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構造體系類型的分類

構造體系類型的分類

本區構造體系種類繁多,經研究已發育5種類型的大型構造體系,即帶狀構造體系、華夏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和齊魯賀蘭“山”型構造體系圖2-1。盆地中部發育兩組棋盤狀構造,屬於中小型構造,但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此外,還有小規模的扭轉構造和弧形斷裂。

2.1.1帶狀構造體系

該體系主要發育在鄂爾多斯盆地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部為陰山帶狀構造體系,中部為區域性東西向構造帶,南部為秦嶺帶狀構造體系。

2.1.1.1陰山帶狀構造體系

鄂爾多斯盆地北緣和北緣發育天山-陰山帶狀構造體系陰山段南部構造成分,構造發展史復雜。經過加裏東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的多次構造活動,構造活動控制了大範圍內巖漿活動、動力變質帶和沈積相帶的分布和構造演化。盆地主體分布在沂蒙隆起及其南鄰區,黃河斷裂帶是盆地與陰山帶的分界線。該系統的總體特征如下:

(1)基底斷裂帶

基底斷裂帶由北向南,如圖2-2所示。

1)五原北-呼和浩特斷裂帶:該斷裂帶是核桃地區與天山-陰山造山帶的接觸帶,形成於元古代,古生代活動明顯,中新生代活動強烈,斷層傾角為N,傾角30 ~ 80°,是陰山帶南緣的深大斷裂帶。

2)何琳-托克托斷裂帶:該斷裂帶是鄂爾多斯盆地北緣的壹條帶狀斷裂帶,在重力和航磁異常圖上有明顯的反映,是異常區的邊界帶。

3)杭錦旗南-東勝南斷裂:該斷裂西起磴口西南,東經杭錦旗南、東勝南,至大同西南。它是壹條東西向向南微凸的弧形斷層,壹般呈東西向分布。該斷裂位於沂蒙隆起區,是控制巖性的斷裂之壹。斷裂以北為中下太古代集寧群,以南為上太古代烏拉山群(湯溪,1993)。

4)正壹關—偏關斷裂:該斷裂西起內蒙古宗別裏,東經正壹關、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向NEE方向延伸至偏關。壹般近東西向,在盆地內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西端(桌山以西)出露於地面,稱為正義關斷裂,是壹條剖面向北傾斜的壓扭性斷裂。在某些部分,

(2)基底航磁異常

基底航磁顯示三條東西向的正異常帶和兩條負異常帶(圖2-3),即:三條正異常帶:呼和浩特、托克托、那托克西-偏關;有兩個負異常:包頭和東勝。

(3)基底重力異常

基底重力異常圖(圖2-4):正異常區:呼和浩特和托克托;負異常在包頭和杭錦旗。

圖2-1鄂爾多斯盆地及其周邊構造體系特征圖

圖2-2鄂爾多斯盆地及周邊基底斷裂分布特征

(4)古生代帶狀系統

古生代地帶性體系以陰山古陸、杭錦旗隆起和呼和浩特坳陷為特征。帶狀體系控制寒武-奧陶系的沈積,使其呈東西向分布(圖2-5)。

(5)晚古生代帶狀系統

晚古生代的分帶體系對石炭-二疊紀壹直起著明顯的控制作用。

(6)中、新生代活動

中、新生代活動較弱,但陰山造山帶的快速隆升迫使河套在新生代下沈,形成了非常明顯的斷陷控制,發育了較厚的新生代地層。

2.1.1.2區東西向構造帶

中寧-離石斷裂帶;

斷裂帶沿38 N線東西向分布。張福利等人(1994)稱之為定邊-吳堡東西向構造帶,王雙明等人(1996)稱之為38 N東西向構造帶。實際上,該斷層反映了壹個隱伏的基底斷裂帶。斷裂帶集中在北緯37°至38° 20′之間,呈東西向延伸,西起中衛西部,經中寧、靖邊、綏德,至離石,仍向東延伸,南北寬約100km,盆地內長約300km。

在區域磁場中,斷裂帶表現為東西向的磁異常帶。根據磁異常特征和基底巖性分析,該構造帶由壹系列大型基底斷裂造成,可能形成於太古代(王雙明等,1996)。而盆地內部的地震剖面沒有明顯的斷層,說明後期沒有強烈的活動。根據其對南北兩側沈積蓋層的明顯控制,推測其形成時間可追溯至古生代,並以特定方式反映了古生代以來的活動。

