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報告

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報告

利用視聽媒體培養和發展學生審美能力的研究

項目研究報告

常州四中電化教育課題組

首先,提出的問題

羅丹曾說:“美無處不在。對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就是生活,美是客觀存在於生活中的豐富、獨特、愉悅的具體形象,是真善美和諧統壹的內容。學校教育的壹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促使學生自覺地按照美的要求來塑造自己,從而克服和消除生活中的假醜,創造和提升生活中的真善美。

每個人都有愛美之心。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不可或缺的內容。然而,傳統的教育方法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壹是內容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形式單壹,往往以文字、圖片為主,難以激起學生的情感* * *,導致青年學生對美的感知、鑒別和鑒賞能力較差。學生分辨美醜的現象並不少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工程的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迅速普及,為我們利用電教媒體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是試圖利用視聽媒體,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感知美、辨別美、欣賞美,引導學生積極追求真善美,不斷提高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本項目於1998年底立項,研究計劃已提交市、省電化教育廳審批。當時的想法是研究文學、藝術、科學、社會和自然的美,課題組成員涉及各個學科。1999年5月,省電化教育館下發《關於第三批實驗學校審批意見的通知》,要求我校“在自變量中明確實驗學科,建議1-2”。根據省電化教育館的指示,課題組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修改了實驗方案,明確以語文為主要實驗科目,並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調整,去掉了原聲、體、美學科成員,增加了語文學科成員。1999年下半年,本課題被正式批準為省組視聽實驗課題。

二,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壹)研究內容

(1)常規媒體在培養和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方面有哪些不足?

⑵視聽媒體在培養和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方面有哪些優勢?課題組將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效果進行深入分析。

⑶審美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利用電教媒體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利用圖書館、資料室、互聯網查找相關研究文獻,了解前人對該課題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哪些,積累相關研究資料,掌握國內外研究動態。

2.調查研究:通過調查觀察,了解學生審美知識和能力的現狀,進壹步明確研究的重點和方向。

3.實驗研究:以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為主陣地,同時通過舉辦課外閱讀鑒賞活動、舉辦主題班會、組織辯論賽、參觀滲透環境等方式,調動師生廣泛參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學習的實施

為了提高研究成員的理論素養和科研能力,我們確定了課題組的學習計劃,要求每個成員每學期學習壹本理論專著,並做好讀書筆記;我們及時安排課題組成員參加省市電教中心組織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觀摩活動。

在過去的三年裏,我們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都對此課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討。電教研究班每學期都有,有時還會為全區舉辦電教觀摩課。

為了保證每節研究課的有效性,課題組經過討論,在教學中逐步形成了《電化教育研究課操作規程》,明確了課前設計和課後反思的內容:

(1)課前思考:1。這門課適合用什麽媒體?妳為什麽選擇這種媒體?2.妳打算什麽時候使用媒體?為什麽選擇在這個時候使用?3.妳希望通過媒體的使用達到什麽目的?學生能同時發展什麽樣的能力?4.妳打算用什麽方法來測試效果?5.這節課後妳想收集什麽信息?

(2)課後分析:1。妳選擇的媒體合適嗎?有更好的選擇嗎?2.媒體使用的時機是否合適?有更好的時機嗎?3.這門課的教學目的達到了嗎?妳開發了妳期望的學生的能力了嗎?為什麽?4.妳用的檢測方法有效嗎?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5.妳收集的信息可以從哪些方面證明這個主題?6.本研究課程對課題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貢獻(包括經驗和教訓)?

課題組成員必須在電教實驗班按照操作規程精心設計教學,使以後的研究班不偏離研究方向,為實驗成果最大化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在舉辦文學作品鑒賞、組織辯論賽、舉辦主題班會等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研究成果

在近三年的研究實踐中,我們逐漸認識到審美能力包括喚醒審美意識的能力、形成審美情境的能力、辨別美的能力、豐富審美心靈創造美的能力。這四種能力涉及對美的體驗、理解、判斷和升華四個層面。在各個研究班實施時,要各有側重,或感知美,或欣賞美,或認同美,或創造美,或相互融合。為此,我們利用電教媒體、語文課堂和各種相關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實踐證明,電教媒體的應用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壹)利用視聽媒體喚醒審美意識,提高對美的感知。

審美教育應該給學生豐富的美感。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的美育資源,但對於閱歷不多的中學生來說,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時很難讓他們真正體會到這種美。運用視聽教學手段,將文字內容訴諸視覺畫面,配以音樂和富有表現力的閱讀,可以喚醒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對美的感知。

