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文學的精華。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詩歌創作。當人類開始用語言交流和表達感情的時候,原始的詩歌創作就已經萌芽了。即使當時沒有文字,壹些與民族歷史密切相關的史詩也是代代相傳的。古希臘和古代遊牧民族的文學史上都有現成的例子。
按照歷代的解釋,中國古代詩歌最初的官方收集是為了統治者,也就是天子,了解民情的調查。《漢書·藝文誌》和《食貨誌》中有壹段特別的描述:孟春月,群居的百姓會散去,行人會搖著木鐸到路上采詩,供奉他壹位大老師,好讓皇帝聽到。所以,王不用看門就知道世界。
《詩經》裏有這麽壹句名言:天下之下,豈是王土,豈是王臣領土?當古代社會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相對穩定時,需要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和反饋,以實現統治階級對意識形態的有效治理和便捷控制。這肯定不同於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種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而只是信息收集、整理、傳遞的手段、效益的規模和速度上的技術差異;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演變和變化使得管理信息的收集和決策的執行有很大的不同。至於詩歌創作作為壹種獨特的形式,壹種載體,反映個人或現代社會生活內容的功能,表達情感願望的心理過程和形成機制還是和以前壹樣,這是人類生活的壹種現象,在任何時代都是壹樣的。人們痛苦時呻吟,快樂時歡笑,即興作詩,載歌載舞。
古史書中也有解釋,詩言誌,歌言誌,所以是悲喜之感,而歌聲,背的是其言之詩,唱的是其聲之歌。古人相信詩人會堅持下去。持有就是持有,控制,做錯事;荀子在《勸誡篇》中說,詩人應止於中音。所謂有道理,事出有因。換句話說,詩不是哭,也不是笑,而是樂而不淫,悲而不傷,正如韻是帶著羈絆的舞蹈。王安石的字說“雲”,詩的左邊是字,右邊是殿的殿,所謂法度嚴明。這是壹個擴展。
三千年前的詩歌審美觀解釋幾千年前的文學現象,類似於21世紀的解釋。因為詩歌的諷刺功能,古代有壹個采詩的官員,所以君王看風俗,知得失,自測。這是壹句老話。但過去評論者解釋,官方采風、民謠,只強調下情不可及,天下遭殃,天子不知;政教失,風俗盛。天子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狩獵旅行,並命令他的主人陳石遵守民間習俗。這種來自統治行政人員的解釋是可以接受的,但詩、歌、賦、樂舞都是藝術作品,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欣賞過程是壹種極大的享受和消遣,類似於宋代蘇軾《荔枝賦》所描述的向唐朝宮廷進貢的過程,如絲綢、琴棋書畫、亭臺樓閣、如雲佳人,甚至晚清宮廷的相聲。古今中外靠血緣繼承的君主國,大多愚蠢腐敗。他們怎麽能管得了這麽多人的疾苦?所以王朝血統有變化。在封建時代,希望天上出現壹個賢明的君主,就像數學上彩票中獎的概率壹樣。在歐洲王室通婚的情況下,血友病患者頻繁出現,只有路易十六這樣的國王才能出現。他說,老百姓沒飯吃,為什麽不吃肉?
關於詩歌的欣賞和傳播,前人說,自然是涵蓋壹切文章,愛美,傳情,所以有作者,也就是過客。但是,世界近了,人就多背,世界遠了,就漸漸淹沒了。如果國家提倡文學,很少忌諱,傳播的會多壹些,反之傳播的會少壹些。否則,自漢末六朝唐宋以來,壹直沒有詩集問世,為何詩流傳後世?
到孔子時代,可見的詩至少有3000首。多少錢?不多。西周時,諸侯壹千八百,詩經很流行。孔子刪掉了大部分,為《詩經》編輯選錄了305首詩。這種說法始於司馬遷,但朱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孔子並沒有刪除,只是發表了而已。
根據?沒有任何依據,只是學者的推測。要知道,後人從數萬首唐詩中挑選出300首唐詩,和收集壹定數量的古文是壹樣的,為了欣賞和教學的方便。孔子弟子3000人,只說不做。教學需要編寫教材,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紙。在竹片上抄寫是壹件麻煩又費時的事情,對於受過良好教育、見多識廣的孔子來說也是不方便的。
第壹首,關關的鴿子,在河洲,是窈窕淑女,好君子。這是壹首情詩,它發生了。詩的存在首先是因為愛的存在。我渴望遇見和認識我所愛的那個迷人的女孩,我心碎,渴望看到江面上壹對對的鴿子和小鳥。觸景生情,自然覺得美女就是壹對好夫妻。“術”是善良的意思,屬於道德的範疇。自古以來就把品德放在第壹位,所以美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善良的基礎上。這是壹個和諧的意思,是由女人和孩子組成的。是美好的寓意,也是品質的印證。詩歌中的禪定,就是追求壹種理想的境界。文學作品裏的美女壹定是賢惠善良的,就像現代民謠壹樣。在那個遙遠的地方有壹個好女孩,她壹定美麗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