圖2-3鄂爾多斯盆地航磁異常圖

(根據長慶油田1983)

2.1.1.3秦嶺帶狀構造體系

正如李四光教授所指出的,秦嶺的帶狀構造體系是經過長期的反復構造運動而形成的極其強烈而復雜的擠壓構造帶。無論是地層走向、變質帶和巖漿巖分布,還是斷裂帶、擠壓帶和山間小盆地走向,都明顯呈東西向。

秦嶺帶狀構造帶位於秦嶺地區,壹般描述的北界止於北緯34° 30′左右,即華山前緣。但筆者發現該線以北的壹些構造特征應與帶狀構造體系有關。渭北龜山、老龍山、爵山壹帶存在壹些東西向逆沖斷層,它們形成於晚古生代之前,即在齊魯島弧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在長武壹帶,已普遍進入“山”型構造的屏蔽區,零星分布著壹些東西向的褶皺和斷層。根據鄰省資料,三門峽附近有壹些擠壓斷層。山西晉城、陽城以南(北緯35° 35′以南)有壹系列東西向逆沖斷層,並見到壹些與之平行的褶皺,認為屬於秦嶺帶狀構造帶的北支。在東面的河南省仍可見到,但被西面的新華夏系和齊魯的“山”字形所攔截,僅零星出現在部分地區,如垣曲、平陸、中條山等地。同時,侯馬、河津地區的磁場強度平面剖面顯示出壹條東西向的異常帶。呂梁山南部太古宙發育東西向擠壓帶。韓城西部也有東西向構造,與拐山、長武西部地區東西向構造相呼應,在同壹緯度地區呈帶狀出現,表明兩者之間存在必然聯系。只是緯向構造帶越往北越弱,受到後期形成的構造體系的隱蔽、擾動和改造,變得不清晰。然而,毫無疑問,這些構造特征是作為秦嶺帶狀構造帶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們貫穿魏奮盆地,成為控制盆地的基本構造體系。在盆地南部,早古生代呈東西向分布。

圖2-4鄂爾多斯盆地布格重力異常圖

(根據長慶油田1983)

秦嶺的帶狀構造體系在基底斷裂、航磁、重力異常和沈積特征上表現得十分明顯。

(1)基底斷裂帶

基底斷裂帶自北向南依次為慶陽-富縣斷裂、隴縣-潼關斷裂和寶雞-洛南斷裂。這些斷層都反映在重磁圖上。斷裂形成於古生代,中生代活動強烈,為南向逆斷層,新生代反轉為正斷層。

寶雞-潼關斷裂沿渭河地塹北緣分布,地表多次出露,傾向es,沿斷裂有明顯的重力線密集帶(圖2-4),但延伸30 km後消失。還顯示了地貌、衛星照片和磁力,溫泉沿著斷層分布。斷裂可能形成於古生代,可能對其北側的古生代有壹定的控制作用。中生代活動強烈,形成傾向東西的逆斷層,新生代才反轉為東北右旋、西南左旋的正斷層。此外,還有寶雞北-潼關斷裂和寶雞-洛南斷裂。

圖2-5鄂爾多斯盆地及早古生代構造示意圖

(根據郭等1994修改)

(2)基底航磁異常

基底航磁異常帶為西南-潼關正異常帶。

(3)重力異常

重力異常帶包括潼關正異常帶和賓縣負異常帶。

(4)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寒武-奧陶系為東西向沈降帶充填了厚厚的沈積物。

(5)晚古生代

由於受帶狀構造體系的控制,晚古生代表現為東西向沈降區,沈積了較厚的石炭-二疊紀地層。

(6)新生代

由於新生代秦嶺造山帶的快速隆升,形成了山前斷陷(渭河斷陷),沈積了厚層新生代地層。

2.1.2華夏構造體系

華夏構造體系是中國東部的壹個“多形”構造體系,主要形成和發展於古生代至中三疊世。它對古生代(尤其是晚古生代)的沈積建造和巖相分布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

該區太古宙基底華夏構造體系明顯,為壹套北東向延伸的斷層、隆起和坳陷,坳陷壹直發育到二疊紀。

2.1.2.1基底斷裂帶

基底斷裂帶由北向南,如圖2-2所示。

1)定邊-榆林斷裂帶和吳起-大同斷裂帶。

2)慶陽-朔縣斷裂帶:該斷裂帶呈ne向延伸,與富縣-離石斷裂帶平行,分別為元古代和新太古代的斷裂。反射地震資料中沈積蓋層沒有斷層,推測該斷裂帶可能主要活動於新太古代-元古代。

