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拜倫來自哪個國家?

拜倫來自哪個國家?

拜倫(1788-1824),英國詩人,出生於1788 65438+10月22日,出生於英國壹個破落的貴族家庭。在倫敦出生,在蘇格蘭長大。10歲繼承了拜倫爵士的稱號。在劍橋大學讀書期間,出版了詩集《閑暇時光》(1807)。面對壹些評論的圍攻,他用長詩《英國詩人和蘇格蘭批評家》(1809)反擊。這首長詩諷刺了文壇的權威,批判了湖湘詩人,強調了文學的社會內容和詩人的社會責任,影響很大。成年後,恰逢歐洲國家民主民族革命興起。他反對專制壓迫,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20歲的時候,他出國旅遊,去過很多國家。1811年回國。這次旅行讓他大開眼界,讓他看到了西班牙人民抗擊拿破侖侵略軍的英雄場景,看到了希臘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哈羅德遊記,壹首寫在旅途中的長詩,震驚了歐洲詩壇。

拜倫在歐洲旅行期間,最重要的成就是完成了長詩《恰爾德·哈洛爾》的第壹章和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完成於1816年和1818年)。第壹章於65438年至0809年在阿爾巴尼亞寫成,第二章於次年3月在伊斯梅爾完成。1812年3月發表長詩,轟動文壇,席卷全國。《恰爾德·哈勒遊記》是拜倫早期的代表作。作者通過哈勒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描述了他在歐洲各國旅行和生活後的經歷和印象。在前兩章中,拜倫描述了拿破侖戰爭時期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臘和阿爾巴尼亞的社會面貌,譴責專制統治,支持各國人民爭取自由的鬥爭。後兩章贊美歐洲山川的壯麗,緬懷歷史上的偉大人物,贊美歐洲藝術。

詩中的哈洛爾公子是壹個孤獨、失意、多愁善感的年輕貴族,厭倦了上流社會的生活,性格憂郁。“他心冷”“眼神冷漠”。這個形象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壹些想法和情緒。抒情主人公是生活的積極觀察者和批評家。他熱愛自由,歌頌革命,精力充沛,感情強烈,體現了拜倫思想積極的壹面。長詩內容豐富,以強烈的浪漫抒情著稱。

此後,拜倫寫了六首敘事詩,包括《異教徒》、《阿畢托斯的新娘》和《海盜》(1814),統稱為“東方敘事詩”。作品以東歐和西亞為背景,充滿異國情調的浪漫。在詩中還塑造了壹系列獨立、高傲、充滿反叛精神的英雄形象。他們是海盜、異教徒、反叛者、無家可歸者等。他們都有傑出的才華,堅強的意誌和叛逆的熱情,敢於蔑視傳統秩序和暴政,但他們的反抗總是與孤獨和憂郁結合在壹起,甚至以獨立和獨居為榮,最終以悲劇收場。最典型的形象就是《海賊》中的康拉德。這種形象被稱為“拜倫式英雄”。

1816年夏天,拜倫的妻子要求分居,遭到上流社會的誹謗和攻擊。拜倫憤怒地搬到了瑞士。曼弗雷德(1817)這部寫於這壹時期的詩劇,其實反映了詩人的苦悶。詩中壹個生活在阿爾卑斯山深處的神秘人物,因為犯下了極大的道德罪行,導致了他最愛的人的死亡,現在他只想快點死去。主人公對大革命後的現實感到失望,但又不願走向民眾,表達了法國大革命後拒絕向現實妥協的知識分子的孤獨絕望之情。本質上,他還是壹個拜倫式的英雄。詩中除了少數人物,還有代表自然各種力量的精靈和命運之神,浪漫而神秘。長詩《斯隆的囚徒》講述了16世紀,和平主義者、自由思想家邦尼瓦德為捍衛瑞士獨立,在四龍堡被囚禁6年的故事。與“拜倫式英雄”不同,邦尼瓦德反對暴政,反對人民的命運,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詩歌贊美了主人公不屈不撓的精神,抨擊了暴政的殘酷。

拜倫壹生都在為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理想而奮鬥,並努力創造。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和藝術價值。他未完成的長篇詩體小說《唐璜》是壹部意境廣闊、觀點高超、藝術傑出的壯麗敘事詩,在英國乃至歐洲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

拜倫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寫詩了。他的第二本詩集《閑暇的時刻》(1807)出版後,受到《愛丁堡評論》的抨擊。詩人以《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批評家》(1809)這首詩作為回復,第壹次顯示了他傑出的才華和諷刺的鋒芒。1812出版的《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倫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會的排斥,壹怒之下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寫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1816,1818)的第三章和第四章。這首抒情敘事詩和未完成的代表作《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拜倫還寫了壹系列敘事長詩,如《異教徒》(1813)、《海盜》(1814)和《曼弗雷德》(1817)、《該隱》等七部詩劇。

1823年初,希臘反土鬥爭興起。拜倫放下正在寫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臘,參加希臘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武裝鬥爭。4月1824,死於希臘軍隊。他的詩在歐洲和中國都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