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十年,創造全國紀錄。權威媒體評價“文化周末,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種類之多,打破了全省,甚至全國的紀錄,實屬罕見。”“自2005年4月15日《走進交響》首演以來,文化周末晚會壹直以其獨有的“欣賞與結合”的特色吸引著各界人士的關註。目前,文化周末晚會平均每年至少舉辦48場,10累計演出480余場,受益人群超過40萬人。晚會壹直堅持“文化惠民”的原則,以“公益票”為主旋律,上座率高達90%以上,高質量的活動往往需要加座。每周六晚七點半,文化周末劇場門口就排起了長隊,觀眾排隊入場,形成了文化周末壹道獨特的風景線。
(2)欣賞與獨特的表演形式相結合。
文化周末晚會有各種藝術表演。它把交響樂、新民樂、現代舞、芭蕾舞、川劇、木偶戲、話劇、粵劇、魔術、雜技搬上舞臺,把藝術講解和藝術表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它是黨的壹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晚會將“欣賞與知識”和“優雅與流行”結合起來。通過邀請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團隊和藝術家進行表演,配以專業人士的現場講解,旨在促進高雅文化與普通民眾的傳播和交流。作為“文化周末”系列項目精心打造的主打文化品牌,文化周末晚會不僅強調節目的觀賞性、藝術性和感染力,還讓廣大群眾零距離接觸文化,在美的享受中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形成雅俗共賞的“文化周末”現象,打造具有東莞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3)公益性和市場性相結合。“文化周末”是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組織,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的文化活動。在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前景下,走市場化運作道路成為許多公益文化活動獲得持續生命力的必然選擇,“文化周末”晚會也不例外。為優化“文化周末”運行機制,強化文化自我發展意識,引導文化消費習慣,“文化周末”選擇部分優質賽事實行低票價(30-50元)售票方式,引導文化消費理念,培育演出市場。
(4)計劃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晚會策劃為月度主題文化展和精品季度文化展。同時,整合地方藝術資源,每年拿出不低於演出總量的20%支持和挖掘地方優質文化藝術資源,促進地方文化的弘揚。對於傳統節日或特殊紀念日,還策劃壹系列主題性強的專場演出,擴大宣傳影響,營造氛圍,為廣大人民群眾奉上壹場“文化盛宴”。此外,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動,整合東莞本地資源,既引進了國外優秀的文化產品,又促進了本地文化的展示。
(2)文化周末論壇
2007年6月5438+10月21,講座正式開啟,以“用聲音傳遞文化,用文化豐富生活”為宗旨。在以“講座與展覽相結合”的創新形式連續推出“藝術鑒賞”主題年後,我們嘗試了壹種新的合作模式,與南方報業集團、中山大學聯合推出“中國之巔”系列論壇,邀請莫言、王、2013年與譯林出版社壹起向全國出版了《談文學》,參加了香港書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2014是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周末論壇以此為契機,推出特別為九周年策劃的系列活動,以展覽、演出、講座三種形式呈現。作為國家重大涉外文化交流活動,也被列入“中法文化之春”。創新“演出與采訪相結合”和“管弦樂伴奏朗誦詩歌”兩種新形式,將優美的室內樂團與文化周末的大論壇巧妙結合,通過創新的合作形式,大幅提升大論壇的觀賞性。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詩,在妳身邊”是文化周末論壇與南方日報於2月14+08聯合推出的又壹創新項目。也是全國小學生詩歌節“校園詩歌”首次落地東莞。《詩歌在妳身邊》系列公開課走進莞城八所小學。、王小妮、竇、江湖海等五位國內著名詩人、學者親臨校園授課,與師生壹起感受詩歌的魅力。直接受益的小學生和教師達5000人。東莞及省內媒體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註。
(3)文化周末表演藝術中心
以培養演藝創意人才為目標,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培養各類藝術創意人才,弘揚創意文化。表演藝術中心成立不到半年。2007年5月25日,《文化周末》演藝中心趙亮、張參加第82屆黑澤舞節公開賽,獲得職業新星組拉丁舞冠軍的優異成績。除了每周三的常規舞會和壹年壹度的跨年舞會,從2011開始,推出“萬依集結號”,凝聚本土潮流文化力量,推出“杜東蕭”、“原創音樂會”、“微電影展映”。截至2014、12年底,* * *共舉辦了700多場常規舞蹈、第十屆新年舞會和50多場當地新潮文化活動。
(4)文化周末報紙
