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日本和中國的文化交流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日本和中國的文化交流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從雄略皇帝(457-479)開始,以下是具體內容:日本古代文化主要得益於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是壹個多方面的長期歷史過程。漢字和漢語、儒家思想、法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正是在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下,經過了野蠻階段,進入了4、5世紀的文明階段(井上清:;第壹卷,第1頁)。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立四郡,大量漢人從朝鮮移民(包括島津家族第壹代祖先宮嶽俊)到日本。雄略皇帝統治時期(457-479),日本大陸移民多達18000人。他們是大陸文化的傳播者。3世紀末,百濟的王人博士向日本傳播了中國的儒家經典《論語》十卷本和《千字文》壹卷本。5世紀時,日本貴族已經可以很好地使用漢字了。天皇繼位後的第7年(513),百濟被要求定期派遣熟讀儒家經典的漢學家到日本,之後又增加了醫學博士、歷法博士、天文地理、陰陽五行等各領域的專家。到了聖德太子時期(593-621),直接派遣留學生來華,全面吸收中華文明體系,為日本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現代化之後,日本進壹步吸收了中國文化。從630年到894年,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十幾個使節,並有許多留學生和佛教僧侶陪同。其中,吉備真備和安倍忠麻呂是日本留學生最傑出的代表。17吉備真備求學於唐朝。回國後在太學教授中國的法規制度,官至右大臣。阿部中馬陸65,438+09歲赴唐朝求學,改名晁衡。她壹生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化,73歲在中國去世。精通漢學,尤以詩文見長,與李白、王維、褚光熙等大詩人交往密切。753年,安倍中馬陸回國,謊報途中被殺。李白聽了,深感悲痛,寫詩悼念:日朝清辭帝都,揚帆環澎湖。似明月,滄海不歸,思念妳的心情像淡淡的雲籠罩在雲臺山的上空。在詩中,李白把阿部中馬路比作明月。明月沈入海中,人間失光。天地無榮,人哭憂,風悲。可見安倍中馬陸在李白心目中的地位。在大量日本留學生來華的同時,也有不少日本學者和僧人赴日傳播日本文化,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8世紀中葉,壹位年過六旬的盲人中國僧人鑒真和他的弟子們幾經周折來到日本。他不僅帶來了佛教經典和漢學文化知識,還創立了法家佛教,為日本文化和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日本人民高度評價鑒真的貢獻:“禪照百遍,月禁照千村”。古代日本沒有本土語言,用漢字作為音符來書寫日語。著名的《葉晚集》就是這樣寫成的,從而成為“葉晚筆名”。用漢字做筆記不方便寫。公元8世紀,留學生吉備真備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日本的表音文字——片假名。從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後來,留唐求法的空海和尚用漢字行書創造了日文行書筆名——平假名。奈良時期(710-789),日本建立了模仿唐朝教育制度的教育制度。中央設立國子監,地方設立國學,有博士、教授、助教教授中國的法律、典籍、音韻、文學、書法、算術。感謝文字和學校,為文化的普及和繁榮奠定了基礎。因此,田萍(729-748)的文化高潮出現了。8世紀初,日本已經編撰了兩部歷史名著,壹部是《古代故事》,另壹部是《日本史》。前* * *三卷,從布蘭登到土古王朝,以日式為主,夾雜中文,其中歌謠和專有名詞用葉晚假名寫成;後30卷《從布蘭登到直統皇帝》是中國正史體裁中用中文寫成的,是日本最古老的兩部史書。到了平安時期(794-1185),他先後編撰了《續日書》、《日本後記》、《文德錄》、《三代錄》等史書,統稱為《六國史》。另外還有壹些地方誌,比如《出雲風俗》、《播種風俗》。著名的文學作品有《懷風藻》和《葉晚集》。前者是漢代的詩集,是貴族的文學作品,受到六朝詩風的強烈影響。