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爾克:當我認出風暴時,我像大海壹樣激動。
北島
壹個
秋日
主啊,是時候了。夏天是它的高峰期。
把妳的影子放在日晷上,
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後的果實飽滿;
給南方多兩天好天氣,
讓他們成熟,並把他們
最後的甜味被榨成烈性酒。
這個時候誰沒有房子都不用建。
這個時候誰孤獨,誰就永遠孤獨,
醒來,閱讀,寫長信,
保持在林蔭路上
流浪,落葉。
正是這首詩讓我壹再猶豫,我還是把裏爾克放在了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列。
詩歌和小說有不同的衡量尺度。如果用刀來比喻,詩歌擅長刀刃,小說擅長重質感。
數量造型及其他整體感。壹個詩人往往就靠幾首好詩,數量並不重要。裏爾克壹生都在寫作。
2500首詩,在我看來,大多是平庸之作,即使是他的兩首長詩《杜涅奧的哀歌》和“
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詩也被西方世界捧得太高了。這正如裏爾克在他的《關於羅丹》中所說。
正如書中所說,“榮譽是所有誤解的總和。”
至於《秋日》,我指的是馮至和呂遠兩個中文版,還有羅伯特·布萊。
Bly),最後在馮譯本的基礎上“得救”。綠原先生既是詩人又是詩人
譯者,但他翻譯的《秋日》馬虎粗糙;
主啊,是時候了。多麽壯觀的夏天。
把妳的影子投在日晷上,
然後讓風吹到郊區。
指揮最終果實飽滿成熟;
給他們南方多兩天晴天,
敦促他們成長到完美,
並將最後的甘甜釀造成烈酒。
誰現在沒有房子,也建不下去了。
現在單身的人都會孤獨很久,
會醒著,閱讀和寫長信。
會在林蔭小道上躁動不安
四處遊蕩,看落葉飄落。
第壹段還不錯,問題出在第二段和第三段。首先,他想盡辦法把詩壓成豆腐幹。
第二段每行字數相同,第三段兩部分也是如此。對於這種外在形式的整潔,他使用
大量的雙音詞組成數字,這是現代漢語最忌諱的,勢必破壞語言的自然感和節奏感。特別
“在南方多給他們兩個晴天”這句話特別直白。本來很簡單,就是“南方兩天好。”
天氣。“第二段最微妙的是壹系列強制性動詞的轉換,這在綠譯中體現得不夠。例如
並將最後的甘甜釀造成烈酒。“醞釀”的本義是“緊迫”。第三段以祈使句“開始
誰這時候沒有房子,就不用蓋了,/誰這時候孤獨,就永遠孤獨”,鹿苑用語句。
“現在誰沒有房子,誰就不能再建了。/現在單身的人,會寂寞很久”,改變。
語氣的重點。結尾多了壹個“見”,破壞了作者刻意追求的那種客人。
觀察描述。
三個英文版本中,Bly最離譜。他首先將標題“秋日”翻譯成“十月天”。
把“南方的好天氣”翻譯成“地中海的好天氣”,把最後壹句“在林蔭路上保持/徘徊”
獨自走在大樹下的小路上,/不回家,落葉紛飛。人們只是
我沒提就回家了,布萊堅持畫蛇添足。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闡述翻譯,是想讓我們知道閱讀是從哪裏開始的,又到了哪裏。
換句話說,最終是要厘清詩歌和翻譯的界限。壹個好的翻譯就像壹個牧羊人
帶領我們進入牧場;而糟糕的翻譯就像壹只狼,背著我們把我們引入歧途。
我面臨的尷尬局面是,除了英語,其他外語我都不懂,按理說我是分不清畜牧的。
羊和狼,也許我是壹只披著羊皮的狼。但是,為了引起更多的關註,我們將繼續我們的詩歌。
而翻譯,似乎只能如此:摸著石頭過河。
《秋日》寫於21,1902年9月的巴黎,當時裏爾克只有27歲。
言歸正傳,我們壹起進入“秋日”吧。壹開始就確定對話的對象是上帝:主
