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曲和船歌壹樣,既有聲樂作品,也有器樂作品。6/8拍也是典型的搖籃曲節拍。如下面這首6/8拍聲樂搖籃曲,作曲據說是莫紮特。這首歌以兩小節的短旋律為主題核心展開,音色清澈熱烈,對孩子的未來充滿希望。描述搖籃從頭到尾輕輕擺動的節奏。這首歌唱道:
睡覺吧,我的寶貝,小蜜蜂已經休息了,
鳥兒已經歸巢,花園如此寧靜。
月亮在天空中微笑,多麽美麗的銀光。
透過窗戶照在妳身上,睡吧,我的寶貝,
去睡覺,去睡覺!
除了6/8拍搖籃曲,三拍和四拍搖籃曲也可以用和聲和節奏的方式來描述搖籃的擺動。舒伯特的《搖籃曲》用穩定和弦和不穩定和弦的不斷交替來體現搖籃搖擺的效果。這是壹首民謠,音樂裏充滿了無限的溫柔和愛撫。
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是通過強弱節拍的節奏起伏。來創造搖籃搖擺的形象。這也是壹首曲調溫柔優美的民歌,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的親切祝願:
1.晚上好,晚上好,
玫瑰和紫丁香閉上了眼睛,
妳也去睡吧。
明天壹早,
又說又跳。
2.晚上好,晚上好,
天使在守護著妳,去睡覺吧,
寶寶樹會出現在夢裏。
睡得香,睡得甜,
妳會夢見天堂。
作曲家經常在歌劇中使用搖籃曲。比如法國作曲家葛達爾在他的歌劇《約瑟蘭》中寫了壹首搖籃曲。但它的對象不是嬰兒,而是壹個垂死的女人。這是壹首具有戲曲音樂特點的抒情歌曲。整首歌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相當於歌劇中的朗誦,第二部分相當於歌劇中的詠嘆調。朗誦調是以語言的聲調為基礎的朗誦調。這首搖籃曲的第壹部分有宣敘調的性質,但有嚴格的三拍,沒有真正的宣敘調那麽自由。詠嘆調是歌劇中的抒情獨唱或戲劇獨唱。這首搖籃曲的第二部分有壹些抒情詠嘆調的特點。但沒有詠嘆調常用的三段式結構。歌劇《約瑟蘭》是根據法國詩人拉馬丁的詩改編的。講述的是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時,修道院的修補土約塞蘭德躲進了陶芬尼山谷的鷹洞。貴族女孩勞倫斯也把自己偽裝成男孩,藏在這個山谷裏。約瑟蘭把她藏在她的藏鷹洞裏,發現她是個女孩。他們彼此相愛了。勞倫斯提醒他不要忘記自己是壹個耕耘者,於是喬斯蘭和勞倫斯分手,回到修道院。許多年以後,約瑟蘭受邀在巴黎為壹位垂死的婦女做懺悔。這個女人就是勞倫斯。在她臨終時,她表達了在天堂與約瑟蘭結婚的願望。這首搖籃曲是尤策蘭為勞倫斯唱的搖籃曲。第壹部分是帶有宣敘調性質的獨白。第二部分是四拍搖籃曲,伴奏描述的是搖籃的晃動。
除了人聲搖籃曲,還有各種樂器的搖籃曲。這種器樂搖籃曲在內容和規模上都比聲樂搖籃曲更有發展。器樂搖籃曲並不局限於催眠和描寫嬰兒入睡,更多的是表達內心的思想感情,描繪壹種寧靜而詩意的精神境界。肖邦的搖籃曲是壹首意境深遠的鋼琴聲詩。左手是壹個穩定和弦和壹個不穩定和弦從頭到尾的不斷重復。描述搖籃的擺動,這種反復重復的短旋律或和聲,叫做固定動機。右手是壹個樂句的連續變奏,整首歌根據壹個樂句的旋律通過變奏不斷展開;在動機固定的背景下,從單獨壹部分發展到兩部分重疊;從簡單對稱的節奏到輕快的華彩樂段。右手如風吹柳舞;而左手就像壹根結實的樹幹,壹動不動。整首歌始終保持著安靜的氛圍,卻又充滿了微妙的音調變化。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壹部戲劇中談到肖邦的搖籃曲時,有壹段生動的描述。他說,“無聲的音樂逐漸彌漫在氣氛中。我們被籠罩在同樣的感覺中,這可以與洗完土耳其浴後,所有的意識都被驅散,我們進入壹種平靜的狀態相提並論。此時,被和諧消耗的身體除了休息,沒有其他欲望;心靈看到禁錮它的牢門已經全部打開,它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但它總是傾向於壹個藍色的夢。”
——上海音樂出版社編著,《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音樂播音講座》,錢仁康先生編著《音樂鑒賞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