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方面,樓蘭是西北的交通要塞。要想攻打匈奴,必須先去樓蘭。樓蘭位於西北要塞。如果匈奴進攻,漢朝必須先到樓蘭,然後再進攻匈奴。於是此時的樓蘭就類似於山海關,成為了地理地標。比如說,都說山海關在古人眼中是壹片荒野,此時的樓蘭也是如此。說到樓蘭,就直擊匈奴。樓蘭地處要塞,所以貿易也要經過樓蘭,這也促進了樓蘭的經濟發展。
第二個方面,樓蘭沒有向漢朝低頭。樓蘭其實是當時在漢朝和匈奴之間搖擺不定的小國。所以對於漢朝來說,有時候不僅要抵抗匈奴,還要防止樓蘭幫助匈奴,甚至入侵邊疆,因為樓蘭在漢朝之前沒有明確的態度,所以也被人討厭。
第三個方面,樓蘭泛指北方遊牧民族,在物資匱乏的古代,經常騷擾邊境地區的百姓。北方遊牧民族經常擾亂邊疆,帶來戰亂和災難,於是有誌文人想平定邊疆,大顯抱負。
基於以上原因,樓蘭在古詩詞中成為北方遊牧民族的代名詞,所以詩詞中對樓蘭的提及多被視為贏得戰爭的節點,而非單純指國家和地名。以上是我對此事的看法,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