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最近在網上很流行的壹首詩。

最近在網上很流行的壹首詩。

現代人18歲,大多面臨著人生的壹個重要關口——高考;18歲的時候,古人就已經開始了漫長的科舉之路。李白作為唐代壹個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卻缺席了科舉考試。

當然,不是他不想參與,而是生活不允許。幸運的是,走仕途不僅僅是科舉之路。後來我們才知道,另壹條路,李白過得很艱難。直到42歲才得到皇帝的垂青,得以拜翰林。

那麽,十八九歲,當大多數文藝青年都在寒窗苦讀,考功名利祿的時候,我們的大天才李白在幹什麽呢?

嗯,這個時候李白也在努力學習。不同的是,他在山裏讀書。

沒有考試的壓力,李白沒有放棄學業。他隱居在大礦山,師從於他的老師。

他的老師趙昆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軍事家。他很有才華,也很有學問。直到皇帝多次召見,他才去,所以隱居起來。可以說名利在他眼裏真的是如雲。

後來李白的壹些思想,比如他的視金錢如糞土,視財富如無物的態度,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他老師的影響,所以他說:“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被雇傭吧!,旋壹千銀子,全回來!”以及“名利若增長,漢水也該向西北流”。

而李白的求道之心早就在這裏種下了。據考證,李白現存最早的壹首詩也寫於這壹時期。這首詩是壹首關於拜見道士的詩:“戴天山拜見道士”。

今天網上很流行的壹句話“林深處見鹿”就是從這首詩裏學來的。可見,網絡語言並非全無教養。

戴天山位於四川綿陽江油,又名大礦山。在此期間,李白隱居在這座山上學習。

在這首詩中,李白用前三行的筆墨,詳細描繪了道士藏身的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風光:順著水往上走,水聲夾雜著隱約的狗叫聲,兩岸的桃花在雨水的映襯下更加絢麗多彩。往樹林深處走,不時能看到自由的野鹿悠閑地走著;中午來到溪邊,聽不到寺廟的鐘聲。我所能看到的,只有蔥郁的野竹劃破藍雲,壹縷飛春掛在青山峰上。

現代流行語“林深處見鹿”由“樹深處見鹿”轉化而來。起初,網民們用“林深處見鹿”這句話,但張樹軍相當不解,他不明白他們在表達什麽。後來他才知道“海湛藍時見鯨,醒時見”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深入森林才能看到小鹿,只有沈入深海才能看到鯨魚,醒來才能看到妳,說明愛很深,用來形容深深的思念和深入骨髓的愛。

當然,壹千年前的李白顯然沒想那麽多。他只是用這句話寫出了道士生活在森林深處,環境自然幽靜,與世隔絕,壹心求道,完全沒有網友們的旖旎思想。

第四部意在抒情,詩人尋訪道士的結果是“意料之外”,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也許是在這座大山裏,“隔著這麽多雲,我怎麽說得清呢?”。為了這個結果,詩人悲傷地靠在松樹上。

是等待,是空虛,還是思考,詩人寫到這裏戛然而止。

作為李白早期的詩歌,清新的風格在他的詩歌中已見端倪,也達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的目的,景物自然清新質樸。其中透露出的向往隱士生活的情結,在隨後的人生軌跡中也可見壹斑。

但在這首詩中,李白後來形成的豪氣幹雲的獨特風格已經看不到了。李白的浮誇、狂妄、激情、豪邁的氣息,此時已經看不到了。可見李白此時的詩歌寫作還是很低調很有節制的。

如果是後來,他就不會只寫“飛泉掛藍峰”,而是會寫“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自我人格的形成,狂妄的天賦和實力不允許他低調。

李白壹生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包括他的遠大誌向與拯救現實及其黑暗的願望之間的矛盾,以及他的誌向與通過求仕而隱居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構成了他詩歌豐富的主題和內容。

然而,無論主題和內容如何變化,李白詩歌語言的清新明亮從未改變。這個特點在他十八九歲寫的這首詩裏就已經看到了。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不是後來的生活經歷,李白會不會是另壹個隱居的陶淵明?大概不會。

兩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李白雖然“采仙草,尋神仙,煉丹藥”,但他壹直有著“濟貧不晚”的理想和抱負。他心中有壹團火,在他的詩中燃燒,烙上鮮明的李白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