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格魯克詩歌賞析

格魯克詩歌賞析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1770-1827)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壹。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壹個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出音樂天賦,八歲開始表演。1792赴維也納深造,藝術進步很快,貝多芬信奉和諧,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樂《英雄與命運》。序曲《埃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我壹生坎坷,沒有成家。二十六歲開始失聰,晚年完全失聰。我只能通過壹本談話書與人交談。然而,孤獨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沈默和隱退。在壹切進步思想被封殺的封建復辟時代,他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仰,通過演講和作品為* * *和理想吶喊,寫出了不朽的《第九交響曲》。受18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颶風運動的影響,他的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進步。在音樂表演上,他幾乎涉及了當時所有的音樂流派;大大提高鋼琴的表現力,使其獲得交響的戲劇效果;也使得交響樂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遷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作為古典音樂的代表作,開辟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之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被尊稱為“音樂聖人”。

瓦格納理查德瓦格納(1813-1883)

作家壹生的作品:流浪的荷蘭人,紐倫堡著名歌手,尼伯龍根的指環,唐浩社。

瓦格納的三幕歌劇《流浪的荷蘭人》創作於1841年,於1843年在德累斯頓首演。瓦格納根據德國詩人海涅的《回憶施納貝列沃斯基》第七章寫了自己的劇本。故事描述荷蘭人駕著紅色帆船航行,魔鬼懲罰他壹生漂泊,七年才能上岸壹次。只有找到壹個忠實愛他的女人,他才能得救。達朗德號船的女兒森塔從畫中認識了荷蘭人,她對他有壹種渴望,渴望救他上岸。有壹天,荷蘭人又在海上漂泊了七年,上岸尋找救星,被船長請回家,遇到了森塔。他們壹見鐘情,荷蘭人很高興他們即將被拯救。這時,正巧森塔的前情人、獵人埃裏克前來求婚,並提醒森塔不要忘記過去的誓言。荷蘭人聽了很失望,離開了Senta,沮喪地跑回船上。森塔在沙灘上追趕,遠遠地看見了紅色的帆船。她悲痛欲絕,葬身大海。紅色帆船也在此時沈入大海。戲的最後,荷蘭人和森塔莊嚴地出現在大海裏。他們在晨曦中擁抱,升向天空。

《紐倫堡名歌手序曲》也被稱為《紐倫堡名歌手序曲》。三幕歌劇《紐倫堡的著名歌唱家》完成於1867年,但其序曲早在1862年就已寫成。這部歌劇的劇本是瓦格納本人根據16世紀德國紐倫堡的壹個民間故事創作的。這部作品不僅在瓦格納的歌劇創作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而且是歌劇史上最著名的傑作之壹。這部歌劇構思已久,中心思想幾經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它的形象和情節得到了深化。所以在瓦格納後期的創作中,這部歌劇是非常突出的。

尼伯龍根瓦格納不朽歌劇的指環。這是瓦格納最好的作品之壹,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壹。《尼伯龍根之戒》是瓦格納根據冰島歷史學家斯圖魯松的北歐神話埃達和12年至13年的德國民間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寫成的劇本,獻給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整部歌劇於1876年在拜羅伊特首演。全劇由四部分組成:《萊茵河的黃金》、《女武神》、《西格爾·費裏德》和《諸神的黃昏》。

瓦格納的三幕歌劇《唐浩社》創作於1842-1845年,全稱為《唐浩社與瓦爾特堡的歌唱比賽》,瓦格納本人根據古代傳說撰寫劇本。故事描述吟遊詩人唐浩社愛上了圖林根州莊園主赫爾曼的侄女伊麗莎白,但她抵擋不住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的誘惑,離開圖林根州的沃爾特堡,在愛神的別墅裏住了壹年。後來她百無聊賴又回到了人間,伊麗莎白喜出望外。唐浩社參加歌手比賽,赫爾曼規定必須唱壹首愛的贊歌。唐浩社居然在歌裏大贊自己和金星的曖昧,得罪了上帝。赫爾曼命令唐浩社和朝聖者壹起去羅馬,請求教皇赦免。教皇聲稱,要想赦免唐浩社,除非拐杖發芽。唐浩社走後,伊麗莎白因相思成疾,意外離世。唐浩社在回莊園的路上,碰到了伊麗莎白的棺材,痛苦萬分。在維納斯的召喚下,他高喊“神聖的伊麗莎白,求求我”,跪倒在伊麗莎白身邊死去。這時,朝聖者拿著教皇送給唐浩社的拐杖出現了,拐杖上長出了枝葉,表示唐浩社的罪被赦免了。音樂以小號般的合奏拉開了儀式的序幕。接著,音樂進入了優雅的主題,讓人仿佛看到了英俊紳士和端莊淑女的遊行隊伍。

