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性格活潑,愛好音樂舞蹈,民間巫術盛行。祭祀鬼神時,要唱巫歌,從而產生了基於巫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的楚文化。在楚國,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信奉鬼神,喜歡祭祀,把人類的壹切活動都告訴鬼神,祈求他們的保佑。如此強烈的巫術風格,自然充滿了迷信的成分。但同時,大量神奇瑰麗的神話傳說不僅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激發了詩人的想象力。戰國末期,以屈原為首的楚人創造了壹種新的詩體,這就是楚辭。楚辭“寫楚語,寫楚音,記楚地,以楚物聞名”,具有非常濃厚的地方色彩。
“楚辭”的名稱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漢成帝時,文學家劉向在前人編纂的基礎上,收集了屈原、宋玉的作品和後世的摹本,稱之為《楚辭》。楚辭主要由屈原的作品組成。
楚辭是繼《詩經》之後古代詩歌的又壹高峰。楚聲和楚歌的獨特風格為楚辭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的養料。此外,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對楚辭的產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詩經》的思想和表現手法對楚辭也有壹定的影響。
屈原是楚辭最重要、最偉大的創造者。屈原,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與楚王同姓。屈原是壹個很有才華的人。他學識淵博,善於應對,有很大的政治抱負。
在屈原政治生涯的早期,他身居要職,深受楚懷王的信任。他能夠影響國家的政策,充分發揮他拯救世界和幫助人民的偉大才能。然而,屈原的為官之路並非壹帆風順,而是充滿了曲折。當他躊躇滿誌時,他的政敵,如上官大夫,向他挑戰,試圖在楚懷王面前詆毀他。
楚懷王是壹個偏聽偏信的君主。他聽信讒言,開始疏遠不肯委屈自己的屈原,最後丟了官職。此後,屈原兩次被流放。第二次流放後,屈原壹直過著逃亡的囚犯生活,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肯放棄。
公元前278年,秦國軍隊占領了楚國的首都。流亡海外的屈原得知自己亡國的消息後異常憤怒,理想破滅,走投無路,於是投水汨羅江自盡,憤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屈原作品,漢書?《藝文誌》有25篇,東漢王逸《楚辭》中也認定了25篇屈原作品,包括《離騷》、《九歌11》、《田文》、《九章》、《遠遊》、《蔔居》、《漁父》。
以《離騷》為代表的這些作品,奠定了屈原在文學上的崇高地位。《離騷》是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全詩長373句,有2477個字。
在長詩《離騷》中,屈原以其浪漫奇特的思想和悲憤深沈的激情,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塑造了壹個有血有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現出豐富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藝術。
《離騷》在形象塑造、創作方法、表現手法和形式、語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離騷》以現實主義為基礎,以浪漫主義為特征,兩者完美結合。《離騷》的現實主義基調體現在詩人高度個性化的筆法上,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戰國末期楚國的政治黑暗和社會渾濁,坦率地表達了詩人的理想和感情。
《離騷》全詩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基調,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用對比的方法集中誇張地描寫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創造壹系列神的形象來烘托主角;描繪了瑰麗的幻想和飄渺的境界。
《離騷》有著工整細致的藝術結構。長詩既描繪了幻想的境界,又敘述了真實的經歷,既陳述了誌向,又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內容豐富,線索很多,但詩人寫得有條不紊,很緊湊。
《離騷》的藝術成就還體現在詩歌形式和語言的創新上。《離騷》篇幅較長,句式靈活,有六七個字,“Xi”壹詞作為助詞。在語言方面,雙音、疊韻、重言式的運用較之《詩經》有了新的進步,尤其是大量吸收楚語入詩,呈現出新的風貌。
除《離騷》外,《九章》、《九歌》、《田文》也是《楚辭》中的重要詩篇。這些詩歌全面地表達了詩人對楚國的熱愛,對古都的懷念,以及至死不渝的高尚氣節。這些詩歌除了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外,還有自己的特色和很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