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娜·福克斯的故事,玫瑰的傳說
中世紀的法國文學基本上是韻文,是壹種便於詩人背誦的口頭文學。按類型分,有宗教文學、英雄史詩(武俠歌)、宮廷文學、騎士文學、士林文學、市民文學等。根據體裁,有詩歌,戲劇,編年史和韻文故事。法蘭西民族熱情浪漫的天性,再加上法國最發達的騎士制度和地處南歐地中海沿岸的地理條件等社會原因,成就了法國中世紀文學幾乎各個方面的成就,如英雄史詩《羅蘭之歌》,騎士故事中亞瑟王與特裏斯坦和齊塞爾的故事詩,市民文學中的萊娜·福克斯的故事和玫瑰傳說等等。市民抒情詩的代表人物是呂特波夫和弗朗索瓦·維庸·弗朗索瓦·維庸。作為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紐帶,法國詩歌最早有兩個流派:修辭派和裏昂派。
進化過程
[編輯此段落]
最早的形式
5世紀末,在今天的法國土地上出現了壹個法蘭克王朝。但以法國命名的獨立王國始於9世紀中葉。“法蘭西王國”是指法蘭克人的王國。法蘭西王國的建立標誌著法國民族團結的形成,也標誌著民族語言即羅曼語的形成。羅曼語作為現代法語的前身,是拉丁語和地方方言混合而成的民間語言,被稱為“粗俗拉丁語”。最早的法國文學作品是用羅曼史寫成的。
在法國文學史上,通常認為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和約》是法國文學起源的第壹個標誌。這份文件只是當時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和日耳曼國王路易之間攻守同盟的條款,其內容與文學無關。因為誓詞全文要由在場的法國士兵齊聲宣讀,當時的官方語言拉丁語沒有用,只能用民間語言羅曼斯來寫。所以這份文件不僅成為法語史上的第壹份珍貴資料,也被視為法國文學史上的第壹個裏程碑。
10世紀和110世紀,法國文學史上除了幾篇關於聖人的隨筆外,並沒有什麽重要的記載。這些聖人傳記都是用韻文寫的。比如11世紀的《聖亞歷克西遊記》就有265行。當時民間口頭流傳的作品有各種各樣,但記載的只有宗教題材的口頭文學。這是因為當時只有教會掌握了文化,只有神職人員才有條件記錄民間流傳的口頭文獻,經過他們的選擇和打磨。
中世紀文學是法國文學史上的第壹章。所謂法國通史中的中世紀,是指842年到1515年,也就是從斯特拉斯堡和約到法王弗朗索瓦壹世即位這幾年,文學史上的中世紀大致就是這樣劃分的。
最早的法國文件《斯特拉斯堡盟約》
中世紀持續了五六百年。在這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法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9世紀到11世紀,封建制度產生並成熟。12世紀是封建制度的鼎盛時期。13世紀以來,壹個新的社會階層——市民階層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它是資產階級的前身,它與封建勢力的關系是對立的、相互利用的,因為當時代表封建等級制度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勢力,在市民階級的配合下,逐漸改變了封建割據的局面。
中世紀法國社會存在著封建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矛盾和沖突。封建勢力方面,有兩個因素:封建貴族和基督教會。在反封建方面,也有兩個因素:農民和市民階級。在文學上,這種復雜的階級關系反映在各種風格和體裁的作品的蓬勃發展上。在封建階級崛起的過程中,人民曾經歌頌封建領主的武藝,宣揚對祖國的愛國主義。流行於11世紀的《羅蘭之歌》主題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
《羅蘭之歌》歌頌了查理曼大帝的武藝和他的騎士們的忠誠。戰死沙場的羅蘭就是這類騎士的典型形象。《羅蘭之歌》是壹部史詩,具有古代史詩的基本要素,即謳歌勇士的功勛和真摯的愛情。羅蘭的未婚妻壹聽說羅蘭在戰鬥中陣亡,立刻暈倒在地。這是愛的表達。