在教冰心的散文《小桔燈》時,學生很難理解作者為什麽把小桔燈當成壹個小女孩的化身。冰心去世後,恰好央視播出了壹組根據冰心作品改編的電視小品,其中就有《小桔燈》。課題組立即安排實驗班學生舉行冰心散文鑒賞活動。當學生通過多媒體重溫這篇文章時,他們沈睡的審美意識立即被激活。他們不僅深刻地把握了作品的內涵,而且更真實地體會到了冰心散文的韻美、景美、情美。壹個學生寫的?quot真不敢相信畫面中‘小桔燈’的形象如此生動美麗。在陰森黑暗的背景映襯下,小桔燈暗淡的橙紅色光芒,是壹個冷靜、勇敢、樂觀的小女孩的化身,是她內心最燦爛的火花。讓人看到了光明,受到了鼓舞。“如果沒有視聽媒體的介入,沒有各種媒體的有機融合,很難想象學生們會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課題組的壹位老師在講授《聽潮》這篇文章時,編輯了兩組媒體素材,分別是《睡在海裏》和《在海裏醒來》,並配以相應的音樂,讓學生通過看、聽、想感受大海的美麗和壯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視聽媒體創設審美情境,提高審美能力

電教媒體在教育中最大的優勢在於它能將聲、文、畫融為壹體,以直觀生動的形象、生動脫俗的語言、極富感染力的音樂營造審美情境,使學生深受吸引和感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審美能力。

“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我們精心策劃了壹場以“為母親而歌”為主題的班會。整個活動以三部“MTV”為主線:壹曲《燭光下的母親》拉開了主題班會的序幕。隨著那優美的旋律,屏幕上的母親“累得站不直了,眼睛都瞎了”,壹下子吸引了學生們的註意力,營造了良好的教育局面。隨著《世界上只有母親好》的音樂輕柔播放,屏幕上展現出母子深情的形象,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聯想被激發,紛紛上臺講述母親的感人故事:有的學生失去父愛後,母親嘔心瀝血地扛起獨自撫養兒子的重擔;有些學生的繼母無微不至地關心女兒,繼母比親生母親更好。在主題班會上,同學們還用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合唱、小品、音樂詩朗誦等。——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又準備了壹份小禮物。他們親自為母親戴上漂亮的發夾和獨特的胸針,贈送精心制作的節日賀卡,並在壹塊寫有“獎勵成績優異的偉大母親”的粉紅色布上簽名,以表達他們服務和熱愛母親的抱負。

活動最後,伴隨著《懂妳》熟悉的旋律,同學們壹邊欣賞著動人的畫面,壹邊和演員們深情地唱出了心聲:“我想和妳親近,告訴妳,我壹直都懂妳。”最後屏幕上印出了如下字幕:“母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母親是善良而偉大的。母愛是溫柔的,深沈的,難忘的。讓我們把我們的歌聲和濃濃的愛獻給我們的母親,獻給我們的母校、家鄉和祖國,因為它們都有壹個相同的名字——母親。”男中音深情的朗誦升華了同學們的感情,深化了班會的主題。

班會後,學生們在日記中寫下了他們的感受?quot這是我參加過的最難忘的主題班會。它新穎、生動、直觀,深深打動了我。在過去的幾天裏,我的心中充滿了努力學習、回報母親和報效祖國的激情。”“我會永遠記住媽媽的深情厚意,用優異的成績讓她永遠微笑。"

(三)利用視聽媒體調動審美體驗,提高識別美的能力

人的審美能力是以審美經驗為基礎的,豐富的審美經驗可以增強審美教育的效果。當審美主體積極調動自己過去的審美經驗時,他對美的感受就會更真實,對美的理解就會更深刻。視聽媒體在幫助學生超越舊的審美經驗,提高辨別美的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壹時間,媒體報道的幾起中小學生自殺事件,在壹些學生中引起了很大反響,尤其是壹些貧困生,他們也表現出消極厭世的思想。如何幫助學生珍惜生命,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已經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關心的話題。

