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五位貶謫詩人是誰?
韓愈、劉松原、劉禹錫、元稹、白居易
簡介
全書* * * 35萬字,分為三部分五章:
第壹章是貶謫及貶謫文學概述,重點論述貶謫詩人的概念、性質、起源、成因、類型、文學表現、審美效果及心理變化。指出中國貶謫文學始於屈原處,鼎盛於唐宋,而在這兩代,突出表現在元和與元佑。在這兩個時期眾多的貶謫文人中,柳宗元、劉禹錫、蘇軾、黃庭堅是傑出的代表,而白居易則可視為從唐代到齊宋的過渡人物。從屈原到柳、柳,從白到,標誌著中國貶謫文學的三個重要階段,也顯示了貶謫詩人的三個心理過程。如果把屈原賦所表達的精神意向看作是貶謫題材的壹種基本模式,那麽上述三個階段的突出特點就是模式的確立、模式的繼承發展和模式的突破,即從堅持到超越。
第二章重點論述唐文化精神和柳宗元、劉禹錫、韓愈、元稹、白居易的政治悲劇。
壹方面,它展示了元和文化精神的三個層次:
壹是建立在富國難兵必勝信念基礎上的復興精神和進取精神。
二是立足現實、充滿理性色彩的文化重建和文化追求。
第三,郭旭不務正業的心態和情懷,這與他強烈的參政意識和批判精神密切相關。另壹方面具體揭示了五大詩人的貶謫與時代文化精神和專制政治的內在聯系:對理想的執著追求預示著可能的悲劇,而五大詩人在這種文化精神影響下相對開放寬松的政治局面和更加直言不諱、熱切的心靈,又為這種可能的悲劇增添了必然因素。所以,壹方面是參政者追求理想的執著態度,壹方面是隱藏在時代文化精神中隨時可能爆發的危險基因。當兩者相遇,政治的參與者無視啟蒙與專制的界限,壹次次跨越禁區,被貶謫就在所難免。總之,元和五大詩人的政治悲劇,都源於封建專制制度的嚴厲打擊,都源於他們強烈的參政意識和性格上的堅守。
第三章論述了五位流亡詩人生活墮落和心理壓抑的三個階段:
第壹,在嚴格的詔令和驅逐官員的催促下,成千上萬的人戰死沙場,人生大逆轉。
二是到達貶謫處後,由於自然、社會等不同文化環境的侵襲和刺激,貶謫詩人的身體和精神受到了更為嚴重的損害。
第三,隨著流放時間的延長,貶謫詩人的被遺棄感、被禁錮感和生命浪費感日益強烈,直至人格發生變化。最後論述了韓、袁、白、劉離開流放地後三種抑郁癥的成因、異同,以及貶謫對他們後來人格的影響。
第四章對元和五大家的執著意識和超越意識進行了詳細的考察,認為劉、劉的執著意識具有三個特點,即悲劇反思中的理想執著、基於復仇心理的勇敢反擊、自我執著與憤激的寫作。前人指責劉、劉“悔其誌”、“佯不謗”,實非事實;他們對內在和外在性格的推崇,不僅深刻地反映了嚴酷的專制政治對人性的異化,也清楚地表明了貶謫詩人在自衛功能指導下的生存鬥爭中的成熟。從終極意義上來說,他們執著的態度並沒有改變,甚至他們的性格在實際表現中也從來沒有和他們的主觀設計統壹過。本文分析了他們對佛教熱情的三層含義。從本質上說,劉和劉還是儒生,壹個癡迷壹個瘋狂,奠定了他們的基本心智。
在中國歷史上,白居易是壹個特殊的存在:他對險惡政治鬥爭的怯懦認知和對整個人生的深刻反省構成了他超越意識的基礎,飲酒、參禪、學道、遊山玩水是他超越的具體途徑;至於眾所周知的“濟與善並重”原則,則構成了他超越意識的核心內容和自我調節的心理機制。
為了準確把握劉、劉、白意識傾向的特殊性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文章進壹步探討了屈原的執著意識及其在賈誼那裏的變化,揭示了隨著專制政治的加強,士人的離心力越來越強,自保本能越來越膨脹的歷史演變趨勢,從而對中唐貶謫詩人的意識特征給予了新的界定。
第五章著重探討中唐貶謫文學的悲劇精神和藝術特征。
是貶謫導致了五大詩人的人生毀滅,也是貶謫激發了他們通過文學創作來表達自己的坎坷,與憂患作鬥爭。隨著創作主體立足點的改變和心理上的再次位移,即他們的關註點從社會政治轉向個體生命,追求目標從建功立業轉向復仇,思考觸角從倫理道德轉向苦難人生。他的大部分文學作品都以不同於貶謫前的方式轉向了對人的內心世界的探索和描寫。於是,內心積累的悲傷和仇恨取代了外在的激情,對社會生活的反思讓位於對自我、生命、人生、命運的深刻表達。
首先,沈重的悲傷構成了中唐貶謫文學悲劇精神的基礎,對生命體驗和自我生命的感受是這種悲傷的突出表現。在藝術特色上,廣泛運用代表時空的量詞和傷鳥、籠中之鷹的意象,更深刻地表現個人生活創傷和滯留的程度;頻繁的想家和登頂的動作,真實再現了貶謫詩人從追求到失落的悲壯心路歷程。與中唐前期貶謫文學相比,大規模、長時間、群體性的唱和,悲劇意蘊的深化和鮮明的藝術特色,群體基本風格的形成,是中唐貶謫文學在內容和形式上悲情化的顯著特征。其次,中唐貶謫詩人強烈的孤獨感和憤懣感構成了他們文學悲劇精神的硬核,在藝術上表現為四大特征,即由心而外的不可控制的直接抒情方式,鞭撻和揭露政敵和濁世的寓言式反諷方式,將強烈的孤獨感和憤懣感帶入滄桑的悲情之中,審視社會和理解人生的理性認知方式,通過觀察和反思歷史來感受現實和澆堵。再次,以柳宗元的遊記文學為重點,總結和論述了柳的現實苦澀與孤獨,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直接象征性、間接表現性和風格偏執等特征。最後,以劉禹錫為典型代表,探討了中唐貶謫文學豪邁雄渾風格的表現及其成因,並從文學史的角度對其進行了全景式的觀照。結語:中唐貶謫文學諸多藝術特色和風格的形成,都源於貶謫詩人的命運悲劇和戰勝悲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