍。這年五月,大順軍送武昌。根據阿齊格的報告,清軍和大順軍打過幾次仗,分別是承天、德安、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口。關鍵戰役是桑家口和九江口。首先介紹壹下桑家口的具體地理位置,這裏是著名的六朝古戰場木羅州。因為次年桑洛洲崩潰,形成了壹個很大的缺口,當地人也叫桑家口。九江口是桑洛洲和鄱陽湖的交匯處。可以說,阿齊格的清軍與李自成的大順軍決戰的焦點,是在木羅州的前方,周舟的盡頭。李自成到底死了誰,版本史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初的壹個版本。李自成死在宿松,被宿松壹個農民用鋤頭打死。要了解原因,還得從桑洛州和宿松的歷史說起。《九江府誌》記載:“明三年(1623),木羅州堤岸潰十余裏,爛屋無數,百姓苦不堪言。”木洛洲在下壹季崩入河中。我們來回顧壹下明朝桑洛州的整個歷史,明朝因桑洛州而興,因桑洛州而亡。桑葉下沈是明朝滅亡的時候。元末明初,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打鄱陽湖,最後陳友諒被射死在桑洛洲的荊江口(洲頭鄉巴金附近)。從此也掀開了明朝的扉頁。所以朱元璋有了明朝的基礎,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南征北戰。五年後,明朝建立,木羅州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劉基、楊基和(昆山三才子之壹)都有以木落舟為題材的詩歌。《春草長在木洛洲邊》《木洛洲前泛舟》《我曾索木洛洲》。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解縉在古戰場木落洲遊歷、考察、取證。《解縉》是明代《永樂大典》的編撰者,接觸到了較為完整的史料。此行壹方面是為了緬懷50年前的那場戰爭,另壹方面是為了研究周瑜墓的位置,結論是周瑜墓在今天安慶宿松。他還寫了壹首詩“萬水林青繞墓田”,證實周瑜的墓在木羅州。弘熙元年(1425),明朝漕運官員胡經過木羅州以西的壹大片荒地,叫。是因為河水攜帶的大量泥沙,被木洛洲阻擋後,逐漸形成了長達七裏寬的沙帶,蘆葦林。此時萬劫不復,胡作為漕運官員,深知糧草和土地的珍貴,寫下詩句:“舟楫短七裏,澤國水。湖周圍的地可以種了,壹家人回田裏來這個鄉。”雷池七裏旱,就是今天木落洲附近的六座鄉。由此我們也清楚地知道,今天的龍感湖是古雷池的壹部分。明代京口的張果曾以陶淵明的《木落舟》為題,寫了壹首詩,“像壹個圓明的木落舟”。從這裏可以看出,陶淵明筆下的木落洲,其實就是桃花源。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朱禱在小孤山寫了壹篇媽祖的記述,“我的妻子住在木落洲”。明朝萬歷四年(1576),江西巡撫潘繼勛命九江同治宋純仁修睦羅州題。它有七十多英裏長。種了8000多棵柳樹。潘繼勛是明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師。1580年,宋純仁建澄江塔,觀測水勢。木洛洲成了壹片沃土。今年路過此地時,石寫下了壹首詩“尋墓,眼望西天”。這是公瑾墓的又壹證明。徐騰芳是明朝十年(1610)進士,明日三年(1623)在九江做了同治。木落洲崩,其岸崩十余裏。爛房無數,遷徙不定,百姓苦不堪言。沒有蘆葦課這種東西。我建議崩者除之,缺者減之,邦民以德。桑洛洲塌陷成壹個大洞,當地居民稱之為桑家口。弘光元年(1645),李自成兵敗山海關,逃往九江。被阿子哥逼得走投無路,在桑家口大打出手。桑家口壹戰成為李自成的葬身之地。李自成奮力逃出清軍的包圍圈,逃往宿松。桑家口位於九江和宿松交界處。饑餓和疲勞壓垮了王闖。他向宿松的壹個農民討飯的時候,說自己是闖王,但是就是這個闖王的招牌害死了他。1637年,張先打鳳翔驛,後打譚家店,在宿松共六戰。張與史可法在宿松打過幾次仗。宿松是壹片焦土。1639年,宿松城被史可法督。因為張是楚莊王的軍隊,所以宿松人對楚莊王的軍隊從來沒有多少好感。宿松人流離失所,朱叔的父親朱光弼在此期間去了潛山,朱叔此時在潛山出生。由此可見張給宿松人民帶來了多大的災難。張六進宿松給宿松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原本被認為到處受歡迎的王闖招牌,到了宿松就成了洪水猛獸。宿松人對楚莊王的軍隊沒有好感,但是很討厭。宿松農民乘李自成不備,舉起鋤頭,壹鋤打死了李自成。壹代闖王就這樣被殺,結束了中國最傳奇的故事。楚莊王死於宿松。這些都可以在康熙時期九江府的記錄中找到。因為宿松的農民害怕侵略軍報復,就把它藏了起來。清朝建立後,此事逐漸傳開。桑家口壹戰後,李自成死於宿松,成為不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