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觸的第壹首古詩是《鵝頌》。記得那時我才三四歲,媽媽手裏拿著《古詩三百首》,壹字壹句地教我:“鵝,鵝,鵝……”我媽教了我壹句話,我奶跟著說,我媽幫我糾正發音不正確的單詞。但在五分鐘內,我會背誦它們。我也會。我媽耐心的告訴我,“香就是脖子的意思。”我想,既然它的意思是脖子,為什麽不讀“脖子彎曲的向天歌”呢?
上小學後,我接觸到了更多的古詩詞,比如小池和肖春。雖然不能壹眼看出詩的意思,但是通過老師的講解,詩的意境慢慢浮現出來。比如“小何剛露出尖角,頭上就站著蜻蜓”,我的眼前自然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壹大片綠色的荷葉,蜻蜓在上面休息,真的很有趣!我喜歡古詩,不僅因為它意境優美,還因為它押韻,容易記憶,朗朗上口。每次老師讓大家背古詩詞,不管是誰,都能背得很流利,學生們都很喜歡。
現在,我和詩歌的距離越來越近,我也開始寫詩了。去年六壹兒童節,我寫了壹首詩《抓住童年的尾巴》,詩中“我想對著天空喊:‘童年等我’”,表達了我對童年的依戀。其實,無論是現代詩還是古詩詞,都是在抒發情懷,記錄心境的變化。我越來越喜歡詩歌了。
詩歌像壹幅看不懂的畫,處處精彩;詩歌就像神奇的音樂,每壹句都很感人。詩歌與我壹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