武功歌是公元11世紀流行於法國的壹種口頭文學。《羅蘭之歌》是當時流行的武俠歌曲的代表作。12世紀,宮廷小說繼武俠歌之後開始在法國流行。這類小說是壹種押韻的詩歌作品,便於口頭傳遞和記憶。宮廷小說是法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小說。
宮廷小說的主要內容是騎士們對貴婦人的愛慕和崇拜,他們赴湯蹈火以博取她們的歡心。宮廷小說反映了13世紀法國封建貴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變化。貴族階層從崇尚武藝、熱愛戰鬥狩獵轉變為沈迷於奢華生活,開始欣賞文學藝術,重視禮貌,語言力求高雅。宮廷小說代表作《崔斯特瑞姆與齊瑟》的主題是愛情至上,即“愛情強於生死”。
公元13世紀,壹種警世小說,也稱比喻小說,流行壹時。善、惡、美、醜這些抽象的概念在小說中都是以人的面孔出現的,即人的形象、言語、動作都表現出壹種抽象的概念。最著名的具象小說《玫瑰傳說》是用詩體寫成的,上下共有壹萬多行。上半部分寫的大概是1230,下半部分是40年後另壹個作家繼續寫的。這種勸誡小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道德觀。
中世紀最具活力和原創性的法國文學是代表新興市民階層的市民文學。自12世紀以來,市民文學日益發展,14和15世紀是市民文學的繁榮時期。市民文學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生動。寓言、故事、短寓言、滑稽劇(或滑稽劇翻譯)、抒情詩中有優秀作品。比如莉娜·福克斯的故事,農夫的醫生,被分割的毯子,巴德蘭等。都是至今仍吸引讀者的市民文學代表作。中世紀的市民文學對後來的文學影響很大。16世紀人文主義作家拉伯雷的小說《巨人傳》和17世紀喜劇演員莫裏哀的壹些劇本(比如《為成為醫生而挨打》)在內容和表達上都受到了中世紀市民文學的影響。
13世紀平民詩人呂特貝夫和15世紀流浪詩人魏勇的作品,被認為是最早的優秀個人抒情詩。
基本特征
[編輯此段落]
法國和它的地理、政治壹樣,在中部從東到西劃壹條線,就可以根據語言、文學把它分成兩部分:地理上,南部略小於北部;語言文學也是如此。北方文學占據主導地位,而南方文學日益衰落。時至今日,只有南方布羅文斯的壹些詩人還能看到文學的韻味,他們的詩歌體現了壹種愛國奉獻精神。現代最著名的詩人是費德勒先生。布羅溫的文學在中世紀達到了頂峰。在12至14世紀期間,布羅溫文學融合了西方西班牙文學和東方意大利文學的元素,從而在燦爛而悠久的歷史中誕生了歐洲最美麗而迷人的文明。
當時的詩人都是“吟遊詩人”,這個詞有“發現”和“發明”的意思。法語中的Trouver(見)和英語中的treasure-trove都與這個詞有關。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行吟詩人不是那些穿著華麗的衣服,在歌劇裏彈著吉他的民謠歌手。他們是紳士、騎士、貴族,甚至是壹國之君。他們創作韻文和詩歌,把音樂視為壹種高尚的技能。吟遊詩人的等級是排他性的,只有證明自己在詩歌方面有很高的智力,能夠做出優秀歌曲的人,才會被承認為吟遊詩人。但從另壹方面來說,這是非常民主的,因為壹個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也能獲得這份令人垂涎的榮譽。那些不是吟遊詩人的貴族會為這種押韻和歌唱的藝術買單,在自己的莊園裏養壹些真正的詩人,或者熱情地對待那些從其他貴族莊園裏來的吟遊詩人。
吟遊詩人的主題是表達和贊美愛情。大部分歌曲都被保留了下來,這些歌曲有時很簡單卻很感人,接近人們的自然唱法;時而高亢細膩,充滿深邃的哲學思考。詩人互相競爭發明新的歌曲形式,並為相對舊的形式註入新的內容。同時,吟遊詩人還創作並保存了許多長篇敘事詩。今天看來,很多散落在歐洲的浪漫小說也可能是他們的代表作。布朗溫·巴德的藝術成就主要是以封建莊園為背景的。時至今日,仍有100多種布朗溫吟遊詩人。然而13世紀後,南方貴族在戰爭中衰落,吟遊詩人變得無依無靠,人們再也聽不到他們唱歌了。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它們也逐漸消失了。
