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有哪些關於“三閭寺”的古詩?

有哪些關於“三閭寺”的古詩?

1三閭寺

(唐)戴樹倫

元祥流不息,

屈子為什麽抱怨?

深秋炊煙起,

馮笑笑森林

2.【註】(1)三閭寺:屈原廟。屈原曾經是三閭的壹名醫生。該寺位於湖陰縣(今湖南省汨羅縣)北部。(2)小沈陽:多深。(3)沙沙聲:風吹樹發出的聲音。

3.【譯文】沅水、湘江滾滾向前,屈原被漢奸打得無法實現大業。黃昏時秋風習習,三閭寺附近的楓樹沙沙作響。

4.三閭廟是祭祀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三閭的廟宇。據大壹統清朝的記載,該寺位於長沙湘陰縣(今汨羅縣)北六十裏。這首詩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寫的。

5.關於屈原,司馬遷說:“屈平走正道,竭忠智,奉君尊天下,可謂窮。信而見疑,忠而謗,能無怨言?”(《史記·屈原列傳》)詩人圍繞著“怨”字。

用清晰含蓄的詩句表達對屈原的感情。沅湘是屈原詩歌中經常感嘆的兩條河流。《懷沙》說:“茫茫袁巷,分流淙淙。路漫漫其修遠兮。”

《向君》也說:“使袁巷無波,使江流安。”這首詩以“遠翔”開始,這不僅是壹個即興的場景,也是壹個隱喻:水原的湘江是什麽樣的?像是對屈子的千年怨恨。如何形容詩人的辛酸?

就像遠鄉的深流水。前壹句的“沒完沒了”表示怨恨的長短,後壹句的“深”表示怨恨的深淺。兩句都是由“怨”字寫成,形象清晰深刻,錯綜婉約。李瑛的《詩法變遷小記》

認為:“吟誦古人,必可寫出古人之神,不成問題。這首詩的前兩句懸於空中落筆,直接寫出了屈子壹生忠怒至今,精彩的開頭已稱絕。”頗有見地。然而,屈子為什麽要抱怨呢?抱怨什麽?

詩人自己的感受和態度呢?詩中並沒有講述整個故事,只是描繪了壹個具體的形象來引導讀者思考。河上秋風起,楓樹落了,三閭廟旁邊的景色依舊,但是

屈子沈入江中之後,他現在在哪裏呼喚他的鬼魂歸來?“秋風裊裊,洞庭波在樹葉下。”“湛江水上有楓樹,眼望千裏,傷春。魂歸江南哀!”這是屈原的《九歌與招魂》。

名句中,詩人回首往事,觸景生情,借題發揮,化為詩句:“秋風起黃昏,樹蕭蕭。”季節是深秋,時間是日落,景色是楓林,用了“沙沙”這個詞。

我覺得更反感,更受傷。這種寫法叫“以景結情”或“以景切情”。畫面清晰發人深省,詩意雋永,卻不晦澀難懂。深刻的感情蘊含在規定的景物描寫中,使人覺得景物和現在壹樣好。

想象壹下,前面已經指出了“怨念”。如果在這裏還是直接表達,而不是把清晰和含蓄結合起來,就會在空氣中生動起來,讓人在文字之外理解。會有多無聊啊!這首詩的結論壹直受到詩評家的稱贊。詩歌方法變遷簡記

他還稱贊說:“三四句話,但寫眼前的情景,不再評論。格力特別高。凡是唱著往事寫情景結的,壹定要和別人相似,這樣才能得到神的啟示,否則就寬廣了。”鐘惺《唐詩歸來》說:“此詩為三閭,故不可測。”

石步華《論仆》詩評曰:“無心,外有悲情,此為五絕之最。”他們都確信它的意義是超越形象的、含蓄的和永恒的。

6.詩歌是意象的藝術,也是最具暗示性和啟發性的藝術..清而不隱,清成了壹眼見底的淺灘;含蓄不明確,含蓄成了令人費解的天書。

戴樹倫的《三閭寺》兼有兩者的優點。清晰的情景與人相遇,含蓄的喚起讀者的想象,飛走了。

參考數據

詩詞網:/chaxun/list/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