很快,央視《實話實說》節目講述了16歲的北京女中學生張身患絕癥,努力學習,對厄運壹笑置之的故事。課題組立即抓住這次難得的教育機會,舉辦了“珍愛生命,感受堅強”主題活動。先在大屏幕上拍了張頭發脫落,依然熱愛生活,笑容燦爛的照片,再聽著名節目主持人白、敬壹丹、崔永元對張的深情回憶。學生們立即被這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壹位初二學生動情地說:“面對這樣壹個比我們大不了多少,卻比我們強很多的姐姐,我心裏有壹種說不出的感覺。16歲,本該在學校和家裏享受老師父母的關懷和同學之間的情誼,可張卻只能臉色發白,這是16歲最冷的顏色* * *度。圖中和同學有說有笑的張,笑得那麽天真,那麽徹底,毫無保留。我們很難相信這真的是壹個癌癥患者。看到這位大姐笑得那麽開心,我們似乎想笑,但更多的是想哭。流淚不僅僅是為了穆然的病,更是為了我們的軟弱和耐候性:考試不及格,除了流淚,什麽都沒有;我割破了手,但我哭了又哭。被老師批評,心裏不忍,除了流淚。至於穆然,死亡正壹步步向她逼近。她不能像我們在學校壹樣快樂地學習,玩耍,但她總是微笑著,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她面前,我們感到羞愧。雖然她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她留給我們的思想是永恒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應該像穆然壹樣面對挫折,努力工作,熱愛生活,勇往直前,讓生活更有意義?quot那些有消極厭世思想的同學也通過比較認同提高了認識,表示要像張壹樣熱愛生活,讓生活的每壹天都散發出應有的光和熱。

課題組成員還利用辯論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學生澄清是非,辨別美醜,提高辨別美的能力。

(四)利用視聽媒體豐富審美心靈,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壹個重要任務是培養人豐富多樣的審美心靈。視聽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精美信息。視聽媒體的運用可以在美的形象的不斷熏陶中豐富學生的審美心靈,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課文“周總理,妳在哪裏?”,老師了解到學生對周總理的生平事跡並不熟悉,難以理解當時人們對周總理的感情,於是精心制作了壹個多媒體課件,生動再現了周總理的偉大壹生和首都人民站在刺骨的寒風中為總理哭泣的感人情景,立即引起了學生的強烈感情。經過分析,配以“繡金匾”?quot人民的好總理周的三繡...“音樂在旭日東升的背景下出現在大屏幕上,周總理微笑著向我們走來的畫面立刻引起了學生們的情緒,周總理永遠與人民在壹起的主題也得到了深刻的體現。這時,老師及時布置了作業,要求學生從詩中選擇壹段,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生動逼真的語言描述畫面,展現創造美的能力。學生們在視聽媒體的啟發下,準確把握詩歌的意境,被周總理的偉大人格所震撼和折服。因此,他們非常投入寫作。寫出來的作文不僅感情真摯,文筆優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電化教育媒體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感知美、欣賞美、識別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但是媒介教育的有效性關鍵在於教師如何使用它。只有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媒體,及時呈現媒體,圍繞主題巧妙設計教學和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才能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年多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十余篇研究論文在我校發表並獲獎:高的《利用電化教育媒體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於今年第四期在北京《電化教育信息》月刊發表;感受強烈珍愛生命》發表在常州教育報希望版;陳慧勇《讓多媒體走進主題班會》發表在《常州教育報》上,在市班主任年會論文評比中獲三等獎。高、陳慧勇《現代教育媒體引入主題班會的實踐與思考》獲常州市電化教育論文評比壹等獎、省三等獎;陳慧勇《美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體現》獲省級青年教師論文評審二等獎;桂平的《利用電教媒體幫助學生建立審美心理結構》和戴的《利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政治課司法能力》獲全市電教論文評比三等獎。

高自編多媒體課件《周總理,妳在哪裏》《作文訓練——寫短評》獲市多媒體課件評比二等獎、三等獎;課題組成員方章祿、何獲市多媒體評課三等獎;魯治平老師制作的學校主頁獲得了市首屆校園網頁制作三等獎。此外,課題組還制作和積累了壹批有價值的視聽資料,如《家庭電視隨筆》、《冰心的電視隨筆》以及《基因與克隆》、《納米技術》等科教視頻或光盤。

課題組高和戴分別獲得省市優秀電化教育工作者稱號,學校還被評為常州市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動詞 (verb的縮寫)問題與思考

毫無疑問,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視聽媒體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視聽媒體的介入是否會阻礙甚至取代學生對文本內容和形式之美的自我感知和獨立體驗的過程呢?如何優化整合現代教育媒體資源以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學生在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和發展審美能力?這些問題需要進壹步的實驗和探索。

2.審美能力畢竟是壹個抽象的概念,審美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壹蹴而就。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似乎很難找到壹個可以量化的指標來檢測審美能力是否提高。經過反復討論,最終因為提出的定量檢測指標不成熟而放棄。這方面的研究和討論需要繼續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