更持久和連續的生活給了法國北部詩歌(和散文)。也正因為如此,法國文學在歐洲占據了幾個世紀的主導地位,有著壹千多年不間斷的傳統,直到最近被壹位青年詩人打破。與布朗溫的吟遊詩人作品相對應,北方文學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特留維爾。與南方吟遊詩人的創作相比,特留維爾的創作更為專業,而且與前者不同的是,具有被貴族扶持的色彩。最重要的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他們對敘事、故事、生活、音樂更感興趣。結果是,當南方成為保存了幾千年的歌曲的故鄉,北方成為敘事浪漫小說的故鄉。雖然法國抒情詩很早就開始興盛,而且從未失敗過,但布羅溫的歌者們仍然創作出了優秀的敘事作品。
最早的壹首詩是帶有英雄風格的chansondegeste意為歌頌功勛(或冒險),主人公通常是騎士或非常忠誠的英雄。雖然《Chansondegeste》是壹首敘事詩,但它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色彩。總的來說,chansondegeste以法國歷史為基礎,但有時也以亞歷山大大帝等偉人和荷馬、維吉爾神話中的壹些英雄為基礎,還有壹些是以英國關於亞瑟王和他的騎士的傳說為基礎。這些卷帙浩繁的香頌,先是用韻文寫成,然後用散文寫成言情小說,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了當時人們對傳奇人物歷險記的天然需求,這和今天人們對各種通俗小說、雜誌的需求是壹樣的。除了那些視古語為稀罕物的文人,現代人壹般都忘了這些故事,因為它們在今天真的很無聊。但是幾百個chasons裏面還是有兩三個代表作的,比如我們都知道的《羅蘭之歌》。羅蘭是查理曼大帝的壹名騎士,他在西班牙的戰役中失敗,在從比利牛斯山撤退時死去。即使在最後壹刻,他也拒絕向查理大帝吹響救援的號角,最後和哥哥奧利維爾壹起壯烈犧牲。其實純粹的羅蘭最後是在挑戰和鬥神,所以極其悲劇。
像其他法國詩歌壹樣,直到壹百年前,香頌才被重新發現,被多次編輯,並被翻譯成現代法語和英語。羅蘭的故事從中世紀壹直被改編到文藝復興時期。在意大利很受歡迎,成為阿裏奧斯托代表作《瘋狂的羅蘭》的主題。這個故事並不為英國人所熟悉,直到它被轉化成散文,其他國家的影響變弱。在英語和法語這個龐大的圈子裏,英國人熟悉的不是查理曼大帝,而是我們上壹章路過的亞瑟王。
早期的法國詩人運用他們的才華改編和創作了這些傳奇故事,其中瑪麗·德·法蘭西和克雷蒂安·德·特羅特是最重要的兩位。瑪麗·德·弗朗西絲大半生都在英國度過。作為亨利二世的客人,瑪麗·德·法蘭西住在她的莊園裏。在那裏,盛行的文化是法國式的,連國王都是普羅旺斯的公主。從弗朗茲的《萊斯》中,我們可以壹窺崔斯特瑞姆和蘭法爾的童話故事。弗朗斯是壹個純粹的詩人,他不太註重故事的形式和技巧,但同時,他非常擅長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現代研究者傾向於認為詩歌不存在從幼稚到成熟的發展過程,“早期”詩人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幼稚——從這個意義上說,並不存在所謂的早期概念,因為他們的創作也有非常豐富的積累。幾個世紀以來,他們追逐著先驅,吸收著現代投資無法比擬的活力。瑪麗的《藝妓》被翻譯成了很多版本,還有壹些解說和研究手稿。在英文版本中,壹些非常有趣和隨意的翻譯是亞瑟·奧肖內西寫的,他是19世紀的壹位詩人。
