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是什麽意思?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是什麽意思?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蘇軾《題西林壁》詩。這首詩的意思是,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必須超越狹隘的範圍,從宏觀出發,從而擺脫主觀偏見。

原文

話題錫林墻

蘇軾?宋朝

從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側面,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去看廬山,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

我認不出廬山的真面目,因為我在廬山。

翻譯

從正面和側面看,廬山山巒起伏,群峰聳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都不壹樣。

之所以說不出廬山真面目,是因為我在廬山。

給…作註解

標題西林壁:寫在sairinji的墻上。Sairinji在廬山的西麓。題目:寫作,題字。西林:sairinji,在江西廬山。

水平視圖:從前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向看,是東西向看。

側面:側面。

不壹樣:不壹樣。

無知:不能識別或區分。

真面目:指廬山的真實景色和形狀。

緣分:因為;由於。

這座山:這座山指的是廬山。

西林:賽麟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刻在寺廟的墻上。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是壹首有圖有景的山水詩,也是壹首哲理詩,在廬山風景的描寫中蘊含著哲理。

“望山側成峰,遠近不同。”有壹句話說的是,遊客從遠、近、高、低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的面貌,可以得到不同的印象。有時妳看到連綿起伏的山脈,有時妳看到高聳入雲的山峰。這兩句話概括並生動地寫出了廬山的千姿百態。

句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現場說理,談遊山的經歷。我們之所以認不出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我們身處廬山的中部,視野被廬山的峰巒峽谷所限制。我們看到的只是壹峰壹嶺壹丘壹谷,只是局部的,必然是片面的。這兩句話妙不可言,整個意境展露無遺,給讀者提供了壹個回憶經歷、馳騁想象的空間。不只是遊山玩水才會有這種理性的認識。這是妳在遊山的時候看到的,觀察世間事物也往往如此。這兩首詩內涵豐富,啟迪人們理解壹種為人處世的哲學——由於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理解難免片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須超越狹隘的範圍,擺脫主觀偏見。

壹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因此,《題西林壁》不僅是詩人對廬山奇景的謳歌,更是蘇軾以哲學家的眼光對廬山真面目的體悟。因為這種認識是深刻的,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谷峰這種荒誕的形象之外,還有壹種深刻的哲理啟迪著人們的心靈。所以這首小詩特別含蓄深刻,讓人百讀不厭。

蘇軾的詩既是壹種人生感悟,也是壹種政治體驗。蘇軾自入仕途以來,壹直卷入新舊法之爭。他在政治傾向上更接近保守派,反對王安石領導的新法。但他並不偏激,主張吸收新法的合理成分,註重實施策略,這是舊黨所不能容忍的。所以蘇軾寫的廬山,也算是壹個撲朔迷離的政局。新舊黨立場不同,結論不同。其實人在遊戲中,在歷史的長河中,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當局者迷的窘境。他們應該更客觀地思考,得出恰當的結論。

如果說宋代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誌抒情為特征的話,那麽到了宋代,尤其是蘇軾,出現了以說理為特征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繼唐詩之後開創的壹種新的詩風。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在法度上創造新意,在豪放之外留下妙想”。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事有理,味淡。題西林壁就是這麽壹首好詩。

創作背景

蘇軾於1084年(宗申元豐七年)五月由黃州降館調至汝州團練助理員。他到汝州時,路過九江,與友人、人參遊廬山。壯麗的景觀引發了旺盛宏偉的想法,於是我寫了幾首關於廬山的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0),號子瞻、何忠,名鐵罐道人,東坡居士,號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學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字縱橫;詩歌題材廣泛,清新健康,運用誇張的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也稱“蘇辛”;散文寫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的好書,《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以墨竹、奇石、枯木見長。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並稱“千古四大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