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杜甫詩歌《春望》賞析

杜甫詩歌《春望》賞析

王春

杜甫

長安失陷,國破,唯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森林茂密。

傷心之態,不禁淚流滿面,鳥語驚人,離愁恨。

戰爭持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十萬黃金。

惆悵纏繞,撓頭思索,越撓白發,幾乎插不上壹根發簪。

從唐肅宗到德元載(756年),六月,安史之亂攻陷唐都長安。七月,杜甫在靈武聽到唐肅宗即位的消息,就把家安在漳州羌村,投奔蘇宗。途中被叛軍俘虜,帶到長安。他不是因為地位卑微而被監禁的。《春天的希望》寫於第二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的是春城之敗,充滿了感嘆;最後四句寫的是親人的處境,充滿了別離的感覺。全詩平靜、真摯、自然。

"國雖四分五裂,山川長存,草木春復綠。"開頭寫的是春天裏看到的:都城淪陷,城池破碎。雖然山川依舊,但是到處都是草,樹木都是灰色的。壹個“破”字讓人目瞪口呆,再壹個“深”字讓人心酸。司馬光說:“山河都在,明朝什麽都沒有了。”:草木深,無人。"(《文公續詩》)這裏的詩人明明寫的是風景,其實是抒發感情,把感情寄情於物,把感情托付於風景,為全詩營造了壹種氛圍。此聯對仗巧妙,成熟自然,富有詩意。”國家的毀滅”與“城市的春天”相對。《國毀人亡》的廢墟與《城市之春》的富商形成鮮明對比。”“國破”後接“山河有”,意思相反,出乎意料;《城裏的春天》本來是壹幅美麗的風景,但是“深植”這個後綴卻很可笑,自相矛盾,此起彼伏。明代胡振亨對這幅對聯評價很高,說“對偶不含蓄,但縱橫變化,使之更定型,更含蓄更深沈,取天理。”(《唐音貴錢》卷九)

"花瓣像眼淚壹樣落下,孤獨的鳥兒唱出它們的悲傷."這兩句話的大致解釋是,花鳥本來是娛樂性的東西,卻因為感情而厭惡離別,反而讓詩人落淚。另壹種解釋是,花鳥把人擬人化,離開時感到悲傷,花也濺起淚花,鳥也怦然心動。兩者理論雖不同,但其精神是可以相通的,壹個是觸景生情,壹個是感物入骨,可見好詩的豐富性。

詩的前四句都在“望”字裏。詩人從近到遠,從遠到近,從城市到山川,再從城市到花鳥,看著它。感情是由隱到顯,由弱到強,循序漸進的。在景物和情感的變化中,似乎詩人逐漸從對景物的憧憬轉向了對景物的俯視和思考,自然過渡到了後半部分——對親人的思念。

"經過三個月的戰火,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從安史之亂開始,“戰火慘烈,鄉村破碎”,壹直到現在的三月春末,戰爭還在繼續。我多麽盼望收到家裏親戚的來信。此時此刻,壹封家書真的勝過百萬美元!“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寫出了期待已久的新聞隔離的迫切心情。這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自然讓人* * *有聲,從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我捋了捋白發。它已經變得太薄了,再也裝不下發夾了。”到處都是篝火,家人也不信任我。我懷念遠處的悲壯形象,我看著眼前衰敗的景象。不覺得自己很無聊很猶豫,覺得頭發稀疏很短。“白頭發”是擔心引起的,“撓”是緩解擔心的動作,“短壹些”表示擔心的程度。這樣壹來,除了國家滅亡和死亡的悲痛之外,嘆息和衰老又會增加壹層悲傷。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愛國愛家的美好情操。意不直,景不自由,情濃而不流於表面,內容豐富而不雜,格律嚴謹而不死板,寫得壹清二楚,所以流傳了壹千二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