3)富縣-離石斷裂:該斷裂也呈NE向延伸,北起山西省祁縣,經離石、富縣,南至永壽。該斷層在航磁圖上有明顯的反映,是正負磁場的分界線,在重力異常圖上也有反映(圖2-3,圖2-4)。

推斷斷裂南北兩側基底分別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因此也是控制基底巖性的斷裂之壹,屬於超殼層斷裂。該斷裂形成於元古代,元古代以後活動微弱。它可能是元古宙晉陜海槽的南界。

2.1.2.2基底航磁異常

基底航磁異常帶為兩個正異常帶:隴縣-延安和韓城,兩個負異常帶:吳起-榆林和黃陵-離石(圖2-3)。

2.1.2.3基底重力異常

基底重力異常帶為華池-興縣、黃陵-離石和韓城-臨汾,兩個正異常帶夾壹個負異常帶(圖2-4)。

2.1.2.4中元古代

中新元古代構造圖表現出北東向隆起和凹陷的特征,表明了古老的北東向構造的開始。

2.1.2.5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表明華夏構造體系包括呂梁隆起、延安凹陷和慶陽隆起。此外,寒武紀出現了北東向的綏德-宜川坳陷帶和烏審旗-華池斷隆帶。該體系在晚古生代仍有活動,在壹定程度上控制了沈積作用(圖2-5,圖2-6)。

2.1.2.6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沈積相也表現出北東向隆起和凹陷分布的特征。

2.1.3新華夏系構造體系

新華夏系構造體系北起狼山以北,南經天水、岷山,穿過龍門山西段,穿過五重山,斜穿川滇經向構造帶,到達冕寧西側的金平山區。北北東向的地貌、衛星照片和構造特征清楚地表明了這條構造帶的存在。構造帶以斷層為主,其次為褶皺,並伴有壹些小型斷陷盆地和構造動力變質帶。從區域資料來看,這條構造帶北起俄羅斯奧列尼克隆起帶,經過外貝加爾褶皺帶和蒙古國溫都爾汗地區,順著賀蘭山隆起延伸到中國境內。南過金平山後,可能間歇性延伸至鹽源-麗江地區,被青藏反S形構造阻擋,無明顯痕跡。雖然現有資料表明其規模較小,連續性較差,但它確實是新華夏系西部最重要的邊界,也是我國東西部構造變形分析的重要邊界。深部顯示地殼厚度突變帶。

根據1979地質礦產部地球物理研究所編制的全國布格重力異常圖,以磴口-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金平山-玉龍雪山為界,我國可劃分為兩個特征明顯不同的重力場(區)。該重力梯度帶為北北東向,寬約50 ~ 100 km。這個巨大的重力梯度帶與賀蘭山-烏中山-金平山構造基本壹致,既是分隔中國東西重力場的邊界帶,也是晚古生代以來中國大陸地殼東西構造場的邊界帶。地貌、地質、地球物理異常基本壹致,但表層結構反映了不同區域早期構造標誌和形態對該構造帶的幹擾和影響。該構造帶在中國自北向南可分為賀蘭山-武都斷隆帶和吳中山-金平斷隆帶。

圖2-6鄂爾多斯盆地寒武紀古構造圖

(趙中原修改,1996)

1)賀蘭山-武都斷隆帶:該斷裂帶北起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中蒙邊境,經吉蘭臺、賀蘭山,經會寧、武山、天水、禮縣,到達舟曲、武都。北沿溫都爾汗帶,南與烏中山段相對應,總面積約為NE25,由壹些次級隆起和斷陷組成。烏拉特後旗-狼山斷隆帶發育在銀山帶狀帶中,由燕山晚期花崗巖體和兩條北北東向壓扭斷裂帶組成,它們貫穿帶狀帶和阿拉善弧形東翼構造帶。南面為NE30的賀蘭山斷隆帶,賀蘭山東西兩側為山前隱伏斷層,斜接復合於賀蘭山經向構造帶。地球物理資料表明,兩側隱伏斷層為陡傾的斜面或重力密度梯度帶,斷距500 ~ 3000米,剖面陡峻,使賀蘭山成為壹個北東向的地壘狀隆起,有古生代和中生代組成的北東20 ~ 30°的次級褶皺,有小的逆沖斷層群和反扭。賀蘭山兩側有吉蘭泰斷陷盆地和銀川斷陷盆地,缺少中生代沈積,而新生代沈積達到3000 m左右,斷陷盆地是前古近紀的產物,至今仍有強烈活動。該帶地震活動強烈,稱為銀川-吳忠地震活動帶。狼山斷裂帶形成於早白堊世-古近紀,切割燕山晚期巖體。北北東向的古近紀玄武巖和北北東向排列的隕石坑出露在斷裂帶東側從巴音杭蓋戈壁到現今地圖的地帶,應該是該構造帶定型時期活動的表現。

