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由詩歌本身的發展規律和時代的社會因素決定的。
詩歌自身發展的規律
現在來說說詩歌的起源,壹般看《詩經》。但作為壹首抒情詩,《詩經》可以說是這壹體裁的壹首比較早成熟的詩歌。雖然是從民間征集的,但它的整理和編輯都是由國家公務員進行的。這從《詩經》的排名程度也可以看出來。
但由於《詩經》的嚴肅性,起源於南方的楚辭格式逐漸流行,即雜字發展緩慢,逐漸開始脫離《詩經》所代表的中原四字。
隨著漢朝的入侵和民族文化的融合,音樂開始變得復雜起來。這首四言詩雖然構圖優雅,但也擋不住樂虎的演唱會。因此,它開始產生更長的詩歌。漢魏時期,五言詩因單音詞增多而更加靈動,並輔以七言詩,占據詩歌主流。
但是這種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從《詩經》到魏晉,這壹千年來中國古詩詞的主流結構只增加了壹個字。
因為詩歌的話語權掌握在統治者手中,而上層文人又喜歡和使用洪鐘的《詩經》這壹國寶。詩歌本身音節少,伴隨詩歌的音樂更註重莊重和氣氛,所以詩歌本身作為歌詞發展緩慢。
是歌詞。直到漢文化開始傳播,文學開始衰落,音樂完全跟不上,才逐漸有了《弟子規》,但還是壹首歌。
直到曹植出現。他是中國詩歌發展的第壹個轉折點。這不是偶然,而是命運選擇了這種天賦。由於大量的行為,人們在吟詩時逐漸發現了壹些獨立於音樂的特殊感受。但由於曹植未能贏得壹席之地,東漢時期致力於美化傳入中原的佛教文獻翻譯。當時,佛教文獻在印度口頭傳播。進入中國後,因為語言不同,很難背佛經。曹植用自己的文采翻譯佛經,用音樂加以調整。
做過翻譯的人都知道,歌詞翻譯起來很容易,但是把翻譯出來的詞變成原創歌曲卻是壹個相當傷腦筋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曹植發現了漢字的音韻規律,創作了《白帆》,開始研究漢字的音韻。經過魏晉南北朝佛教的流行和眾多音韻學家的努力。).),最後我用四聲記譜法創作了押韻的古詩詞。本文論述了語音結構對詩歌創作的影響,並逐步總結出“四聲八病”來指導後人的創作。
詩歌完全從音樂格式變成了文字格式,完全脫離了音樂變調,用文字本身的標準發音來調整旋律。經過1000年的準備,詩歌完全獨立於音樂,顯示出自己的規律。
第四,聲音是盛唐音樂的基礎。
不要相信那些說“格律形式使詩歌消亡”的人。在中國詩歌史上,盛唐時期是格律成就了詩歌的輝煌,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歌曲。
格律的出現讓唐詩流行起來,也讓文人容易入門。天下詩人如鯽魚過江。無數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龐大的基數壹路飆升,才會出現“詩仙”“詩聖”“詩佛”等萬人敬仰的大師。用今天的話說,這是壹個大數據問題。沒有底子怎麽登峰造極?
