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架頌》是康熙皇帝為紀念耶穌基督受難而寫的壹首著名的七言律詩。後來由福音民謠歌手蔣寒作曲編曲。
歌詞:十條血流成河,千尺恩從西流。我半夜了,背上三只雞。五百下鞭笞,幾英寸的皮膚裂開,六英尺的絞刑和兩個小偷在壹起。被八件事震驚很可怕,七個字哭出來很神奇。
愛新覺羅·葉璇(1654 —1722,1722年5月4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時間為161至1722)。蒙古人稱恩赫阿木古浪汗,藏族尊稱文殊皇帝。
康熙皇帝的壹生
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統治,在位61年。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執政初期,國內外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的形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實現國家的完整統壹。當康熙皇帝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打敗了權臣鰲拜,開始真正領導這個國家。
九年間,蘇清洗了壹夥,恢復了內閣制,頒布了《神諭十六條》。成年後,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亂被平定;澎湖海戰統壹臺灣省;打敗入侵的俄軍,簽訂《尼布甲尼撒條約》,確保中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加爾丹被征服並獲得勝利,多倫孟慧成立,以取代戰爭和聯系蒙古各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