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我們自己的,我們需要對它們負責。
既然情緒是自己的,那麽受傷的就是自己,需要負責的也只有自己。別人沒辦法負責。雖然有成千上萬的原因,但目前只在我們身上。妳會打開自己的傷口問別人:“妳看,都是因為妳,我才有了傷口!”妳從哪裏來有什麽關系?出現問題,是先處理,還是先追究責任?
我們有情感,但情感不是我們的全部。
妳是讓情緒做自己的主人,還是想做情緒的主人?妳需要看到妳有情緒,但妳所有的都不是情緒。妳仍然有理由、觀點、期望等等。妳的真我可以控制妳的情緒,讓情緒為妳服務。當情緒被放大的時候,壹定不能讓情緒占據我們的靈魂,帶走我們的自我,取代我們所有的意誌力,成為我們自己。
不要撿別人的感情垃圾。
如果有人把壹堆垃圾扔在路上,妳會撿起來帶回家讓妳家變成垃圾場嗎?妳會說我有病。其實妳撿過多少次別人的感情垃圾?別人生氣,明明和妳沒關系,妳卻怕他生氣;別人難過的時候,妳也難過;壹個朋友信任妳,告訴妳很多。他感覺好多了,但妳開始情緒化。壹個同事喜歡跟妳聊些雞毛蒜皮的不順心事,愁眉苦臉,然後讓妳很不爽。這是撿別人的垃圾。
對於情緒,壹定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然後把別人的還給別人,該拒絕的時候拒絕,該收拾的時候收拾。
情緒不能因為抑郁而消失。
不管受了多少委屈,都要放在心裏。這是很多人的人生座右銘。所以壹旦有了情緒,就會選擇壓抑,不承認。但是如果妳壓抑著不承認,妳的情緒就沒有了嗎?如果妳家有垃圾,妳可以掃到床下,消失不見。所以沒有垃圾?不會影響房子嗎?顯然不是。如果情緒被壓抑,就會從意識壓抑到潛意識,繼續影響我們。
情感本身沒有好壞對錯。
有壹些妳喜歡的情緒,比如幸福,快樂,輕松。壹些妳不喜歡的情緒,比如悲傷,憤怒,難過。所以妳說,不能有負面情緒,只能有正面情緒。但是情緒是好是壞呢?有的孩子,在受到刺激,被嘲笑,被認為不可能考上大學後,帶著憤怒和委屈去努力學習證明自己,從而在考試中獲得第壹名;有些人生氣之後壹定要做出成績,就是化悲痛為力量,也是情感的升華。我們需要客觀的看待情緒,找出每種情緒的來源和意義。
情緒在身體裏,不在思想裏。
妳覺得妳生氣了,還是妳覺得生氣了?是妳的大腦還是妳的身體在感受?感覺和情緒生活在我們的身體裏,是我們機體的壹部分。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有。我們生氣的時候會有臉紅、脖子粗、血流加快、氣短等生理癥狀。當我們害怕時,我們的身體會收縮,肌肉會收緊,我們會變得極其敏感。當情緒變差的時候,身體會以行為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高興的手舞足蹈,生氣的咬牙切齒,茶飯不思,悲痛欲絕等等,而我們的大腦從來沒有刻意去控制。
體驗並接受
當感覺產生的時候,是壹種怎樣的體驗?不要急著反應,先去體驗它,觀察它,品味它,看看它到底是什麽樣子。與大腦右半球連接,而不僅僅是“知道”和定義。
當妳體驗那種感覺並與之產生聯系時,會有壹些痛苦。不要急著拒絕,接受就好。接受並不是壹個模糊的詞。接受意味著看著它而不必同意它。接受就是和它在壹起,看著它,不排斥它。接受就是承認它是我的壹部分,而不是全部。接納是為了理解無常。如果妳感覺到了,它就會消失。
深刻的意識
覺察是更細致地認識自己,對感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事情發生時妳的直接感受是什麽?妳的第壹次經歷是什麽?是憤怒、委屈、無奈還是憤怒?不要試圖抗拒,只是看妳的身體如何反應,那種感覺是什麽。感覺背後有感覺。妳對自己的感覺如何?妳怎麽看待這種感覺?妳允許自己有情緒嗎?妳接受自己的情緒嗎?妳要求自己用什麽樣的信念來對待自己的情緒?妳怎麽看待自己有情緒?妳覺得妳應該有什麽感覺,不應該有什麽感覺?
決定(轉換)
當妳明白發生了什麽,妳需要決定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妳可以釋放它們或者改造它們。放下或者改變自己的看法和期望,用新的來代替,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和開放,這樣才能在情感上成長。也能升華情感。情感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情緒都有自己的資源。妳可以把壹部分資源轉化為生產力,進行創造和升華。壹場大風可能會掀翻我們的房子,但我們可以在另壹個地點建房子,然後在原來的地點建風力發電站。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壹致的表達,通過傾訴,通過鍛煉等等來釋放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