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秋詩

中秋詩

古代詩歌

中秋節

(唐)李普

當鏡子在天空中升起時,雲是寂靜的;

壹輪等份滿滿,伴著萬裏雲;

狡兔落弦,妖蛙歇身前;

靈茶計劃攜手共進,直到銀河完全明朗。

在八月十五日與月亮玩耍

(唐)劉禹錫

今夜天空將再次洗滌世界。

夏去秋來。

群星閃耀,清風燦爛。

能改變人類世界的,是尤然的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陳冰中秋,快樂飲酒。喝醉了,寫這篇文章,還懷孕了。

月亮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我從遠處拿酒杯。

我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也不知道幾月幾時。

我願乘禦風回天,我怕在細玉的樓閣裏,經不起九天寒氣。

跳舞要懂影子,為什麽不想圓就要圓?

人們有悲傷和快樂,他們分離又重逢。月亮會變暗或發亮,會變圓或變圓。沒有什麽是完美的,即使在過去。

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

中秋的月亮

(宋)蘇軾

暮雲漫寒,銀發人默默轉玉盤。

此生不遇良宵,何處見明年明月。

泰昌銀

(宋)辛棄疾

壹輪秋影轉金波,飛鏡重磨。

問姮娥關於酒的事:如果我被白發欺騙了,我該怎麽辦!

乘風,上萬裏,下望山川。

去廣西跳舞。人性更加清晰。

關於中秋旅遊的思考

臺灣民歌

孤影看雁,千裏思念貂;家鄉的秋天憶明月,異國的夜驚。

手沒有爬過桂花,所以還是香蕉;爬樓梯是悲傷的致敬,望著西邊的海天壹色。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銀河靜自吟;

萬裏的山家在哪裏?晚上來的時候有很多擔心。

蒙受

夜深人靜時,明月高掛天空中央,壹片寂靜;

睡眼惺忪,如夢如幻;

四處生活臥不寧,故鄉在心頭;

苦難,歸空,如焚王者之心。

與月亮共飲

(李白)

花兒在下壹壺酒,沒有朋友,獨飲。

舉起我的杯子,我邀請明月,明月帶給我它的影子,讓我們成為三個人。

明月不知飲酒,身前影子在後。

我不得不和他們打成壹片,享受春天的快樂。

我唱的歌是光明而流浪的,我舞的是漂泊前的影子。

醒來壹起開心,醉後各自散去。

我願意和他們永遠在壹起,忘記友誼的傷害,就像銀河的銀河。

八月十五日,夜月。

(杜甫)

滿月鏡中飛,歸心折劍。

轉篷遠行,攀桂登天。

水道疑霜雪,林披羽。

這個時候,我期待大白兔,我想數秋分。

十五夜看月亮

(王健)

中庭有白樹的烏鴉,冷露的桂花。

我期待著今晚的月亮,我不知道誰會落在秋思!

南寨月上戲

(王長玲)

躺在南書房的高座上,我們掀開了窗簾——我們看到了初升的月亮。

清輝漣水木,像波浪壹樣流淌在我們的窗和門上。

時光飛逝,平靜地,超越我們的智慧,新舊交替。

我們選中的人,我們的朋友,現在在清澈的河邊,唱著,也許,壹首悲傷的東方歌曲。

壹千英裏的距離,卻有壹股蘭花的氣息隨風而來。

中秋的月亮

(戚跡)

天空萬裏無雲,濕漉漉的,星星正湧出來清除規則。

林東不礙漸起,四海觀路。

也可以明確唱出郝的精神,願意教黑暗取丹枝。

可憐關爺單鵑影,正等五殘酒。

關山月。

(李白)

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過茫茫雲海。

浩蕩風吹萬裏,過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山路,吐蕃覬覦青海廣闊的領土。

這是歷代戰亂之地,很少有士兵能活下來。

士兵們轉過身,望向邊境,帶著渴望的眼神想起了家。

士兵的妻子望著高塔,哀嘆何時才能見到遠方的親人。

靜夜思

(李白)

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已經有霜凍了嗎?

我擡起頭凝視月亮,低下頭,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月夜

(劉)據

月色更深半戶,北鬥枯南斜。

今夜,透過綠色的紗窗,我知道春天是溫暖的,昆蟲的聲音是清新的。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深燭影,長河漸落。

嫦娥我壹定後悔當初吃了仙丹,現在壹個人,藍天,夜夜笙歌。

在月夜想起我的兄弟們

(杜甫)

壹個流浪者聽到了預示著戰鬥的鼓聲,這是邊境上壹只野鵝秋天的第壹聲呼喚。

今夜起露變霜,家中月色多明!

兄弟皆散,無壹家可打聽生死。

發往洛陽城的信件經常無法送到,戰爭也經常沒有停止。

望著月亮,想著遠方的壹個

(張九齡)

月亮,此時已在海上,天涯* * *上空。

帶給分離的心,夜晚長久的體貼!

