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學批評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封為倉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壹。與趙翼、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詩人”。乾隆四年(1739)中進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七年調任,乾隆做官。他曾任江寧、上元知府,政治聲音好,受到巡撫尹繼善的適當賞識。33歲時,父親去世,辭去職務,養母。他在江寧(南京)買下隋廢園,改稱隨園,造屋定居,史稱隨園。此後,他在這裏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歌和散文寫作,編著《詩話》尋找人才,並獲獎、頒獎,為當時詩壇所敬仰。24歲時,袁枚參加了科舉考試。考題是“賦有我聽風中玉墜叮當”。詩中有壹句妙語“人若存疑,隔日如河”。然而,總統們認為“所涉及的語言不是壯語,他們將被安置在孫山”。幸運的是,尹繼善州長當時挺身而出,避免了落榜。
作品有《小倉山屋集》;與園詩(16)及補遺(10);新齊諧24卷,續新齊諧10卷;隨緣菜單1卷;有30多種隨筆、書信,還有陪園的菜單。散文代表作《向姐姐致敬》悲涼真摯,源遠流長。古文評論家將其與唐代韓愈的《十二郎頌》相提並論。
提倡“性靈說”。他主張壹個人寫詩要寫自己的個性,認為“從詩三百首到今天,傳詩的人都是有靈性的,不考慮堆砌”。提倡直抒胸臆,寫出自己的“氣質體驗”。主張“神”與“知”相結合,以氣質、才情、教養為創作基礎,以“真、新、活”為創作追求,從而把先天條件與後天努力結合起來,創造出好的產品,認為“詩是用筆寫出來的,如美人的發、膚、笑,與生俱來;詩賦用典,如美人之衣珠寶,後天。”它主張文學要進化,要有時代特色,反對唐宗、宋。他嘲諷神韻派是“窮傲”,格調派是“木偶表演”,肌理派是“開骨店”,宗宋派是“乞人動”。他還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論,認為“孔子論詩可信,亦“趣怨”;不守信,‘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與散文並重,駢文與散文如同自然界中的奇偶性壹樣,不可偏廢。同源異流,兩峰共存,兩水分流的關系。詩歌清新雋永,自由流淌。山水詩典雅精致。
袁枚的文學思想具有發展的觀點,對封建正統文學觀和形式主義產生了沖擊。此外,他強調駢文作為美國文學的存在價值,有壹定的積極意義。但他的詩多是寫身邊的瑣事,充滿了浪漫的歌謠,缺乏社會內容,有些往往華而不實,甚至流於表面。
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袁枚全集》。
做出贊賞的評論
在野生森林的陰道上,壹個小牧童慢慢騎在牛背上。我不知道這有什麽好高興的。他壹路唱著,清脆響亮,整棵樹都被他震撼了。
突然,歌聲停止了,小牧童的背挺直了,嘴閉著,眼睛盯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壹只蟬也在沾沾自喜地歌唱。正是它吸引了小牧童。他真的想抓住蟬!
這壹幕都被詩人看到,寫進了詩裏。詩人先寫了小牧童的動態,高坐牛背高聲歌唱的風格是那樣的散漫放肆;寫完了小牧童的靜止狀態,他是多麽專註的屏住呼吸看著蟬啊!這種由動到靜的轉變既突然又自然,生動地刻畫了小牧童天真、忙碌的形象。至於下壹步怎麽走,小牧童怎麽抓蟬,抓不抓,詩人還沒寫,留給讀者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