後者是日本詩歌(和歌曲)全集,共20卷。8世紀中葉,tomo no Yakamochi (718?-785).直到11世紀才形成現在的流派。《葉晚集》的作者包括各行各業的人,包括貴族、僧侶、農民、士兵和婦女。反映了各行各業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平安時期(794-1185),日本文化逐漸擺脫了對中國文化的簡單模仿,從所謂的“唐風文化”轉變為具有日本特色的所謂“民族文化”。這個時代的文化作品豐富多樣,有合唱、故事、日記、隨筆等等。《古今和聲歌集》壹書共20卷,* *收集的歌曲1100首,文筆精湛,技巧純熟,文字優美。鐮倉時代以後,武士成為社會的支柱,日本文化主要反映新興的武階層的思想和生活,崇尚武士的美德,忠君守義,重名輕死。這壹時期的文學作品有《古今和合曲集》、《寶源故事》、《平甲故事》等。歷史著作包括《我的妻子鏡子》、《鐮倉幕府的行政記錄》。16世紀以後,由於城市的發展和名國獨立性的加強,文化的世俗化和大眾化日益強烈。在這壹時期,文學藝術不僅反映了偉大名字的輝煌,也反映了新興公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氛圍。出現了鮮活的音樂劇、詩歌、風俗畫,如蓮閣崛起、茶道、水墨畫等。佛教不遲於6世紀初傳入日本。佛教的因緣主張忍耐、順從、情欲、善良,是壹個文化體,具有豐富而崇高的文化內涵。因此,佛教傳入日本後,受到統治階級的青睞和支持,發展迅速。在聖德太子攝政時期(593-621),他積極支持佛教,在他的《十七條憲法》中,號召“尊三寶”(三寶:佛教、佛法、僧侶),在全國各地修建寺院,佛教因此日益發展。但這壹時期的佛教主要在皇室、貴族等上層社會傳播,是壹種私人信仰。改革後,法制國家全力吸收中國文化,在歷次出使唐朝中,都有許多博學的高僧隨行。比如第二次出使隨行的有20多位有學問的高僧,創立日本佛教密宗的佛教大師(空海)和創立天臺宗(法華宗)的最高僧,都是陪同使節到唐朝求法的日本高僧。為了更好地扶持和獎勵佛教,皇帝政府將佛教納入國家事務,設立專門的佛教控制機構,任命佛教領袖,規定寺廟制度,佛教成為官方宗教。此後,在政府的支持下,佛教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有平城京(奈良)的東大寺,地方各國的國部寺,還有Hokkeji、西尾寺、唐昭提寺等眾多名寺。以法律為中心的國家解體後,政治秩序失控,封建混戰頻繁,社會動蕩。人們渴望在佛教中尋求精神寄托,於是壹些理論通俗、方法簡單、更容易被民眾接受的教派,如甄珍派、法華派、禪宗、凈土宗等流傳甚廣。中國的禪宗,由於融合了儒道兩家的壹些思想因素,更具有政治性和宗教性。禪宗主張“心即佛,心外無佛,佛外無意”,每個人只有壹心壹意才能“頓悟”成佛。所以禪宗傳入後發展迅速,成為日本佛教的主流流派。中國佛教傳入日本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鐮倉時代脫離了大陸佛教的特征,日本佛教成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調,對日本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佛教傳入日本之前,日本的信仰是由原始宗教發展而來的神道,最初以崇拜自然精靈和祖先為主要內容。儒教和佛教傳入日本後,吸收了儒家的道德觀念和佛教的壹些教義,逐漸形成了多神宗教體系,號稱有800萬神,1500萬神。崇拜趙天神為皇帝的祖先,宣傳皇帝是趙天神的後裔,按“神”實行世襲統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上的神之下的神,也就是“自然民族”,所以日本被稱為“神的王國”。朝拜的地方稱為“神社”或“神社”,地位最高的神社是伊勢神社。神社和寺廟壹樣,都是占據大量土地,享有免稅特權的大封建主。神道教保留了許多原始宗教的殘余,沒有系統的經典和完整的宗教組織,素質低下,無力與佛教抗衡,長期處於依賴狀態。根據“佛隨主便”的理論,神道教所崇拜的神靈被解釋為佛或菩薩的化身。作為佛教的保護者,新禪派把神道教的神和伊勢神宮的豐壽神描述為佛陀的化身。江戶幕府時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擺脫從屬地位,獨立發展。神道教吸收了中國理學的壹些理論,強調對天皇和君主的忠誠,主張建立以神道教為統治思想的國家秩序。明治維新後,為鞏固皇權,將神社和神道視為國家神道,主張“玉帝合壹”和“祭官合壹”。神道空前發展,成為天皇統治的重要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