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原文:
河水環繞著襄陽城,春暖花開。
在河堤上,我想起與那位美麗女子的相遇,不禁望著藍天白雲而落淚。
這是多愁善感的春風,現在也顯得無情,將我的夢想吹走了。
夢的眼睛消失了,要給她發信息,也因為距離,而無法到達。
翻譯和註釋
翻譯
漢水繞襄陽城,春暖花開大堤上。
想起在大堤上遇到美女的那壹天,不禁望著藍天白雲淚流滿面。
這是壹個深情的春風,但現在它似乎無情,吹走了我的好夢。
夢裏的人不見了,我想給她發個信息,卻因為永恒而無法到達。
給…作註解
⑴堤曲:南朝樂府老題,樂府尚青曲詞。從梁健文帝,他寫了襄陽曲,這是李白用來寫壹個女人的記憶她的丈夫。地點在湖北襄陽城外的大堤上,與詩歌有著密切的聯系。
⑵《漢水》句:相傳漢水流經襄陽。親:壹個是“OK”。
⑶堤岸:古跡名稱。據《大壹統誌》和《湖廣誌》記載,大堤在富陽府城外,周邊四十余裏,商業繁榮。
(4)禮:《楚辭·九歌·香夫人》:“盼白,禮樂。”王逸註:“相傳項夫人也...和她在壹起開心。”後來用來指男女約會的日期。
⑸“淚”句:指望著南雲哭泣,因為相思之人在南方。南雲:南飛的雲。我常常依靠我的思鄉和鄉愁。陸機《戀家》:“導雲寄錢望風誠。”
【6】不回復:壹種是“不回復”。
(7)夢魂:古人認為人做夢時是靈魂離開了身體。劉唐伊稀《巫山懷古》詩:“欲臥瑤席,不能夢。”散:壹個是“破”。
(8)眼中的人:指認識或思念已久的人。南朝梁詩《聚在淮軍郡中遊雨未清時》中寫道:“眼中不見人,夢中有南山寺。”
⑼新聞:新聞;信息。《宋書·葉凡傳》:“雖迫在黑處受苦,命已失,聞人慷慨。”
參考資料:
1,Patten等。唐詩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88 2,詹等。李白的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178-179。
創作背景
襄陽城外的大堤周長40多英裏。隋唐時期,大堤周邊商業繁榮,人口眾多。梁健文帝在永州創作了《堤》、《南湖》、《朱蓓》等十首歌曲,其源頭就在這裏。
這首詩是李白在唐玄宗二十年(732年)寫的。當時李白曾離開安陸(今湖北),北上襄陽(今湖北)。這首詩是李白遊覽襄陽時構思的。
參考資料:
1,詹等。李白詩歌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178-179。
做出贊賞的評論
詩以大堤開始。大堤東臨漢江。春天,堤上花開,堤下綠水溶。壹個“暖”字,涵蓋了河岸的河流、鮮花和千家萬戶。自然也有壹路走過名山大川的李白。這裏“江水歸綠水,花月影迷人”(李白《襄陽四首》上篇);“水綠沙如雪”(3)。觸春不禁撩撥人心。所以“暖”字有很重的情感分量。於是他很自然地轉到了下面這句歌詞:“禮堤之下,淚滿雲南。”在古代,“禮”是指男女之間的約會。《九歌·香夫人》:“盼之,樂之。”王逸註:“好,即香夫人。”看不到,所以“淚滿雲南。”金《戀家》雲:“導雲誠心送貢品,回望清風。”陳江《歸揚州長安,九月九日去巍山亭》雲:“心為南雲所驅,形隨北雁。”陸雲《九愁》:“盡起,南雲悲,東雨泣。“南雲、圭峰、東宇,原是快樂之作,後人引申為思鄉、鄉愁之詞。這裏好像用了前人的詩詞。但是可以有另壹種解釋。這首詩不同於李白《送別十二首》的前三句。詩中說:“我記巫山陽遠,花明綠暖江。我猶豫了,淚水充滿了南方的雲層,春風無情的吹散了我的夢想。如果妳看不到妳眼中的那個人,妳就會破碎。“寫所思之人在巫山,巫山在襄陽之南,故雲為《南雲》。李白去過湖北兩次,那個離得遠的人可能就是他自己。但也可以看作是壹個統稱。舊時襄陽不僅是商業重鎮,也是南北交通要道。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派了很多人去迎接。李賀《堤曲》曰:“風起蓮蓬,江為春,堤上,人留北。”“別指襄陽路,青浦少。“那麽,不是只有李白壹個人想家。
望著南雲,熱淚盈眶,“禮”錯了,結果只是把感情送進了夢裏。但是“春風是無情的,吹滅了我的夢想。”從的“壹枕眠,行萬裏江南”(《春夢》)到張的“裊裊城邊,青澀不熟桑”之夢。忘了摘籠中的葉子,昨夜卻夢見在楊垂釣(《春閨思》)。夢中的相遇,真的給了人無限的安慰。如今,是因為春風無情,吹透了黑暗的夢,讓人無法在夢中相見。”《午夜相戶愛》古樂府:“春風深情,吹走我”。與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反,對遣詞造句有些影響。”散”是壹個“斷”。斷開,切斷,斷開。杜甫《悼孫王》:“金鞭斷九馬而死。“給人壹種戛然而止的形象。散,就是漸散漸遠。”吹”和“散”,然後夢在我腦海裏壹點壹點淡去,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夢想”是給人看的,事實也是。春天的微風,既然我不敢認識妳,為什麽要分開我床邊的絲綢窗簾??(李白《春思》)略顯譴責。這裏說“春風無情”,而“光復”者也。”無情”都尷尬,更別說它的“恢復”了!表面上沒有怨恨,實際怨恨特別深。“福”字與“淚”字緊密呼應,下壹句結尾:“妳眼中不見那個人,就永遠聽不到他的消息。”“眼裏的人”指的是思考的人。禮錯了,夢散了,消息斷了。這壹連串的打擊,是不是很可悲!這種情況,在很多詩人的作品中,都會被描述為“冷清蒼涼,慘不忍睹”。而李白的“婉約溫柔”(朱詞),頭腦清醒,骨骼優美,恰恰是“靜美”(《唐宋詩詞》)。
這首小詩看似直白,用筆其實曲折:先有地方,後有季節,從壹個“暖”字暗地蔓延著人們對春天的感受。接下來的六句,直到最後壹句,都是滿滿的感慨。壹句“禮”仿佛看到壹個客人站在離家很遠的大堤上,看著南方天空的雲,靈魂被出賣了。當“春風”這句話轉回來的時候,這壹幕仿佛是“昨晚半夜我在枕頭上做了壹個清晰的夢”。或許是“低頻桃花臉”(韋莊)?詩人沒說美就美在能引起讀者的揣測。意義是有意義的。最後以《永恒之聲破碎》收尾,讓我感到回味無窮。楚天幅員遼闊,鮮花盛開,鳥兒喧鬧,大雁在晴朗的天空中歌唱,但人們的心情卻不同。此時此刻,那些“破碎”的人,已經有了彼此的音訊;而愛,不僅不間斷,而且無窮無盡。才華橫溢的隱士李白,即使從這短短的壹章中,也能看出它感情深厚,清麗雅致,完全超越了六朝樂府的“軌跡”,從而使“古今詩風大變”(胡應麟詩)。
參考資料:
1,詹等。李白詩歌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8-179 2。宋,楚許。常三,施立鑒賞詞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65432。
請註明出處:/view-1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