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十三年(前885年),?魏國和魏國之間,勝利者費子是諸侯。他在秦簡邑(城在今鎮瓦泉村)贏了秦。
秦趙翔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建立隴西郡,轄滴道(今甘肅臨洮),今張家川縣屬隴西郡。
2.西漢沿襲秦制,實行郡縣制。
漢武帝丁原三年(前114)設天水郡,轄16縣,其中隴縣(今張家川縣)在縣境內。
梁武帝元五年(106),設13州,監察刺史,隴縣屬涼州刺史天水郡管轄。
3.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改王莽設的州牧為刺史,涼州刺史部駐隴縣(今張家川縣)。
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13郡,清水路、易蓉路並入隴縣。
靈帝鐘平五年(188),涼州刺史由隴縣遷至薊縣(今甘谷)。
4.三國魏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三國初,魏復清水郡,撤隴縣並清水郡。
屬於廣衛縣。
從那以後,張家川就沒有縣了。今天,該縣隸屬清水縣和秦安縣。
5.金太宗八年(1130),今張家川縣分屬秦州葉放(治今清水縣黃門鄉)和龍城(治秦安縣龍縣鎮鄉)兩縣。
6.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龍城縣並入秦安縣,葉放並入清水縣。
今天,張家川縣隸屬於周琴清水縣和秦安縣。
7.明清時期,張家川大部分地區仍屬周琴清水縣和秦安縣管轄。
8.民國2年3月(1913),實行省縣兩級制,采用臨時路制。
今天張家川縣大部分隸屬甘肅隴南路清水、秦安兩縣。
24年(1935),甘肅省設立行政監察區,現轄清水縣、秦安縣,張家川縣第四行政監察區。
9、1949 10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今張家川縣隸屬天水地區行政監察區清水縣、秦安縣。
1951 4月,天水地區行政監察區更名為天水區。
1953年7月6日,陜西省清水、秦安、莊浪、隴縣等37個鄉合並組成張家川* * *自治區(1955年6月更名為縣),隸屬天水地區。
1958 65438+2月,張家川* * *自治縣與清水縣合並,組建清水* * *自治縣。
1961年65438+2月,張家川* * *自治縣和清水縣分別成立。
1969 10 2006年10月至2006年,張家川* * *自治縣先後歸天水地區、天水地區、天水市管轄。
擴展數據:
張家川名人:
1,馬進習?
馬進習(1867-1940),寧夏金雞堡人,馬化龍次孫,南川道堂創始人,中國傳何哲人葉的高僧。
穆宗同治十年(1871)寧夏反清鬥爭失敗後,馬化龍壹家300多人被殺,馬進習和馬金成年紀輕輕就活了下來。
2.肖小平
張家川縣龍山鎮人,張家川縣二中畢業。
世界知名的機器人專家。
目前,他是美國海軍研究生院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的(終身)正教授。
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常務委員會成員,現任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財務總監。
3.毛景文
甘肅張家川人,從小熱愛藝術。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70多種國內期刊上發表了100多萬字的文學、藝術和音樂作品,如詩歌、小說、散文、論文、歌詞和歌曲。
許多具有張家川“花兒”風格的音樂作品在縣、市、省排練演出或在國內獲獎,文學、書法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