音樂史書籍稱莫紮特為不可多得的天才。他英年早逝,卻留下了那麽多作品。他的創作幾乎涉及音樂的所有領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是推廣了歌劇。他繼承了格魯克的歌劇改革理想,並走得更遠。與格魯克不同,莫紮特主張“詩歌必須服從音樂”。他的歌劇有很強的音樂感染力,旋律非常優美、流暢、自然、深情,朗誦也充滿了唱腔。不同類型的音樂,讓各種人物、性格栩栩如生。二重奏形式被莫紮特視為安排戲劇沖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簡潔而個性化,在音樂性質上與全劇有更多的內在聯系。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紮特在德國歌劇藝術的開拓史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其中《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最為突出。

交響樂也是莫紮特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曲是他的最後三部,即降E大調、G小調和C大調。其中,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歡快明亮,充滿詩意。《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充滿了戲劇性和海頓的樂觀主義,但在技法上與海頓完全不同,被稱為莫紮特的“英雄”交響曲。c大調第41號交響曲(通常稱為“朱庇特”)氣勢磅礴,雄心勃勃,預示著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出現。莫紮特的交響曲(尤其是最後三部)是貝多芬之前所有交響曲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貢獻在於每壹個樂章主題的對比。

莫紮特生命的最後兩年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他曾說:“我的舌頭嘗過死亡的滋味,我的創作依然樂觀。”1791 65438+2月5日,這位偉大而優雅的天才在維也納的貧民窟裏離開了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

當時妻子病重,家裏沒有零花錢。35歲的莫紮特被安葬在無名的窮人墓地,沒有親人給他舉行葬禮。雜草被藏,雨水被洗,讓無數今天敬重他的後人都想犧牲。他後悔壹輩子沒有完成安魂曲,但現在全世界都在贊美他的天才,他的靈魂真的可以安息了。

總的來說,莫紮特的創作成就涵蓋了各個領域。它們反映了18世紀末,受壓迫的德奧知識分子擺脫了封建專制主義的羈絆,追求更美好的社會、光明、正義和人的尊嚴。他的音樂風格以真誠、細膩、通俗、典雅、輕靈、飄逸為特征,大多充滿樂觀主義,反映了德奧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的向上精神狀態。在維也納後期的創作中,也有悲劇性和戲劇性的風格,更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矛盾。

肖邦的創作生涯可以分為兩個時期,華沙時期和巴黎時期,以1830為界。在第壹時期,他完成了這壹時期最重要的作品《第壹鋼琴協奏曲》和《第二鋼琴協奏曲》..在巴黎的後半生,他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有關的英雄作品,如降A大調第壹敘事詩和波蘭舞曲,充滿愛國熱情的英雄作品,B小調革命練習曲和諧謔曲,哀悼祖國命運的悲劇作品,降B小調奏鳴曲,以及許多幻想和小夜曲。

1831九月初去巴黎時,驚聞起義被俄國鎮壓,華沙淪陷。《C小調練習曲》(別名《革命練習曲》,1831)、《D小調前奏曲》(1831)在此時完成。憤怒和悲痛的感情與嚴格訓練的藝術形式達到了高度完美的統壹,成為肖邦早期音樂創作中的傑作。巴黎時期是肖邦思想和藝術高度成熟,創作如火如荼的時期。深刻的民族內容,獨創的藝術形式和音樂風格,使他的創作臻於完美。肖邦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僅僅三十場音樂會就建立了傳奇般的榮譽,這在鋼琴演奏史上是獨壹無二的。肖邦尊重並繼承了古典音樂的傳統,但他的鋼琴技巧卻獨具風格。尤其是在他的瑪祖卡舞和波羅乃茲舞中,對民族和民間調式、和聲和特色節奏的創造性運用,顯示了壹個真實的馬祖爾對民族性格、風格、趣味和藝術語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19世紀歐洲音樂界的明星。他不朽的作品,充滿了詩意,震撼的抒情性和戲劇性的力量,代表了“黃金時代”的浪漫主義音樂。同時,他的創作具有強烈的波蘭民族氣質和情感內容,在歐洲音樂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壹方面,他作為歐洲浪漫主義音樂家的傑出代表而聞名於世,另壹方面,他作為19世紀歐洲民間音樂流派的創始人而名垂青史。肖邦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將時代的浪漫主義風格和愛國主義精神緊密地融入了自己的音樂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