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對聯書寫規則

對聯書寫規則

對聯寫作的基本要求

(壹)上下對聯字數相等

對聯有上對聯和下對聯。缺了其中壹個就不成對聯了。這是壹個凍結。還規定上下對聯的字數必須相等,否則不能相對。

上下對聯字數相等,但應該是多少字比較好?從現存的對聯來看,有少字多字的好對聯。如果有分對聯的話,七個字最多,其次是八個字九個字,五個字十到十二個字,四個字六個字十三個字以上。至於四個字以下的短對聯,幾百字以上的長對聯,似乎有點少。字太少,字太多,很難寫。對聯的字數要根據內容,由作者根據主題來定,不能太短,也不能片面追求長短。

(二)詞類相同的詞是相對的

詞性是詞的特征,同壹詞性又分為特征相同的詞性。根據詞性註意詞語的對仗是對聯雙重藝術的關鍵。

用漢語語法區分詞類。實詞是指有真實意義的詞;按語法特征可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壹般來說,虛詞沒有真正的意義。它們的主要功能是表達語法關系或句子的語氣。它們分為五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和感嘆詞。至於方位詞,是依附於名詞的。顏色詞是形容詞。

壹副對聯往往是由很多詞類組成的,但仍然沒有從詞類相同的詞中分離出來。請看文天祥關於山海關系的題目:“秦煌安在哪裏?萬裏長城築怨恨;蔣女未死,千年前,石明貞。“姜女對來說是專有名詞,偉岸是副詞,五對崽和名對主是動詞,也是對崽的助詞。錢球對萬裏來說是量詞,偏對長是形容詞,真對分是抽象名詞,* * *由八個詞類組成,但沒有不同的詞類。

(3)內容相關或相反。

對聯的上聯和下聯雖然沒有律詩那麽嚴格,但也不能隨意拼湊和拉扯。對於壹副對聯來說,上下對聯的內容壹定是有關聯的。所謂關聯,就是上下對聯所描述的形象的思想內容。思想和意境必須是相互聯系的,屬於同壹事物的各個方面,不能互不相關。所以我們在做對聯的時候,壹定要根據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從各個方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形象化,表達出來。

至於內容的對立,是指在思想內容相關的前提下,從對立、對立的意境來描寫,使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表達。

(D)平坦、均勻且相反。

為了音節和諧,押韻鏗鏘,對聯要根據現代詩歌的風格,講究用詞的節奏。音平,是漢語中最低音的概括。律是平仄排列的律,但它不像格律詩那樣有固定的位置。可以像音樂的旋律壹樣有節奏、有起伏、有抑揚頓挫地編排,給人以美感和被愛的感覺。因此。對聯的節奏不可或缺。要做好這壹點,首先要搞清楚平字怎麽分,哪些平,哪些平。

字分四聲,平、清、濁、升、降、短。五韻中,清韻為上聲,濁韻為下聲,升韻為上聲,降韻為去聲,短韻為入聲。其中上聲和下聲為平聲,上聲和下聲為三聲。

平仄行的排列,平仄行和同行不能完全平仄,就像壹潭死水,壹定要按格律排列清楚,讀起來有起伏,有氣勢,音韻和諧。公式中說“135無所謂,246分明”,因為135是奇數字,不影響整個音節的流暢性,246是決定音節的關鍵詞。我覺得平仄歌的公式可以改成:“平仄,平仄,交替二三為平仄。”兩句以上的長聯,是以某種句式的節奏為基礎的。要註意兩點:(1)任何兩句以上的對聯,對聯的第壹句要均勻收,最後壹句要均勻收。除了最後壹句,以上所有句子都可以平均收集,甚至可以在句間收集,甚至可以在句尾收集。(2)由格律規則決定對聯的最後壹個字要平,但在思想內容和形式不能統壹時,平也可以反過來。還有的不講平等,比如孫中山的同盟,“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上半部分是因,下半部分是果。只有這樣,語氣才能流暢。長沙嶽麓書院聯:“唯楚有料;於斯則昌。”這就是順序和連貫的關系,反過來就連貫了,成不了篇。以上都是音律的變異,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