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英國威爾士,這次大復興之前的最後壹次復興發生在1859年,但壹代強大的聖經老師,如克裏斯莫斯·埃文斯(1838)、約翰·埃利亞斯(1841)、亨利·裏斯(1869)相繼去世。
19世紀,有兩位思想家脫穎而出:政治哲學家卡爾·馬克思於848年發表了《生產黨宣言》,於1869年發表了《資本論》;科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兩種觀點都挑戰了威爾斯的基督教。
開始
北威爾士
伊萬·羅伯斯
埃文·約翰·羅伯茨於1878年6月8日出生於亨利·羅伯茨和漢娜·羅伯茨夫婦的家庭,成長於壹個加爾文主義的基督教家庭。從小到大,父母對他的教導從來不馬虎,註重知識的吸收,也註重精神生活和品德的提高。伊凡從未讓他的父母失望過。他是壹個優秀的孩子,性格突出,對事情反應很快。就連他和同齡孩子的區別也在於,他在學校幾乎不參加課外活動或比賽,不談人的是非或講低級笑話,只專心閱讀和背誦聖經,除了工作時間,手幾乎不離開。年輕時,因為父親工傷,家裏需要收入,他毅然頂替父親繼續在礦上工作。每天早上,伊凡都會早早的走到礦門口,給每壹個進入礦內的人發壹份特制的經文,讓每個人都可以思考自己當天上班時拿到的經文,甚至可以問每個人:“今天上帝對妳說了什麽?”
我每天最喜歡的活動是下班後去我家附近的莫莉亞教堂聽布道,與他人分享和交流。因為他的熱切追求,教會的長老邀請他參加教會的青年辯論會。這個時期是他快樂的時光,他甚至買了樂器去學演奏,以此來參加教會的禮拜。
伊凡不僅熱情地追求聖經話語的光芒,還積極祈禱,因為他相信祈禱的力量可以改變精神氛圍,點燃復興的火花。有傳言說,有人看到他在路邊徘徊,自言自語,經常讀聖經或忙著祈禱,以至於忘了吃飯。他們被戲稱為“神秘的瘋子”或“宗教狂熱分子”。
1903年12月,伊萬因參加教會祈禱會和在講臺上服務占用了太多時間,以至於他的神學院的設備無法完成。雖然他沒有完成必修課程,但這並不影響他對主的愛和他布道的內容。他心裏明白,上帝即將在威爾士掀起壹場偉大的宗教復興。
1904年,他開始積極參與教會服務,並決定放下壹切需要,把神的國放在第壹位。他告訴他的同事或與他的兄弟姐妹分享“沒有聖靈就什麽也做不了”。[1]
伊凡·羅伯斯的布道風格與當時的牧師截然不同。他不再站在講臺後面,而是邊走邊說。在晚會上,他會和觀眾互動,詢問他們的想法,關心他們的處境。當時的說教模式不壹樣,很有意思。他也第壹次訓練了壹群代禱者,在聚會或分享時緊急禱告,為教會的復興禱告。很快伊凡的知名度大增,參加聚會的人也多了起來。派對還沒開始,教堂就爆滿了,派對結束了,大家都舍不得離開。在他正式開始服藥的兩年後(1906年),伊萬已經成為壹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威爾士復興黨強調了四個要點:
***1.承認所有的罪行* * *
***2.尋找隱藏的東西* * *
***3.在眾人面前公開承認主耶穌為救主* * *
***4.決心壹生聽從聖靈的指引* * *
伊萬·羅伯茨的派對特色是笑、哭、喜、悲、悔。況且伊凡主持的晚會沒有合唱團獻詩,不接受奉獻,沒有詩冊,也沒有打廣告。壹位目擊者曾說,“伊萬有時會坐在地上哭,因為他在講臺上會收到的信息深深地刺入了他的內心。”會眾中很多人當場暈倒。"
埃文·羅伯茨是壹名年輕的礦工。
他在紐卡斯爾埃姆林訓練三個月後回到Casllwchwr開始工作。他聲稱自己直接從聖靈那裏得到了清晰的異象,神要用他來拯救65,438+萬人的靈魂。當復興開始時,埃文·羅伯茨越來越依賴他所謂的聖靈的指引。
起初,人們對埃文·羅伯茨作品的反應很慢,但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晚會壹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在Casllwchwr聚會後,埃文·羅伯茨組織了壹個團隊,將復興運動傳播到整個南威爾士山谷。
報紙的作用
這次復興和以前的復興的壹個不同之處是媒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影響
據信,在威爾士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至少有6.5438億人成為基督徒。但這並沒有阻止基督教在威爾士的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