是時候了。這種語氣簡短而莊重,甚至還有壹種命令式的語氣。夏天是它的高峰期。參考主題,顯示
不過,令人感嘆的是,囂張的夏天終於過去了。是時候把妳的影子放在日晷上了。
該走了,/讓風吹過牧場。“放……”和“Let”是命令性擴展。這兩組想法
大象有壹種奇妙的對位關系,就是妳的影子和風,日晷和牧場在語境中相互呼應。
因果妳的影子是有形的,日晷以位置決定時間;風是看不見的,在吃草
場是日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壹般來說,明喻是橫向的,靠的是“仿佛”和“好像”。
...喜歡“去連接;隱喻是縱向的,依靠上下文的呼應。另外,說到詩歌
方向性,這首詩就是很好的例子,由近及遠,由中心到邊緣。日晷是中心,而且
上帝的影子定位壹切。風從這裏吹向廣闊的牧場。
第二段還是維持開頭的祈使句。是風推動了這種變化,是風推動了段落之間的段落。
十字架。如前所述,這壹段最微妙的是壹系列強制性動詞的遞進:let-give-urge-press。
這其實就是葡萄酒釀造的全過程,用這幾個動詞形象地勾勒出來。“讓樹枝結出最後的果實。
滿;/再給南方兩天好天氣,/讓它們成熟,把最後的甜榨成烈酒。“如果成的話。
進壹步說,這裏說的似乎不僅僅是釀造,而是生活和創造。
第三段是這首詩的高潮。“誰這時候沒房子就不用建/誰這時候孤獨就永遠孤獨。
“獨立”,這兩句名言幾乎概括了裏爾克壹生的主題,那就是他沒有故鄉,註定要永遠尋找。
。大約兩年前,他在給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女友的信中寫道:“妳知道嗎?如果我
假裝在別的地方找到了家和故鄉,就是不忠誠。我不能有小木屋,我不能平靜地生活。
我要做的就是等待漫遊。“可能是這兩句話最好的註解。”剛睡醒,讀寫長。
親愛的信,/繼續徘徊在林蔭路上,落葉紛飛。”開頭的兩句話帶有哲理性的自我總結。
客觀素描,和自己保持距離,像焦平面推離近距離,從室內到室外,用影像。
象征流浪意象的終結。後三句都是動態的:醒來,讀,寫,徘徊。和落葉
婆娑加強了這種動態,突出了孤獨和漂泊的荒涼感。這讓我想起蘇軾的名句:“顓頊”
閣,低綺戶,如不眠。它的焦平面式切換也有同樣的效果。
這是壹首完美到幾乎無可挑剔的詩。整體來說,每段壹句的循序漸進的死結。
結構刻意營造,逐漸推向最後的高潮。復雜音調的變換成為驅動力,使主題層層展開。
開場明顯與神有關,同時又帶有威脅性;第二階段的釀造過程是從外部進行的。
內在的轉變,這個創造本身成為上帝和人之間的中介;第三段是人生路上的迷茫與覺醒,沒錯。
絕對的孤獨。這三段是從神到自然到人,最終歸結到人的存在。這是壹首充滿了
激情四射的詩句:“主啊,時候到了”“這時候誰沒有房子,就不用建/這時候誰孤獨,”
永遠孤獨”,但同時又非常克制,像被巖石壓在地下的激流,時而噴發。”這種激情
直面人類生存困境的勇氣,因為觸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痛點”,帶來了精神上的升華。這首詩
神秘感建立在影像的感性上,讀者可以從中進入並體驗壹個流浪者的內心激情。
同壹天,裏爾克又寫了壹首詩《孤獨》。附上鹿苑《孤獨》的翻譯:
孤獨就像淋浴。
它從海上升到黃昏;
來自偏僻荒涼的平武
它升上了天堂,在那裏它生活了很長時間。
它從天堂下降到城市。
在壹個曖昧的時刻像雨壹樣落下來。
那時,所有的街道都歡迎明天。
那時,身體什麽也沒有得到,
只好失望而悲傷地散去;
那時,他們互相憎恨,
不得不躺在同壹張床上;
孤獨就這樣翻滾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