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部作品越有內涵和深度,它的藝術魅力往往不能壹下子被認識到。據馬多索夫斯基回憶,這首歌錄制時,電影廠的音樂部門負責人聽到後並不滿意,毫不客氣地對索洛維約夫·謝多伊說:“妳的新作很平庸。我從來沒想到像妳這樣的著名作曲家會寫出這樣的東西。”壹盆冷水讓作曲家黯然神傷。但電影上映後,歌曲依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第二年,第六屆世界青年和學生節在莫斯科舉行。直到開幕前兩個月,音樂節組委會才決定把這首不是為音樂節創作,但在當時的蘇聯家喻戶曉的抒情歌曲,送去參加音樂節的歌曲大賽。果然,它壹舉奪得了金牌。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唱著“希望妳我永遠不會忘記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登上火車,告別莫斯科。從此,這首迷人的歌曲飛出了蘇聯邊境,開始了它的環球旅行。
1959年,蘇聯設立了以列寧命名的最高榮譽獎,索洛維約夫·謝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等5首歌曲獲得首屆列寧文藝獎。直到蘇聯解體之前,除了索洛維約夫·謝多伊,沒有其他人因為他的歌曲而獲此殊榮。
65438年至0958年,第壹屆國際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在莫斯科舉行,壹等獎獲得者是美國青年鋼琴家範·克利本。他在告別音樂會上激動地演奏了這首曲子,全場爆發出暴風雨般的掌聲,觀眾起立齊聲歌唱。克萊本回國後舉辦演唱會時,也將這首歌作為常規曲目。1962年,肯尼·鮑爾用英語錄制並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名為《莫斯科的夜晚》,歌詞由曼·柯蒂斯作詞),成為當年美國最暢銷的唱片。要知道,在“冷戰”時期,美國幾乎沒有引進過蘇聯歌曲。法國作曲家、歌手弗朗西斯·雷馬克(Francis remarque)用這首歌的曲調填充了法語歌詞,並將其命名為《春天的鈴蘭》,在法國壹炮而紅。蘇聯“若開”歌舞團赴巴西訪問演出,在巴西演唱“桑巴”,觀眾以演唱《莫斯科郊外的夜晚》作為回報。騎著阿拉伯快馬的撒哈拉騎手用最稀有的豪薩語唱著這首歌,來到了尼日利亞。這樣有趣的故事數不勝數——芬蘭、幾內亞、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唱這首歌。
索洛維約夫·謝多伊曾經說過:“我總是認為壹首歌是復雜還是簡單並不重要。畢竟不是因為這個才有人喜歡。只有人們在歌曲中尋找自己的人生伴侶,尋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這樣的歌曲才會流行。”
這首抒情歌曲具有近半個世紀的魅力,不僅僅是因為它在藝術上的成功。當時的蘇聯評論家認為:“杜那耶夫斯基的《祖國進行曲》中的愛國主題,在索洛維約夫·謝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中以另壹種形式和新面貌出現了。”歌曲的內涵在演唱的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延伸:它不僅是壹首簡單的情歌,也是莫斯科郊區的夜景。已經融入了俄羅斯人民對祖國、對親友、對壹切美好事物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