他為亞瑟王故事的發展和演變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重要地位的詩人是奇雷蒂恩·德·特羅,他自12世紀下半葉以來壹直生活在查理大帝的宮廷裏。他的《裏昂騎士》、《埃裏克與伊妮德》以及《馬車騎士》、《崔斯特瑞姆與齊瑟》、《帕西法爾》等關於蘭斯洛特的故事,不僅是早期法國敘事詩的精華,也是我們在馬洛裏英譯本中看到的後世散文故事的素材。我們還將談到奇雷蒂恩·德·特羅特在德國文學史上的巨大影響。
除了言情小說中涉及的亞瑟王等英雄人物,在眾多不值錢的作品中,有三種詩歌值得關註,其中有些能讓我們產生奇幻的想象。第壹種是fabliau,以動物為主角的寓言。歷史悠久的伊索寓言,現在哄孩子睡覺時講的兔子故事都屬於這壹類。當這些相關的故事被匯編成壹部文集時,萊娜·福克斯的故事就出現了,喬叟的妹妹的故事就是英文版的對應物。在他的故事裏,狐貍不再聰明狡猾,也不再勝利。就像伊索寓言壹樣,這個形象被轉化為失敗者的形象。法國文學後期最偉大的寓言作家拉封丹並沒有借鑒中世紀的作品(事實上中世紀的那些作品直到19世紀仍被忽視)。更多的時候,他以古典作品為素材,以其敏銳的諷刺和豐富的想象力進行創作。這些中世紀富有詩意的故事只是簡單的動物寓言,而不是當時社會狀況的透視和素描,從中透射出壹種反映人性特點的幽默之光。停下來?壹個人抄?如在《懲罰╱ncle·萊姆斯》中
第二種與此不同,帶有寓言式的道德說教,在這類作品中。人物都是抽象的美,惡,愛,恨,嫉妒等等。其中代表作是《玫瑰的浪漫》,這是壹首關於愛情和勇氣的長詩,有壹股諷刺的微風從中吹來。因為騎士精神、社會規則和莊重的禮儀,中世紀的人們喜歡放聲大笑。《玫瑰傳奇》以嚴肅又略帶戲謔的態度忠實地描述了那個時代的特征。在這方面,與其他作品相比是最重要的。更難得的是,雖然是由兩位素不相識的詩人所寫,但這首長詩卻出人意料地保持了風格的統壹和完整。13世紀上半葉,紀堯姆·德·洛裏斯完成了全詩的前半部分。後半部是讓·德·莫恩20年後完成的。莫恩是壹位非常傑出的詩人。他的創作不僅僅是關於愛情,還涉及到中世紀的社會思潮。他的眼光很有前瞻性。法國最尖銳的批評家之壹,朗松博士說,從這位詩人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壹些正在發展的東西,壹些正在未來萌芽的東西。因為當時的生活是整個民族的生活。喬叟翻譯了《玫瑰傳奇》中的壹段話,但學者們仍然對其他印有他名字的翻譯手稿持懷疑態度。詩歌沖擊了中世紀已經維持了三個世紀的幻覺,解放了中世紀思想和整個人性的許多方面。我們毫不懷疑這部作品的歷史地位。至於它帶給我們的閱讀樂趣,則是另壹個問題。當這部作品被賦予了幽默的筆觸和詩意的意境(類似埃德蒙·斯賓塞的《仙後》的意境)時,現代讀者並不像他們中世紀的祖先那樣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壹部長篇道德寓言。
中世紀第三種非常重要的詩體是抒情詩,無論是創作類型還是寫作數量都非常繁榮。雖然現在還能找到壹些抒情詩,但大部分都是匿名的,作者屬於社會各個階層。有些學者把他的知識和音樂結合起來,試圖用他們的作品來提高文學及其語言的品味和形式,有些是熱愛藝術並自己創造藝術的貴族。那時候,連國王都是好歌手。在這些皇家歌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杜波爾·特烏斯四世。他會記得,其他有歌唱能力的國王,比如英國的理查德壹世,蘇格蘭的詹姆士壹世,西班牙的“學問之王”阿方索十世,都有詩歌天賦。另壹方面,詩歌之花不僅僅出現在貴族的花園裏。普通人創作的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更貼近生活,就像各國的民歌壹樣,表達了最基本的感情,墳墓,同性戀,輕佻,激昂的情緒。
