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2012廣東高考綜合答案

2012廣東高考綜合答案

壹、選擇題:這個大題是***12小題,每個小題4分,* * * 48分。每個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壹個符合題目要求。

12.壹些學者認為牛耕可能早在商朝就出現了。對他最有利的證據是

A.商代遺址中出土了牛骨。

B.《詩經》中有對農耕生活的描寫。

C.孔子的學生冉耿叫伯牛,名字裏有兩個字:耿和牛。

D.古代文獻學家發現,甲骨文中有文字顯示牛拉犁開土的形狀。

分析:銘文:商朝和牛耕。A項“牛骨”不等於“牛耕”,故排除;《詩經》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詩歌,不包括B;孔子學生冉庚生於春秋,不包括C;甲骨文寫於殷商時期,“牛拉犁開土”這句話表明牛耕可能出現在那個時候,所以正確答案是d

答案:d

13.“諸侯只得食、衣、稅、租,不得政”的現象反映了

A.鞏固分封制b .加強集權

C.宗法制度的消亡d .君主專制的削弱

分析:漢武帝設立附利法時,諸侯得到的只是衣食稅租,沒有政事。這種現象顯示了諸侯勢力的削弱,反映了漢代中央集權的加強。正確選項是b。

答案:b

14.有人這樣評價當時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度沒有廢除,宰相早就以古聖先賢之德訓誡君主,君主也不會肆無忌憚。據此,他認為

A.限制君權b .削弱相對權力

C.實行君主立憲制d .廢除三省六郡制

解析:物質意義:宰相制度條件下,宰相會用古聖先賢之德勸君,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限制君主,選擇a。

答:答

15.圖5是某個時期的海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A.作者反對袁世凱的獨裁和賣國行為。

B.作者宣傳抗日民族統壹戰線。

C.國民黨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

D.五四運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解析:註意圖片下方的標題“國民革命軍第壹軍”。國民革命軍第壹軍成立於1925年8月。源於黃埔軍校教導團,是國民政府中央軍主力,所以正確答案是c .袁世凱獨裁賣國(1912-1916)、抗日民族統壹戰線(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五四運動(1919)、其他。

答案:c

16周恩來說:“* * *國際的領導同誌還在擔心我們離工人階級太遠。我說在農村經過長期鬥爭,在毛澤東同誌的領導下,我們完全可以無產階級化,* * *國際的壹些同誌聽了以後大做文章。”對這段話的正確理解是

A.中國的工人階級還沒有登上政治舞臺。

B.*** *生產國際反對農民參加中國革命。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國* * *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www.xkb1.com。

解析:根據我所了解到的情況,材料中的“經過農村長期鬥爭的鍛煉”指的是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即中國* * *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選擇d .中國工人階級1919五四運動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排除A;* * *生產國際的領導同誌擔心革命離工人階級太遠,不反對農民參加中國革命,排除B;材料與外交政策無關,C明顯錯誤。

答案:d

17.在第壹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夕,動員群眾宣傳和討論憲法草案的口號如下

A.“為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而鬥爭”

B."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

C.“為在中國成功實現社會主義而奮鬥”

D.“熱烈慶祝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基本建立”

解析:為了保證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順利政治過渡,新中國召開了第壹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以正確答案是c .第壹次代表大會前夕,即1954年前,B(1956年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和D(65438年完成了三次大改造,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基本確立顯然是錯的。

答案:c

在18。1521,壹位教皇的代表與馬丁·路德爭論說,信仰不能牢固地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上。因為聖經就像軟蠟壹樣,可以讓所有人隨意扭動或拉扯。“他們的主要區別在於

A.信仰是必要的嗎

C.聖經能成為信仰的基礎嗎d .信徒能單靠信仰得救嗎?

解析:馬丁·路德宣揚“因信稱義”,主張對聖經和上帝的信仰可以拯救妳。教皇宣揚“行為稱義”,認為信仰不能牢牢建立在《聖經》上。所以,他們的主要區別在於,信徒能否僅憑信仰得救而選擇d,兩者都把聖經作為信仰的基礎,排斥c。

答案:新課標d第壹網。

19.65438+65438 2008年底+2009年初,西方某文學流派“藝術地描繪了這個特定時代人們躁動、敏感、細膩的精神世界,展現了具有強烈個性擴張欲望的自我”。其創作風格是

A.現實主義b .浪漫主義c .古典主義d .理性主義

分析:根據“65438+2008年底65438+2009年初”和“個性強”等材料,不難得出他的創作風格是浪漫主義的結論。浪漫主義文學產生於18世紀末,在19世紀上半葉達到頂峰。最令人不安的現實主義是19世紀30年代首先出現在法國、英國等地的文學思潮,不包括a。

答案:b

20“新生力量和新理論不斷湧現,挑戰19世紀的正統自由主義。烏托邦和其他社會主義者已經發射了幾排小炮,現在輪到大炮開火了。”“大炮”是

A.啟蒙運動b .生物進化c .科學社會主義d .空想社會主義

解析:《19世紀挑戰正統自由主義》說明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暴露無遺,當時烏托邦式的社會制度受到批判和改造,其他社會主義者崛起。《炮火》應該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所以選c。

答案:c

21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鼓勵以下行為。

A.資本家提高工人待遇b .外國人去美國就業

C.人們把錢放在家裏。d .農民擴大生產規模。

解析:羅斯福新政規範了工業生產和勞動關系,於是政府鼓勵資本家提高工人待遇,選擇了a .整頓金融,恢復銀行信用,消滅C;限制農業生產,排除D;舉辦公共工程和社會救濟,解決失業問題,消滅b。