賀蘭山-武都斷隆帶向南延伸至甘肅天水、武都地區,形成壹組Ne 20~25°的斷隆斷陷帶,自西向東包括通渭-舟曲斷隆帶、隆德-天水-禮縣斷陷帶和清水-成縣隆起帶。這些隆起帶被北北東向斷裂帶分隔,內部低階北東和北北東向斷層發育,表明它們為壓扭逆時針扭動(圖2-7)。

圖2-7甘肅東部新華夏斷裂帶分布圖

(據甘肅地礦局1989)

1-骨折;2-隱伏斷層;三重

2)鄂爾多斯盆地的新華夏系構造體系十分明顯。自晚三疊世以來,該區壹直受新華夏系構造體系的控制。延長組沈積體呈北北東向,地層缺失線也呈北北東向。

侏羅紀地層仍為北北東向,充分顯示了新華夏系構造體系的控制作用。如中侏羅統直羅組和安定組剩余厚度分布方向為北北東向,兩組缺失線也為北北東向(圖2-8和圖2-9)。

白堊紀新華夏系構造體系仍控制其沈積。早白堊世,呂梁造山帶的隆升和賀蘭山造山帶前緣的沈降造成了下白堊統東薄西厚的不對稱格局,但分布方向仍為北北東向。晚白堊世剝蝕厚度進壹步表明盆地東部隆升強烈,西部隆升遠小於東部。東部最大剝蝕厚度為1600m,盆地中部向1000m變化,西部剝蝕厚度為200 ~ 300 m,剝蝕厚度走向為NNE(圖2-10,圖2-11)。

圖2-8鄂爾多斯盆地中生代沈積物等厚圖(單位:米)

(據譚忠福1989)

圖2-9鄂爾多斯盆地中侏羅統安定組剩余厚度等值線圖

圖2-10鄂爾多斯盆地下白堊統殘留地層等厚圖(單位:m)

(據譚忠福1989)

2.1.4子午線構造體系

盆地西緣2.1.4.1經向斷裂。

盆地西緣的經向斷裂分為南、中、北三段(圖2-2)。

1)南段:青銅峽-固原斷裂:該斷裂呈倒“S”形分布於盆地西南緣,自青銅峽經羅山東路、檀山、固原、華亭馬峽口、隴縣固關延伸至寶雞,全長約480 km。這條斷層從青銅峽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盆地外圍。在重力異常圖上,沿斷層有壹個重力高梯度帶(圖2-4),這在磁異常圖上也有清晰的顯示(圖2-3),它的存在也被少數穿過斷層的地震所證實。該斷裂所處位置也是中國地殼厚度的突變帶,東部屬於中國大陸地殼中部的中厚殼區,西部屬於中國西部的厚殼區,該斷裂作為新生代中國東部拉應力場和中國西部壓應力場的分界線(孫國藩等,1983)。它屬於巖石圈斷裂或基底深大斷裂,是華北克拉通與齊秦褶皺帶的邊界斷裂。元古代開始發育,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活動,至中新生代仍有活動(唐錫元等,1993)。晚古生代中期(晚石炭世)以前為華北地臺與秦嶺海槽的分界,斷裂兩側地層發育,各時代地層巖性、厚度、分布、名稱及接觸關系差異較大。晚石炭世以後,斷裂活動趨於平靜,差異不明顯。

圖2-11鄂爾多斯盆地前晚白堊世以來總剝蝕厚度等值線圖

2)中段:銀川地塹的東邊界斷層和基底斷層。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銅峽東南。它是壹條西傾的正斷層,南北斷距小,南斷距670 ~ 2000 m,北斷距300 ~ 800 m。

