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拉克的愛情詩突破了禁欲主義的藩籬,壹掃中世紀詩歌中隱含意義和神秘符號的兵法,直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人。他公開地向人們暴露了他渴望幸福生活的內心活動。在他的作品中,勞拉不再是中世紀那種自命不凡、高不可攀的淑女,而是壹個簡單開朗、和藹可親的新時代女性。
因為彼特拉克從人性的角度寫實地描寫了勞拉的美,所以他的詩風格清新,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這裏有壹個廣為人知的故事。當他的愛情詩流傳開來時,引起了讀者的議論。很多人甚至對勞拉有好感。他們不辭辛苦地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阿維尼翁,飽覽這無與倫比的美景。但此時勞拉已是中年婦女,早已失去往日風采,讓這些遠道而來的人壹時沖動,失望而歸。
彼特拉克的抒情詩是在繼承普羅旺斯騎士詩和意大利“溫柔新風格”詩派愛情詩傳統的基礎上創作的,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特點是風格清淡,韻味雋永,善於借景抒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他曾經寫過這樣壹首詩:
我像往常壹樣悲傷地寫作,
鳥兒的低語和樹葉的低語
它縈繞在我耳邊,
壹條小河,兩旁是鮮花。
在微風和海浪中歡笑。
在這裏,詩人通過對“花”、“鳥”、“河”、“風”的描寫,表達了自己肯定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果說詩人是借景抒情,那麽讀者可以從詩意的景色中體會到人文情懷。
通過長期的創作實踐,彼特拉克將十四行詩推向了壹個完美的位置,發展成為壹種新的詩體,即“彼特拉克詩體”。這種詩歌風格後來被喬叟、莎士比亞等著名作家和詩人所模仿,為歐洲詩歌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被尊稱為“詩人聖人”。
《詩經》中也有少量愛國詩和政治諷刺詩,其中《我的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當時的意大利因為教皇的幹涉,外敵的入侵,城邦間的混戰,長期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看到這壹現實,詩人寫道:
看,
我的祖國,
我熱愛的家鄉,
正在為未知的原因而戰。
以及無法控制的爭端,
受苦是多麽殘酷
折磨和痛苦!
這首凝聚了血淚的詩,飽含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深情,寄托了對祖國統壹的強烈願望。
歌曲中的政治諷刺主要攻擊教會。在中世紀,教會是封建勢力的總代表,是萬惡之源。弘揚人道主義,就要揭露和反對教會。詩人憤怒地寫道:
它曾經是偉大的羅馬城市,
現在是邪惡的巴比倫,
這裏有數不清的悲傷,野蠻而兇猛的廟宇,
這是邪教的殿堂,是引入邪道的學校,
這是眼淚的發源地,
這是壹個黑暗的監獄,壹個充滿欺騙的地方,
在這裏,善良被扼殺了,
兇猛但不斷增長,
這是人們死前的黑夜和地獄,-
上帝不會懲罰妳嗎?
這條戰線表現了詩人在黑暗中的戰鬥精神和勇氣。
歌曲集主要是歌頌他對女友勞拉的愛,也包括幾首政治歌詞,歌頌祖國,呼籲和平團結,揭露教會的腐敗。《歌集》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他熱愛生命和自然,渴望人類幸福,追求愛情和榮譽,但又無法與宗教傳統和禁欲主義決裂;有愛國熱情和民族意識,但脫離人民,輕視群眾。這些矛盾正是從中世紀過渡到新時代的人文主義者的矛盾。
詩人把自己關於美的理想和精神品質寄托在勞拉身上,同時壹次又壹次地贊美她的身體美。彼特拉克對自然之美也非常敏感。壹些詩歌把對勞拉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描寫結合在壹起。《清澈、清涼、甘甜的水》這首詩就是壹個顯著的例子。彼特拉克比以前的詩人更善於描寫內心的變化,更善於表達愛情體驗。這些詩歌都表現了人文主義者以個人幸福為中心的愛情觀。他的歌曲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開辟了道路。十四行詩在歐洲詩歌中達到了藝術上的完美,成為壹種重要的詩歌風格。彼特拉克知識淵博。他不僅是著名的詩人,也是歷史學家,著有《名人傳》。
這本書用拉丁文寫成,收錄了265,438+0位古羅馬歷史名人(從羅慕洛到凱撒)以及皮魯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和漢尼拔的傳記。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以傳記的形式向意大利人展示壹部波瀾壯闊的羅馬歷史,讓他們明白意大利的過去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從而喚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拋棄基督教所宣揚的“世界國家”的幻想,走上民族獨立統壹的道路。
貫穿《名人傳記》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彼特拉克作為壹個人文主義者的另壹個重要特征。
值得壹提的是,彼特拉克在史學領域還有壹個重要貢獻,那就是他提出了壹個全新的歷史時期概念。在他看來,在他所敬仰的古代和充滿無限希望的新時代之間,有壹個讓人厭惡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僅摧毀了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摧毀了“公德心”,所以是壹個黑暗、愚昧、倒退的時代。在彼特拉克的心目中,所謂“中世紀”的概念在未來早已萌芽,這個概念的所有內容都已被規定。彼特拉克在地理方面也有成就。他閱讀了大量的地理書籍,掌握了大量的地理信息,繪制了第壹張意大利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