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州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樂府民歌中不可多得的長篇。全文十分細膩,“充滿了李曼宛曲的情調,字正腔圓,娓娓道來,令人‘動情’。”《喜州歌》是這壹時期民歌最成熟、最精湛的代表作之壹。
原文:伊美去西州,梅子送江北。單薄的衣服紅如杏子,頭發黑如烏鴉。滘西滘在哪裏?船上的兩把槳可以放在滘西洲大橋的渡輪碼頭。天色已晚,伯勞飛走,夜風吹進烏桕。樹下是她的家,她翠綠色的頭發露在門裏。她打開門沒有看到心上人,出去采紅蓮了。秋天,秋天的南塘,她拿著蓮子,荷花長高了。低著頭撥弄著水裏的蓮子,蓮子像湖水壹樣綠。把蓮子藏在袖子裏,蓮子是紅色透明的。想念我的丈夫,但還不是時候,她仰望天空中的鴻雁。天上滿是大雁,她走上高塔去看丈夫。雖然塔很高卻看不到丈夫,她整天靠在欄桿上。欄桿彎了又彎向遠方,她的雙手明潤如玉。窗簾的卷氣是那麽高,像海水壹樣蕩漾,壹片空蕩,壹般的深綠色。如果海水像夢壹樣漫長,那麽,妳難過,我也難過啊。如果南風知道我的感受,請把我的夢吹到滘西洲。
第壹句“梅”勾起了壹個女人對昔日在西州與情郎嬉戲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情郎的思念。從那以後,即使時間和空間過去了,我的思緒卻從未停止。
接下來描述幾個場景:西洲遊樂,女子杏色衣衫與黑色鬢角相映生輝;開門迎客郎,滿懷希望再失望,心情跌宕起伏;出門采蓮,表達對愛人的愛和向往;仰望著郎,倚著籬笆,等著他,感受著南風,夢想著,期待著遇見他的愛人。
其中,時空的變化,心情也是多變的,時而焦慮,時而溫暖,時而甜蜜,時而憂郁,整篇文章充滿了文字和情感。
這首詩以四句為壹節,基本上是四句壹變韻。小節之間用民歌常用的“連詞”法連接,音色優美,聲音搖曳。
主要寫壹個年輕女孩,描繪她思念愛人的熱烈而微妙的感情。但並不是以少女自述的第壹人稱口吻寫的,也不是詩人第三人稱的客觀描寫,而是少女夫婦以“回憶”的方式寫的,所以全詩都是以男性講述的口吻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