3)北段:磴口-石嘴山斷裂,基底斷裂,北起磴口南,經千裏山、桌山東麓,南至鐵克蘇廟地區,被千裏山斷裂和正義關斷裂錯斷成三段。

2.1.4.2盆地東緣斷裂

離石斷裂是壹條地殼斷裂,北起托克托東,經偏關、離石,向南延伸至魏奮地塹北邊界斷裂,長約500 km。斷裂帶的磁異常特征在偏關以南可以分辨,在興寧-臨縣以南表現最為明顯。該斷層在興縣南部斷續出露,在離石北部呈雁行狀排列的壹系列逆沖斷層,剖面向西傾斜(山西省地礦局,1989)。這條斷層是鄂爾多斯盆地和山西地塊的分界線。它不僅規模大,而且活動時間長。最晚自滹沱期(呂梁期)開始活動,斷裂兩側有超基性巖-堿性多期巖漿巖。

2.1.5齊魯賀蘭“山”構造體系

齊魯賀蘭“山”構造體系位於中國中北部,橫跨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和北京,夾在天山-陰山帶狀構造體系和昆侖-秦嶺帶狀構造體系之間。其地理位置在東經92° 00′~ 120° 00′和北緯34° 00′~ 41° 00′之間,東西長2000km,南北寬900km,屬巨型“山”型構造體系(圖2-12a,圖2)弧頂與天水-寶雞地區秦嶺構造帶重新連接復合, 前弧西翼主體分布在祁連山,前弧東翼穿過山西隆起帶,與NE向、NNE向構造連接復合,脊柱與賀蘭山南北帶再連接復合,呈子午向構造體系,東西兩側為伊山盾和阿寧盾。

圖2-12齊魯賀蘭“山”構造帶及關系圖

(周繼元修改,1989)

齊魯賀蘭“山”型構造與地震震中分布關系圖:

B ——幾次8級以上大地震的等烈度線與齊魯賀蘭“山”構造帶的關系圖。

2.1.5.1分布範圍及構成

“山”字形前弧分布在祁連山、龍首山、疏勒南山、拉脊山、呂梁山、五臺山、恒山等地,是壹條橫貫東西、向南突出的弧形構造帶,簡稱齊魯弧。前弧頂部位於寶雞附近。在寶雞以西,構造線由東西向逐漸變為北西向,最明顯的構造特征是華家嶺-寶雞背斜、天水-武山斷裂帶和禮縣-銅仁斷裂帶。在寶雞以東,構造線由東西向逐漸向北東變化,最顯著的構造是魏奮地塹,其次是銅川復背斜和中條山復背斜。弧頂與昆侖-秦嶺帶狀構造體系重新連接。

前弧西翼從酒泉、民樂、蘭州壹直延伸到定西,大致相當於鶴立山、龍首山、瑪雅雪山、哈拉姑山、拉脊山、祁連山的範圍。北西向褶皺帶、斷裂帶和夾在它們之間的槽地呈倒“多”字形排列。蘭州以東主要由花家嶺-寶雞背斜、天水-武山斷裂帶和由弧前頂部延伸的禮縣-銅仁斷裂帶西段組成。在蘭州和臨澤之間,背斜和槽平行交替排列,並伴有相同的逆沖。從北到南分別是鶴立山-龍首山褶皺帶、張掖-民樂海槽、馬雅雪山背斜、門源海槽、大同山-青石嶺背斜、西寧-民和海槽、日月山-拉吉山背斜、循化海槽。臨澤-酒泉主要由壹個大型背斜和壹個與老西部地區構造帶相連的斷裂帶組成。從北到南依次為:南山復背斜、祁連山主峰-走廊、黑河上遊槽、托來牧場槽、托來山復背斜、大通河上遊槽、疏勒河上遊槽、疏勒山復背斜。

前弧東翼從韓城、離石、寧武壹直延伸到大同,大致相當於呂梁山、五臺山、恒山的範圍。出現壹個從ne向呈“多”字形排列的大型背斜(或脊)和大型向斜(或槽),並伴有相同的逆沖。從北到南依次為:陽原背斜、陽原南山斷裂、桑幹河槽、桑幹河南南背斜、渾源槽、廣靈-盂縣斷裂、橫山背斜、百花山向斜、樊氏槽、五臺山-呂梁山背斜、太原槽。