《傅華薩年譜》是14世紀的壹部騎士浪漫主義小說,也是當時的壹部巨著。它幾乎記錄了“法國、英國、蘇格蘭、西班牙”近壹個世紀的全部歷史,比言情小說更精彩,是時代的偉大寫照。傅華薩是壹個不知疲倦的旅行者。他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觀察著這個世界,記錄著他的所見所聞。他的文章生動、新鮮、真實、客觀,這使他不僅成為著名的歷史學家,而且也是壹位講故事的大師。托馬斯·格雷說他是“未開化時代的希羅多德”。伯納斯伯爵將其翻譯成英文後,於16世紀成為英國文學的壹部分。同時,傅華薩也是壹位技巧高超的青年詩人,但他生活在散文的世紀,直到他的下壹個世紀,抒情詩才在法國流行起來。傅華薩之後,法國散文的發展開始趨於綜合。他的敘述雖然有些繁瑣淩亂,但卻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可以算是那個世紀法國散文的代表。
與法國關系密切的是西班牙文學,尤其是法國南部文學布洛文斯的文學創作。法國有羅蘭之歌,西班牙也有民族英雄史詩《西德之詩》。所謂“席德”是壹個反抗摩爾人的領袖。他的真名是Rodrigo Diaz de Bival,“CID”是“Wang”在阿拉伯語中的西班牙音譯。和羅蘭等半歷史人物壹樣,“西德”的豐功偉績成為了傳奇的主題。充滿智慧的塞萬提斯借他筆下壹個人物之口說:過去歷史上確實有“西德”這樣壹個人,但他在書中所描述的所作所為卻值得我們懷疑。這是壹個對文學和歷史都中肯的判斷,我們在閱讀中世紀小說時最好記住這壹點。在西班牙之外,“西德”也是壹個偉大而受歡迎的人物。比如法國劇作家皮埃爾·科內爾就把他作為自己悲劇代表作的主題。
分期基礎
[編輯此段落]
從16世紀開始,“中世紀”壹詞開始流行。這種語言來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思是古典希臘羅馬文化的“文藝復興”與古典文化之間的時代,大約相當於5-65438+5世紀。但在當時,這種說法含有貶義,指的是拉丁文化和文藝復興兩個“高峰”之間平淡無奇、毫無特色的文化“谷”。從歷史上看,指的是古代奴隸制和現代資本主義之間的時代,即歐洲封建時代,大約是11世紀。總的來說,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壹時期是歐洲中世紀的時限。但從法國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就另當別論了,因為最早的法語文獻是日期為14842年2月的《斯特拉斯堡聯盟書》。從此,“中世紀”只持續了八個世紀。對中世紀文學要具體分析,而不是籠統的肯定或否定。當時的法國還不是壹個統壹的國家,封建政權、交通擁堵、語言不通等條件使得不同地區的文學發展程度差異很大。
中世紀法國文學可分為三個時期。
(1)公元842-1200年是中世紀文學的早期。此時封建割據勢力占主導地位。各地的封建領主都有很大的權力。他們完全控制了所有領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封建領主及其家族不僅是文學作品的描寫對象(主角),也是文學創作活動的領導者和資助者。當時主要的文學體裁是英雄史詩和頌詩。藝術家被召集到封建領主和他們的封臣面前朗誦史詩。
(2)公元1200-1350年是中世紀文學中期,以封建割據勢力的衰落和中央王權的加強為特征。城市資產階級逐漸發展起來,富了起來。為了滿足這部分讀者的需求,新的詩歌和戲劇應運而生。65438年至0200年,巴黎大學成立,知識分子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他們不把文學作品當作休閑娛樂的工具,而是想從中學習知識,豐富精神生活。所以散文作品興盛。這時,中世紀文學早期的主要文學形式——英雄史詩和頌歌——並沒有消失,只是其內容逐漸發生了變化,以適應新的歷史條件。
(3)從英法百年戰爭開始(1337-1453)到中世紀結束的時期為中世紀文學後期。這是文學衰落的黑暗時代。優秀的詩歌、散文、劇本很少。雖然抒情詩人、編年史家和戲班領導是文學隊伍的核心,但他們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未能把握創作規律,推陳出新。有人認為,在14世紀,法國具備了文藝復興的壹切條件。查理五世國王本人試圖發起這場運動,但壹系列政治事件未能實現他的意圖。
文學形式
[編輯此段落]