格律的出現和廢棄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件大事。前者創造了現代詩,後者發展了現代詩。格律詩孕育了唐詩和現代詩。如妳現在所見,事情就是這樣。但是,這是文藝的趨勢。
南北朝後期,宮體詩在形式上已經很精致了。但由於時間的終結,所有的詩都流於形式,沒有任何東西。這也是詩歌史上最受詬病的時期。漢末經學的崩潰和戰爭是有原因的。整個社會每晚都沈浸在音樂和音樂氛圍中。除了隱士,文學作品裏只有享樂主義者。總體來說,他們是頹廢的。
隋朝統壹了全國。楊迪也很快學會了南朝華麗的辭藻,比如他的《魯大》:
傍晚,江面依舊平靜,春花怒放。水流會帶走月亮,潮水會帶來星星。壹夜繁花似錦,春池圓月。漢水遇女子遊子,湘川抵二妾。
這壹點不遜於齊梁。反正寫得很漂亮,連“反正精彩”都沒提什麽。
幸運的是,隋朝有壹位偉大的學者,王通,他被認為是王波的叔叔和祖父。換句話說,東漢末年儒學解體後,終於有人站出來,開始拾起儒家經典的古山河,開始勸人積極向上,走人生正道。
初唐,壹切都是廢物,壹切都會起死回生。文學的修改爭議更大。初唐陳子昂四傑都是反對齊梁之風的深沈沖鋒隊。正是這些人,把詩歌從燈紅酒綠、美人等小的情感主題拉回了國家大事的高度。由於大量普通文人的介入,唐詩的吟誦內容已經傳播到世間萬物。詞是蘇軾的成就,唐詩是那個轟轟烈烈的朝代每個詩人的心血。
政治啟蒙
魏晉南北朝選官是壹種“舉薦”的方式,鞏固了統治階級的地位,使其壹出生就壹事無成,沒有社會流動性。人沒有向上爬的動力,讀書也沒有用,所以即使是天才,最終也會葬身於家庭。
唐朝開創科舉制度,選拔天下英才。早期推薦雖然要求地位高,但最終讓全世界的讀者看到了進入統治階級的可能性。正是這種制度,讓大部分沒學過的人開始關註文化教育。只要他們有幹凈的資產,就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目的。但這恰恰是為盛唐龐大的基礎詩人群體保留的權力。
武則天時期,因為皇後基本廢除了李嘉的高官,需要培養自己的實力,科舉制度進行了壹次大的改革,學詩的時代才真正開始。受武則天的啟發,徐丞相主編的《春江花月夜》中也提出了蘋果的概念。其目的是盡可能簡化和規範詩歌創作,培養大批文人成為朝廷的官場人才。
寫壹首好詩,可以改變壹個人的命運。世界各地不是有很多讀者渴望閱讀嗎?這個行業會不會不發達?
如果今天的高考是壹首考詩,想象壹下會是什麽樣子。
當然,以詩評人只是壹個門檻,並不是科研的成功。妳需要評估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獲得合適的職位。但是,科研畢竟是個門檻,詩是寫不出來的。到了唐朝,就像今天的人不會說普通話壹樣。
李白和杜甫剛剛踏出門檻,但也要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功名和理想。成為詩人和聖人只是壹種偶然的天賦。李白這個商人是不合格的,杜甫也是。不過還好,遇到所謂的“野風”就不想考了。
李商隱跨過門檻,卻被卡在吏部。因為政治方向不明確,他丟了工作,只好自己去找。然而他卻是晚唐詩壇的巔峰。
所以在唐代,能寫好詩的人不壹定能混得好,但不會寫詩的人可以說
我不需要說什麽。當各民族來到朝鮮,憑借其開放的政治、朝廷的信任、對外國人的平等對待和自由發展,盛唐時期的詩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唐代詩歌的發展也經歷了從初唐的文風到盛唐的山水,到中唐的繁花,再到晚唐的綺麗頹廢的修正。雖然社會影響很大,但佛道詩和山水詩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百家爭鳴,令人印象深刻。
為什麽其他時代的詩趕不上?
當唐詩達到頂峰時,碑文“屈”的前身才慢慢出現。隨著宴飲的形成,詩歌的地位越來越高,但其形式卻趕不上西域歡快的音樂風格。碑刻很好地取代了詩歌在音樂中的地位,符合普通人喜歡的低俗特征。不說實話,也得有點情緒。
詩與詩的分野逐漸形成。格律詩很好學,但是已經不適合唱了。它逐漸脫離了下裏巴人的現實生活使用,成為高級士子溝通、勸說、表達意願的工具。
這是時代的發展,也是詩歌孤獨純粹的必然之路。這是詩歌第壹次被分離出來。直到蘇軾和辛棄疾形成了詩歌的合流。
但我們應該看到,所謂的詩歌融合只是拓展了詩歌的題材,提高了詩歌的風格,而不是貶低了詩歌的身份。同樣,南宋末年,詞的地位上升,不再是宋代的巔峰。
元曲被元曲取代。
人們需要的充滿煙火氣的文學創作壹直在進行,但詩、詞、散曲在高層次文人的參與下發展到壹定的文學高度,逐漸在民間消亡。
這是自然規律。
人終於看小說了,現在看電影了。
這是社會的選擇。後唐不能和唐詩比,後宋不能和大宋比,後元不能和元曲比。這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規律。
所謂“上上下下”也是事實。
因為我們的現代詩比不上民國詩。
但是,沒必要難過。唐宋元明清時期,沒有電影,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