齊魯賀蘭的“山”脊分布於弧前北側的銀川磴口、中寧至平涼壹帶。它是壹條狹窄的構造帶,中部向SN-方向略向西突出,統稱為賀蘭山褶皺帶。它與賀蘭山經向構造系統重新連接,並可能向北延伸至天山-陰山帶狀構造系統的南側。脊柱由SN-走向的褶皺和逆沖斷層組成,自西向東依次為德萊吉-青龍山-平涼背斜及其東側的大斷層和鹽池-環縣向斜。

它的盾從脊柱的東西兩側分開。阿寧(阿拉善-會寧)盾地在西部,中生代略有隆升,局部地區僅中生代沈積,直到新生代才是相對下降的地區。東側是著名的伊陜地盾,是壹個從三疊紀或侏羅紀到古近紀-新近紀長期相對下降的盆地。其中巖層產狀平緩,僅在邊緣帶出現寬緩的褶皺或穹丘。

齊魯賀蘭“山”形反射弧分布在西翼的酒泉、玉門、肅北、安南壩,是向北凸出的弧形構造帶。弧頂位於橋灣北部,由北東東向至NWW呈弧形延伸的褶皺和沖斷層組成。從北到南:柳園斷裂帶和玉峰山-柳園-後洪泉向斜,橋灣-敦煌斷裂帶和安溪-敦煌隆起帶,玉門鎮-嘉峪關北槽,肅北-嘉峪關斷裂帶和昌馬-玉門槽。反射弧的北部延伸至天山-陰山帶狀構造帶,其東、西兩翼向南與帶狀構造系統斜接,中部與天山-陰山帶狀構造系統重接。西翼反射弧棘分布於鹽池灣、月牙湖及其以南部分地區。它主要由近南北向的逆沖斷層和褶皺組成。在疏勒南山斷裂帶南部向北消失不是很清楚,烏蘭達阪山北部可能有痕跡。

東翼反射弧分布在大同、宣化、承德至秦皇島等地,是向北凸出的弧形構造帶。弧頂在承德附近,由褶皺、槽和沖斷層組成,從NEE到NWW呈弧形延伸。外弧為涿鹿-懷來海槽、狼山-舊縣斷裂和大孤城-永寧斷裂、延慶海槽、灤平背斜和霧迷山斷裂、龍華背斜和承德向斜、青龍-秦皇島背斜和遷安-昌黎背斜。內弧包括灤縣褶皺帶、小湯山-下蒼山褶皺帶和北京西山褶皺帶。反射弧的北部延伸至天山-陰山帶狀構造體系的南側,其東、西兩翼與帶狀構造體系斜接,中部與帶狀構造體系重接。根據地球物理資料,在渤海和旅順大學仍然可以找到反射弧的組成。

2.1.5.2成人年齡

根據現有資料,齊魯賀蘭“山”字形弧形構造帶在石炭紀開始萌芽,晚三疊世開始出現脊柱。晚三疊世末的印支運動期間,“山”字形基本輪廓大體形成,弧前和脊部繼續隆升,宜山地盾繼續下沈,阿寧地盾略有上升,弧前西翼出現壹系列反多字形海槽,為侏羅紀沈積提供了場所。在晚侏羅世末至早白堊世末的燕山早期和中期,弧形構造帶和脊相繼成熟,最終定型了整個齊魯賀蘭“山”構造體系。晚白堊世,“山”型構造體系整體擡升。古近紀-新近紀,弧前西翼、阿寧地盾和沂山地盾的海槽再次沈積。近期,“山”字形構造體系仍有較強的活動性,是中國中北部最重要的活動構造體系之壹。

齊魯賀蘭“山”形與其他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往往是沈積礦物和內生金屬礦物的富集帶。賀蘭脊柱前為古生代沈降區,有利於生油,後為擠壓褶皺帶,有利於油氣聚集。東盾-鄂爾多斯盆地中南部構造環境穩定,有利於油氣生成,地層平緩,有兩組扭性裂縫,也有利於油氣運聚,更有利於油氣保存。齊魯賀蘭的“山”形也是中國中北部重要的發震構造之壹。自然地震相當頻繁和強烈。7 ~ 8級地震沿弧前和反射弧呈帶狀分布,為強震活動帶(圖2-12a,b)。

除上述五類構造體系外,盆地中部(相當於北緯38°帶)廣泛發育兩組棋盤狀斷層:壹組由東西向斷層和SN-向斷層組成,另壹組由北西向斷層和北東向斷層組成,從斷層的直向分析其性質似扭轉,其油氣控制作用令人關註。此外,在弧前和盾地之間的盆地西南部可能存在壹個扭轉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