最早的法國文學可以追溯到11世紀。《羅蘭之歌》是法國最早的史詩,作者不詳。類似的史詩還有《貝奧武夫》、《尼伯龍根之歌》等。這些史詩大多歌頌偉大的君主。比如《羅蘭之歌》就是向法國著名國王查理大帝(742-814)致敬。此外,中世紀的法國盛行俠義傳說,都是贊美騎士精神,宣揚高雅的愛情。這壹時期最重要的法國作家是12世紀的克雷蒂·德·特魯瓦特,他是法國中世紀最著名的敘事詩人。此外,在南方普羅旺斯流行的詩歌,大多是以騎士和淑女之間的優雅愛情為題材。這些詩大多想象力豐富,但風格矯情,文學價值不高。直到中世紀末期,法國才出現了第壹位真正偉大的抒情詩人——弗朗索瓦·維隆(1431-1465)。
中世紀法國散文的風格在歷史和編年史中最為常見,但這些作品中最吸引人的是從12世紀開始出現的“奧卡西恩和尼科爾夫人”系列故事。
和歐洲其他地區壹樣,法國戲劇起源於中世紀的宗教戲劇,但時間長了,這兩種文學風格就成了水火不容的敵人。最早的戲劇只是宗教儀式的簡單情節,最常見的是關於聖誕節和復活節的傳說。然而,當這些戲劇的表演場所從教會轉移到大眾,原來的拉丁語被法語取代,法國戲劇的發展開始走上了壹條與羅馬基督教風格完全不同的道路。那些語言幽默、形式粗獷、風格寫實的滑稽劇,頗受歡迎。在這場鬧劇,以及諷刺寓言和敘事短詩中,第壹次出現了上文提到的“高盧精神”的影子。
騎士文學
[編輯此段落]
在中世紀的西歐,基督教是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它對文學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法國古代最早的宗教文獻《聖女頌》(la Cantilene de Sainte Eulalie)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聖女頌》(la Vie de Saint Leger)產生於20世紀上半葉。隨著城市的興起,12世紀後期出現了源於宗教儀式的宗教劇。有些作品既宣傳神學,又反映現實生活,對後世有壹定的認知價值。
中世紀法國文學的傑出成就是英雄史詩,它形成於11世紀,也被稱為《聖歌》(chansons de gestes),在12、13世紀達到頂峰。它和所有文學形式的誕生壹樣,都要經過壹個口頭背誦的階段,才能寫成文字。讀者大多是吟遊詩人,寫作工作全靠牧師。因此,英雄史詩實際上是壹種民間文學,它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知道,從9世紀到11世紀,法國名義上是壹個統壹的國家,實際上是壹個封建國家。英雄史詩歌頌帝王武功,譴責諸侯謀反,提倡忠君愛國,充分表達了人民建立政治上統壹的國家的願望。因此,曾經建立統壹帝國的查理曼大帝成為壹系列英雄史詩中的理想人物。大約有100部英雄史詩,其中《羅蘭的歌》最為著名。內容是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後,他的部隊回國,羅蘭的守軍遭到伊斯蘭教徒的伏擊,無法突圍。查理大帝得知守軍被困,返回救援時,羅蘭已經壯烈犧牲,守軍全軍覆沒。《羅蘭之歌》廣為流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詩中的羅蘭被描繪成壹個典型的忠誠君主和愛國者,他也成為了無畏民族英雄的象征。
《羅蘭之歌》有4002行,291節,用浪漫寫成。騎士在中世紀的戰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2至13世紀,騎士文學繁榮發展。法國南部的騎士文學主要是抒情詩,而北部則是騎士故事詩。騎士文學重在描寫騎士的愛情和騎士的冒險精神,弘揚和美化騎士精神。騎士故事的多產詩人是奇雷蒂恩·特魯瓦(約1135-1183)。他的作品情節生動,寓意深刻,語言生動,文筆流暢。它們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遍了整個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