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的新單詞,並寫出正確漂亮的單詞。
2.大體把握內容,講故事梗概。
3.帶著感情讀課文,聯系語境和現實生活,抓住關鍵詞體會賀龍在困難時期對戰友的樂觀、幽默和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熱愛和崇敬。
教學準備:老師把課文的關鍵詞做成課件;收集關於賀龍或其他革命前輩的故事。
壹、話題導入、提問和提出疑難問題
1.展示“賀龍”的照片,交流收集到的關於賀龍的故事。
2.閱讀問題,告訴我妳從中知道了什麽。
3.再讀壹遍題目。妳還想知道什麽?
4.作為十大元帥之壹,為什麽不寫他在戰場上的英勇馳騁,而寫釣魚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賀龍的生活。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想想課文都學了些什麽,遇到生詞或難詞多讀幾遍。
2、學習新單詞:首先,小組成員互相檢查,互相幫助,在集體檢查中。
3.默讀壹遍課文,說出故事大綱。
第三,細讀課文,感受體驗
1,二萬五千裏長征,艱苦卓絕。從文中可以看出什麽?看完後用自己的話總結壹下,然後大聲朗讀。
2.賀龍給妳留下了什麽印象?畫出相關的單詞和表達,理解它們並寫下評論。
3、交流、啟發:
(1)按角色讀第3-10段,把握賀龍的語言和風度,理解他的幽默和為戰友著想的精神。
(2)閱讀第11-14段,看看妳從中學到了什麽。
自讀理解,註解。
對掌握關鍵詞的理解。
找出這幾段回憶的部分,談談加入這部分的作用。
老師引用第11-14段,要求學生帶著感情大聲朗讀。
4.展示最後壹段,把握賀龍的預言和行動,欣賞他的幽默和樂觀。
5.讀第壹段。為什麽要在文章開頭描述草原的美?
第四,情感朗誦,拓展情操
1.選擇壹個或多個妳最感興趣的地方,練習朗讀。讀懂妳的感受。同學們互相交流,互相評價。
2.看完賀龍的故事,妳有什麽想說的?寫壹個片段。
黑板設計:
有許多體弱多病的人沒有食物就進入了草原。
賀龍分牛肉,堅持魚活魚鮮魚。
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第二部分:在賀龍釣魚。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從作者的字裏行間品味賀龍的風趣、幽默和先人後己的崇高品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出故事大綱。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帶著感情讀課文,學會講故事大綱。
2.抓住文章中描寫賀龍語言和行動的句子,可以體會到賀龍在艱苦歲月中的樂觀、幽默和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激發他對革命前輩的熱愛和崇敬。
教學方法:
導學互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壹、自學指南
1,新課導入(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關於紅軍長征的資料,導入新課。)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那個艱難的年代,走進賀龍,繼續學習《賀龍》中釣魚的課文。(板書題目)
2.出示向導的“簡要提示”,了解紅軍過草地的困難。
3.展示教程的知識題,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會巡視指導。
第二,合作與互動
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1,在1和2的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幾乎完全斷絕”、“衰弱”、“傷病員日益增多”這三個詞來理解長征的艱辛。
2.讓學生根據紅軍過草地的圖片引導想象。
3.在處理賀龍的牦牛肉時,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賀龍“以人為本”的品質。
4.閱讀賀龍與不同角色的警衛的對話,指導學生掌握人物的語言和神態。
出示《指南》中的“探究題”,自主學習課文。
1,學生自學,小組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2.學生代表報告和其他學生補充材料。
3.根據學生的報告,老師引導學生談論他們使用相機的經歷。
預設壹:從“賀龍”轉到馬背後,隨意扯下壹些馬尾辮,非常熟練地連接起來,從口袋裏拿出壹個別針,放在嘴裏,做壹個彎鉤。他把壹個馬尾辮和壹個鉤子綁在樹枝上,變成了魚竿。“在這些句子和壹系列動詞中,我們體會到賀龍制作魚竿的技巧和他的純樸。
前提二:幾乎是“無空發”,很快就抓了個滿串。我體會到了賀龍對釣魚的專註和高超的釣魚技巧。
預設三:讓學生根據課文插圖,想象賀龍看著水會想什麽。拓展學生思維。
教師講座:
1.課文中記憶部分的作用是什麽?
2.課文最後壹段的表演性閱讀,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情景,配合適當的動作,進壹步感受賀龍的樂觀和幽默。
3.反復念著那句“這根樸素的魚竿,凝聚著賀龍對革命勝利的信念和對戰友的深情厚誼。”聯系語境,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理解,感受其中蘊含的深刻含義。
第三,學習指導和歸納
老師指著黑板,引導學生總結課文內容。
第四,反饋訓練
1.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的大綱。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妳認為賀龍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動詞 (verb的縮寫)擴展和延伸
背誦毛主席詩詞《長征》,體會老壹輩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不及物動詞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