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漁夫柳宗元
漁父倚西山夜憩,晨學湘水清,炊為柴。太陽出雲雲消,青山綠水傳來櫓聲。
欣賞:漁父夜歇西山,晨引湘水,以竹為柴炊。太陽出來了,雲消失了,綠色的景觀裏傳來了搖櫓的聲音。
2、唐代“桃源星”王維
在清朗的月光下,他們平靜地居住在松樹下,直到日出時,低沈的天空充滿了雞鳴和犬吠。...聽到壹個陌生人的消息,人們聚集在壹起,每個人都邀請他回家,並問他出生在哪裏。
賞析:明月高照,松下室寂靜無聲;太陽升起的時候,村子裏雞犬鳴。村民們驚訝地迎接著外國人,爭先恐後地邀請他們,詢問世界新聞。
3、《望木瓜山》唐代李白
早上起來看日出,晚上看鳥窩。身在異國早已酸溜溜的,更何況還面臨木瓜山。
欣賞:早上起來看日出,晚上看歸巢的鳥。身在異鄉已經很酸了,更別說面對木瓜山了。
4、唐代李商隱的“二贈”
東南風日出照高樓,生離死別的人唱《石洲》。就算梅喜歡春山,春山喜歡梅,也不知有多少悲哀?
欣賞:日出照東南高樓,樓上愁走人唱《石舟》。就算眉如春山,春山如眉,我也不知道要承受多少悲傷。
5.唐代韓愈《送張十二亭舊使先駐潼關》
景山已去華山,潼關日出四門開。刺史遠遠迎候,相公斷蔡州回。
賞析:此詩寫於作者在淮西勝利後隨軍凱旋的途中。當時,唐軍到達潼關,正要前往華州。作者把這首詩寫成行軍司馬,快馬呈給化州刺史張嘉,壹是表達勝利的豪情,二是通知對方準備大軍。所以詩的題目是“先發”。
6、《鄧飛來鳳》宋代王安石
飛來峰頂有壹座巍峨的塔,聽說烏鴉飛來,朝陽升起。正如壹首中國詩中所寫的那樣,我們不怕烏雲遮住我們的視線,因為我們已經在山頂上了。
賞析:寫峰上古塔的高度,寫妳立足的高度。詩的第二句巧妙地寫出了塔上所見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的朝氣、改革的雄心和對未來的信心,成為全詩的情感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