答:答

有學者說:“蘇聯制度的設計意圖是讓壹個極其落後、發展程度極低的國家盡快走上工業化道路...雖然這個系統效率低,浪費大,但還是達到了上述目標。”根據這壹點,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學者

A.認為斯大林的模式是合理的

B.同意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C.客觀評價了戰時* * *資本主義政策。

D.否認赫魯曉夫變革的必要性

分析:“(蘇聯)...這個系統雖然效率低,浪費大,但畢竟達到了上述目的。(工業化)”據此,該學者認為斯大林模式是合理的。

答:答

23 1962法國壹家報紙稱,戴高樂總統應該隨時準備亮出手中握有大量美元的外交王牌,通過向美國購買黃金向美國施壓。美國政府對此非常重視,認為“法國持有的美元既是政治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反映了這壹點。

世界多極化趨勢、不結盟運動的發展、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挑戰以及法國對馬歇爾計劃的抵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材料中的“法國持有的美元”反映了二戰後西歐開始聯合,經濟趕超美國經濟,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挑戰。同時在政治上沖擊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和世界多極化趨勢。不結盟運動與法國無關,材料不能反映法國抵制馬歇爾計劃,排除②、④。

答案: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2小題,滿分52分。

38.(25分)眾生的日常生活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可以看出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壹:16世紀,壹種來自美洲的辛辣調味品傳入歐洲,為歐洲飲食帶來了新的風味,並大受歡迎,這主要是由於荷蘭人——根據歐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晚清)徽商衰落之勢愈演愈烈。今天,我試著進入壹個家庭,看到那些每天使用它的人,不管它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總是來自其他國家。”

材料三:2005年底,美國財經記者莎拉發現,她家裏的鞋子、襪子、玩具、燈具等物品都是中國制造,其他大多數美國普通家庭也是如此。Xk b1.co m

——據《中國制造的壹年》

(1)材料1描述的現象有什麽歷史背景?(6分)

(2)材料2中的“老行業”是什麽意思?簡述其衰落與工業革命的歷史關系。(9分)

(3)薩拉在材料3中發現的現象在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為什麽?中國產品後來大量進入美國普通家庭的歷史原因是什麽?(10分)

參考答案

(1)新航線開通;西班牙對美洲的殖民擴張和掠奪;17世紀,荷蘭成為“海上馬車夫”。(6分)

(2)傳統手工業。(2分)英法等國通過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國;對外擴張,中國被侵略;(4分)機器大量生產的洋貨價廉物美,湧入中國,嚴重沖擊傳統手工業。(3分)

(3)五六十年代冷戰時期,中美敵對;中國經濟相對落後。(4分)70年代後中美關系正常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在加強;中國改革開放成為制造強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6分)

分數表示如果考生的回答超出要點但合理,可以在每道題的總分內酌情給分。

39.(27分)詞語和概念的變化可以為探索歷史提供重要信息。提前閱讀以下材料,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問答。

材料壹:在中國,科學的翻譯經歷了從“格致”到“科學”的詞的變化。在中國古代,“科學”壹詞原本就存在。比如宋代就有壹句話“自科學興盛以來,在人間做學問的人,往往困於壹日之功,甚至老死或不相見”。明末清初,受古代“師事”的影響。當時人們把科學翻譯成“格致”。19世紀中期以後,“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的人,會繼承時間。”“格致”壹詞被廣泛使用。19年底,梁啟超等人效仿日本,將科學翻譯為“科學”,呼籲“搞科學,講藝術”。民國初年,學長學姐也將科學音譯為“Sains”,以強調科學的理性精神。

——根據兩類現代漢語術語創作等。

材料二:隨著“代議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漸傳播,民主的概念發生了重大轉變。不僅古代的直接民主是民主,現代的間接民主也是民主。以“民主”二字的日常使用,還不如古代的直接民主。

——據《美國革命時期民主觀念的演變》等。

(1)材料1中的“科”字與中國古代的壹種官員選拔制度有關?朱成理學中“向物學習”的目的是什麽?(4分)

(2)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內容從“格致”到“塞恩斯”發生了哪些變化?並分析變化的原因(12分)

(3)結合第二份材料和所學知識,從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角度,簡要分析“民主”概念變化的原因。(8分)

(4)從“經濟”、“中學”、“球迷”中選擇1個詞,說明其含義或用法的歷史變遷。(3分)

參考答案

(1)科舉制度(2分);“調查正義”(2分)

(2)變化:技術-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戰敗後,認識到制度的落後和“師夷長技”的局限性;(3分)開始學習西方政治,推動政治改良;(2)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但民主政權有名無實;(3分)所以,我們提倡科學精神,尋求思想解放。(2分)

(3)建立代議制度;(2)代議制民主有優勢,如適用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3分)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如擴大選民範圍;並擴展到更多的國家。(3分)

(4)本題總分3分。考生有壹分,都可以得分。比如“經”字,在古代是“經世濟民”的意思,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今天指的是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粉絲”這個詞壹直是中國常見的食物之壹。如今,在各大新聞媒體上,“粉絲”往往被用來代表忠實的粉絲、愛好者等發燒友。

分數表示如果考生的回答超出要點但合理,可以在每道題的總分內酌情給分。問題(4),指出壹個句號的意義或用法,給1分,指出兩個或兩個以上句號的意義或用法,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