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我能為全面小康做些什麽

我能為全面小康做些什麽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為我們進壹步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規劃了道路。近年來,我們xx區充分發揮四面環城的區位優勢,突出郊區區域特色,統籌城鄉發展,以工促農,協調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壹定的成效,也為紮實推進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借鑒。我們的實踐和經驗是:

壹、提高認識,準確定位,確立建設農村新郊區的總體思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和現實要求,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就其本質意義而言,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舉措,深化農村改革的新探索,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途徑。就xx區而言,近年來,我們根據“優勢在城、潛力在農、出路在業、關鍵在人”的區域基本態勢,提出並實施了“抓三促兩帶壹帶”戰略,著力打造“三產區、工業強區、城郊特色農業區”。特別是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建設,調整農村經濟和農業結構,發展教育、科技、衛生等社會事業,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從總體上看,全區城鄉之間、工業與農業之間、農民與市民之間的差異仍然較大,主要表現在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落後,農民整體素質較低,部分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改革相對滯後, 特別是免征農業稅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進壹步推進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綜合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三農”問題在我區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這些情況表明,鞏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成果,進壹步推進農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政治建設,需要進壹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五個統籌,促進農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壹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礙,調整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解放、保護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調動農民積極性;進壹步跳出“三農”,抓“三農”,用“非農”的方法解決農業問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總之,我們需要大力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用大戰略指導農村建設,解決好“三農”大問題,贏得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和諧。為此,區委、區政府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定為郊區新農村。總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是: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結合本區實際,堅持完善既定戰略,堅持規劃先行,分步實施,以城帶面,以工促農,努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實現現代化;努力推進農村二、三產業建設,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推進村鎮建設,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努力推進社會文化事業,實現協調發展;註重以人為本,提高農民素質。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實現城鄉壹體化,加快建設“生產發達、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城郊新農村。?+2.抓住重點,突出特色,落實農村新郊區建設任務?

建設新農村是壹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我區應努力在“新”上下功夫,做到以下幾點:

1,拓展新興產業,發展城郊經濟。

以增加農民收入、壯大財政為目標,圍繞xx市總體規劃和城鎮居民消費需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非農產業,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業向特色品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逐步形成以工業為主導、特色農業為基礎、旅遊服務為紐帶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壹是大力發展工業物流業。以西郊為重點,抓住市批準建設xx工業物流園區的契機,進壹步完善規劃,制定政策,大力實施,促進原xx工業小區和xx工業小區的發展,督促xx等原有企業擴大規模,健康經營,加快鋼材市場和寧西鐵路物流港的規劃建設,努力吸引投資大、科技含量高的工業物流項目入駐,形成318。加快xx工業區和xx工業區開發建設,引導各類企業向園區集中,實現集團化發展,形成產業優勢,促進城市產業和產業鏈向農村延伸,帶動郊區發展。......

現代中國社會應該是壹個健全的社會,有高水平的物質文明和高水平的精神文明,這是我們非常明確的目標。那麽如何在創造現代社會物質技術文明的同時,創造並保持高水平的精神文明或道德文明呢?這已經成為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應該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在體制轉型過程中,更是迫在眉睫,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各種令人擔憂的精神現象,特別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情淡漠”、“道德淡漠”、“信仰淡化”、“價值觀紊亂”等現象,以及不同程度的實用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現象,成為阻礙這壹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也許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道德狀況已經陷入了“道德滑坡”、“道德錯位”或者“道德危機”的倒退境地,很多倫理學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這只是重大社會轉型期不可避免的道德陣痛或道德轉型。因此,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方式引導、規範和重新規範中國的道德生活,以最低的轉型成本換取現代中國倫理價值觀的現代理性轉型的順利完成。

從根本上說,中國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核心的現代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理想的新延續。其實質是以現代方式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理想。因此,壹方面保持了對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堅持和承諾;另壹方面,它是對原有社會主義理論模式和實踐模式的大膽突破,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發展。這體現在:1,它不再局限於簡單理想化的社會主義概念,而是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新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未來。2.它不再僅僅把社會主義理解為壹個自我封閉的概念和實踐體系,僅僅從某種國際政治鬥爭的層面去理解它的社會歷史意義,而是以開放的態度和胸懷去完善社會主義的新實踐。3.它不再拘泥於已有的或既定的社會主義概念,而是基於實踐經驗,特別是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的實踐經驗和教訓,大膽發展社會主義實踐。經濟上,突破“計劃經濟”的單壹集權模式,轉向“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現代社會化模式;政治上要改變舊的高度集權或專制體制,逐步推進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社會主義民主,用合理的法律規範取代官僚權威意誌,更充分地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意誌和普遍願望。文化上,多元發展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取代了舊的封建文化和片面的泛政治化的文化模式。

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社會主義社會的倫理信仰也必須具備上述兩個特征:壹方面,堅持以社會主義的崇高社會理想為終極價值理想,也就是說,堅持壹種科學意義上的* * *社會主義道德信仰,這是根本的,不可動搖的。另壹方面,它在現實理性化的基礎上倡導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以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社會公德、健康合理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正義同情的人際態度、科學誠實的勞動態度、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來引導和規範人們的各種道德關系,規範人們的道德價值行為。其根本的倫理價值目標是追求社會個體多元化的價值生活取向與社會整體壹元化的價值取向的和諧統壹,追求社會主義社會全面進步與個人自由發展的現代同步,最終實現* * *社會主義道德理想。

1,小康的由來:“小康”壹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人民不勞動也可以小康。”這是“小康”壹詞第壹次出現在中國文化中。在《辭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心生活。”

2.“小康社會”引論:鄧小平第壹個用“小康社會”來解釋中國的四個現代化。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實際上勾畫了中國從1980到21世紀的發展道路,不僅預測了中國發展可以實現的目標,而且確定了壹步壹步的實施步驟。十六大報告對未來20年的描述,正是基於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化他的第三步計劃。

3.小康社會的標準和我國現階段的小康社會水平:1991年,國家統計和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課題組,根據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小康社會內涵,確定了16個基本檢測和臨時測定值。這十六項指標將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設定為:(1)人均GDP 2500元(按1980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人民幣相當於900美元);(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5)農村鋼木房屋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為75g(7)城市人均鋪裝面積8平方米;(8)農村行政村通公路的比例為85%;(9)恩格爾系數50%;(10)成人識字率85%;(11)平均壽命70歲;(12)嬰兒死亡率為31%;(13)教育娛樂支出占比11%;(14)電視普及率為100%;(15)森林覆蓋率為15%;(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的比例為100%。

用綜合評分法來衡量這十六項指標,可以大膽地向世界宣布,壹個6543.8+0.2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生活水平基本達到小康水平。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將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小康水平和小康社會的區別:小康水平和小康社會有兩個區別:

第壹,範圍不同。根據上個世紀中國的國情,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是解決溫飽問題,提高物質文明水平。但是,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社會絕不是簡單的物質文明,還應該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標準不同。如果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那麽按照這個目標,人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符合世界銀行四大類收入水平中的中上國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測試和量化整體建設進程時,不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統計臨界值,還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進程。

5.全面小康:十六大報告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是包含了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求。具體有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先進,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以下十個方面:

壹是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38+0.8萬元。

第三,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第四,恩格爾系數低於40%。

第五,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第七,家用電腦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升學率20%。

九是每千人2.8個醫生。

第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