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已故勛爵的話可以被翻譯成英語,並傳播到世界各地。我想只有許淵沖先生才能把這幾句話裏的真情和才情轉化為意境。其實家裏壹直有壹本許淵沖先生翻譯的《包法利夫人》,也壹直聽說很多人不愛這位老先生的翻譯。我仔細研究過原因,大多數人抱怨他翻譯的《紅與黑》的結局太主觀。對此,我想說的是,我其實更喜歡許淵沖先生的版本的翻譯,原因很簡單,它更漂亮。翻譯本來就是壹種再創造。如果想讀原著,可以用自己的字典讀外文。我覺得在信息時代,只要花點時間和精力,做到這壹點並不難。更有兩位文人朱光潛和錢鐘書曾經說過:“藝術上的佼佼者,隨心所欲,不逾矩。”老師從小在課堂上教的翻譯原則無非是“信、達、雅”,而“雅”是翻譯的最高境界,“信”是最低標準。
如果妳仍然不同意我的觀點,沒關系。我們換個角度來看。下面是許淵沖翻譯的《李漁詩選》,許淵沖先生譯詞。既然是壹個詞,提倡意譯原則的許淵沖先生就可以翻譯的很形象。換句話說,鑒於詩歌的特殊性,許淵沖先生的翻譯思想非常適合翻譯內涵豐富的詩歌。讓我們壹起來欣賞許淵沖先生用主觀能動性對《遇見妳還》的再創造。
剪不斷理還亂,
是悲傷。
不僅僅是壹般的口味。
切,不會斷;
統治,它會讓
壹片混亂醒來
心裏壹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就是離別的悲傷。
許淵沖先生壹直認為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的傳達比內容更重要,這壹點我是贊同的。縱觀人的壹生,我們尋找的是歌唱,而不是理解。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