《文化周末》是東莞第二家擁有全國公開發行號的媒體。截止2065438+2005年4月,* * *共出版480余期,每期3.5萬冊,宣傳“文化周末”活動,同時開展文化鑒賞、文化收藏、文化研究等文化傳播活動。特別是2014以來,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動,堅持以文化辦報的特色。自行策劃13期專題,如: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專題報道,長安鎮、石龍鎮、道滘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系列專題報道。創新首個手繪地圖專刊《漫博會》《音樂,在妳身邊》《詩歌,在妳身邊》——2065 438+04詩歌公開課走進莞城校園活動,使本報不僅是媒體呈現,更是活動主體的壹部分,在工作中進壹步實現了創新發展。
此外,“文化周末”微信微信官方賬號自9月上線2014以來,每天推送1-3篇文章,為讀者提供各類文化資訊,與報紙形成互補,以最快的方式、新穎的網絡風格及時將各類文化活動呈現給讀者。
(5)文化周末雜誌
定位為“立足莞城,放眼東莞,挖掘東莞本土文化價值”。為“文化周末”活動提供了理論研究平臺。2006年6月5438+10月正式創辦,每期發行5000份,現已發行超過100期。在欄目內容上,“文化”、“人物”、“藝術”、“樂活”四個板塊,既能關註本土傳統文化的特色,探討外來文化在東莞的發展變化,也不拘泥於本土文化,將視野開闊到周邊城市的文化現象,充分體現東莞的文化視野。
(6)文化周末青年合唱團
合唱團成立於2005年9月,以“會唱歌,做更好的人”為教學理念,堅持把培養成員的優秀品德作為團隊發展的重點,註重培養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和獨立能力。“文化周末”青年合唱團受到社會各界的邀請。自2005年成立以來,先後到廈門、北京、長沙、煙臺、香港、臺北、廣州等地參加各種公益演出和各種國內外比賽。2006年獲得第四屆世界合唱運動會金獎,2007年獲得中國第壹屆全國合唱比賽銀獎,成為該項比賽最佳非職業隊伍。2009年獲中國(煙臺)首屆國際青少年合唱獨唱組第壹枚金牌,獨唱兒童組第壹枚金牌。2014七月底受臺北愛樂樂團邀請赴臺灣省參加第十四屆臺北國際合唱節。
(7)文化周末唯美室內樂團
由東莞本地及周邊城市音樂專業人士組成,以嚴肅典雅的西方古典音樂和流行的各流派現代音樂為演奏內容,包括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鋼琴五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在運作模式上,創新采用“政企共建”,由莞城區辦事處和廣東梅瑋陶瓷集團共同探索文化產業發展。通過學校、進社區等多種形式* * *演出40余場。
文化周末系列項目獲得榮譽。
1.2006年“中國十大演出活動”文化周末晚會“年度演出項目制作”銀獎
2.2006年,青年合唱團榮獲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金獎。
3.2007年,青年合唱團在中國長沙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第壹屆合唱比賽中獲得銀獎。
4.2007年,文化周末演藝中心的趙亮和張在第82屆布萊克浦舞蹈節公開比賽中獲得拉丁舞冠軍。
5.2009年,青年合唱團榮獲中國(煙臺)首屆國際青年合唱與獨唱音樂周金杯獎。
6.2009年,《文化周末》榮獲“文化部第三屆創新獎”。
七、2011七月文化周末青年合唱團榮獲第五屆中國兒童合唱節青年組銀獎。
八、2012、2013文化周末論壇連續兩年被評為“東莞十大學習品牌”。
九、2013與市委黨校聯合開展“文化周末品牌實地教學”。結合文化周末品牌活動“學”並重的特點,專門為全市中青年幹部講授了文化品牌案例課程。
2065438年10月+2004年7月青年合唱團應臺北愛樂文化交流基金會邀請,參加第十四屆臺北國際合唱節。
XI。2014年8月,東莞教育局推送參與全國2014終身學習活動的品牌。
十二。《文化周末品牌現場教學》課程被東莞市委黨校推薦參加廣東省幹部教育培訓“優秀課程和教學案例”評選。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數據
“文化周末”項目於2015年4月結束。文化周末晚會成立於2005年4月,每周六晚8點開始。* * *舉辦480場,共計500余場,觀眾總數近40萬。文化周末論壇於2007年6月5438日至10月舉辦,* * *演出近70場,觀眾35000人。《文化周末》創刊於2005年2月,每周五與《東莞日報》聯合出版,480期,共計近654.38+00萬份。文化周末青年合唱團自2005年9月成立以來,每周六白天都有訓練。經過510個周末,* * *已經進行了1400個合唱培訓班,培訓了1800多名成員,培訓了近2000個課時。目前會員250人,參加國內外比賽5次,交流活動11次。他們曾去過臺灣省、香港、北京、煙臺、長沙、廣州、中山等地,參加過60多場大大小小的公益演出。《文化周末》雜誌,2005年2月創刊,每月6月10出版,* * *發行112,總發行量55萬份。文化周末演藝中心,每周三、五舉辦常規舞蹈,每季度參加壹次地方文化活動,舉辦近700場常規舞蹈,10場跨年舞蹈,36場“萬依集結號”系列潮流文化活動,聚集12個地方音樂團隊和個人,8個街舞團隊,15個微電影團隊。文化周末唯美室內樂團成立於2011,采用“政企* * *”的模式,演出40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