熄滅蠟燭去愛這灑滿月光的房間,我穿著衣服徘徊在深深的夜露寒中。

妳不能擁有美麗的月光,只希望在夢境中遇見妳。

霜月

(李商隱)

剛開始聽到南方大雁的鳴叫,知了的唧唧聲已經消失,我爬到了高層,極目遠眺,水天成壹片。

霜神清女與月中月不畏寒,在寒霜的康樂鬥中,多了壹份美麗與清純。

在秋夜和月亮下生個孩子

(孟浩然)

秋月掛天,光華濕。

驚鵲棲息未定,飛螢滾滾而來。

庭院冷影疏,鄰夜聲急。

儀式是什麽?看著天空,站著。

中秋節等待月亮>

(陸桂萌)

霜降已晚,好風似好時節。

簾倚樹,情無限,燭幽幽香。

愛聽北方笙聲,漸見南方星迷。

誰是學校的酷派,想減少第壹輪和中午?

莊妮中秋節

(袁浩文)

強飯天太瘦,窄衣秋已寒。

孩子充滿了回憶,走路很困難。

露水進入小屋,溪水和石頭沙灘的聲音很響。

山裏晚上來了月亮,直到天亮我才看到。

八月十五在桃園玩月亮

(劉禹錫)

塵中見月也閑,情在清秋仙府間。

凝長而冷,此時立在最高的山上。

藍色虛無不起馮雲,松山長在水中。

壹群人悠閑地移動,高地平在千裏之外。

邵軍領著我來到玉壇前,邀請真正的仙官遠道而來。

雲*(左車右車)欲動星空下,天高高興興,屍骨寒。

晉歆漸往東,車輪之影猶升騰。

絕對美好的時候很難復合,這壹天他應該很失望。

(左右轉,可能是“玄”字)

中秋的月亮

(顏姝)

十輪霜影轉庭,今夕是寂寞壹隅。

素娥也許沒有遺憾,但玉蟾是孤獨而寂寞的。

八月十五晚上在亭子裏看月亮

(白居易)

去年8月15日晚,曲江池畔杏園旁。

今年8月15日夜,松浦沙頭水廳前。

西北何處是故鄉,東南何處是月圓。

昨天,風吹來,誰也不肯見面。今晚,光線和往年壹樣清晰。

8月15日晚上天柱寺的桂子

(皮日休)

玉星姍姍下了月輪,拾起殿前露珠。

到目前為止,天是不存在的,但是嫦娥應該是扔給人的。

中秋節看月亮和兒子的事業

(蘇軾)

明月不高於山,紅光千尺。

壹杯銀子未滿,雲開霧散。

為上帝洗眼的人應該歡迎來自費明河的水。

然後對世界上的人做出冷漠的樣子,就像我對湛然不起壹樣。

西南面的火星像壹顆彈丸,它的角和尾巴又亮又蒼白。

今晚看不到,但連螢火蟲都在為寒冷而戰。

昨天誰在劃船?這是壹千個日夜。

波折無心追浪,低著頭隨歌板去祭。

綠色熒光消失轉山前,波*(左風右風)是否回風了?

明月易落人易散,回來更要看。

堂前月色越清越好,寒喉*(將軍會得蟲)顯草。

百葉窗推門無聲,窗無聲舊。

杜南從事的是羞貧,寫月亮詩的人也有幾個。

明朝人事同朝霞,忽然夢見姚臺語。

中秋節:登樓望月

(米菲)

與淮海的眼睛壹樣,漫長的大海像銀壹樣白,百萬道彩虹般的光,孕育著珍珠的牡蠣。

天若無人工,桂樹之長,將破月。

月亮多亮啊

月亮多亮啊,照著我的床。

悲傷得睡不著,穿著衣服四處遊蕩。

客人雖喜,不如早點回頭。

當妳壹個人離開家,妳應該起訴誰?

回到房間,淚水弄臟了衣服。

西江月亮

(蘇軾)

在黃州,春天的晚上我在水裏遊泳。

在餐館喝酒,喝醉了。

帶月到溪橋,解鞍曲臂,臥醉少歇。

我意識到了。

群山擁擠,流水嘹亮,令人懷疑不是人間。

在書的橋柱上。

照野淺浪,天昏。

我想壹醉方休,睡在草地上。

可惜壹股風流,沒教到碾壓瓊瑤。

脫鞍歇青陽橋,杜宇會有春曉聲。

“回董過中秋”

(文天祥)

依河重疊節,載畫舟冰;

等月亮舉杯,妳又香又綠。

拜華興之落,約明月之浮。

風雨滿城,為何幸運兩重陽近?

如詩如畫的山川,依然是當年的赤壁之旅。

稻草有賞,布匹輪流發。

滿江紅。中秋節告別”

(辛棄疾)

快去西樓,免得天放雲遮月。

可是當他呼喚的時候,玉纖笛壹聲巨響就裂了。

誰讓冰壺飄於世,最可憐於夫。

問嫦娥,寂寞冷,有沒有心事,應該是法華。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善舞,唱歌吞口水。

十有八九還是要磨的。

這麽晚了還弄個長圈,人情未必看告別。

把過去和離恨放在壹起,回歸其中。

秋夜的月亮

當初,我們在壹起。那就叫它,沒理由再去見伊拉克。

最近幾天,我意外地又要吃大餐了。

在尊重與閑適中,我斂眉嘆息。

喚起舊的憂慮。

項不能被吸引。

時光荏苒,乃放謝蘭,好花雕謝,不過壹瞬間。

彩雲易散,玻璃易碎,這是檢驗前的問題。

在壹個浪漫的夜晚,有幾個過去的痕跡。

忍受思考和記憶。

這種回眸是破碎的,也是永恒的。

到了仙道和桂明路,就沒有消息了。

長相思

畫鼓喧鬧街,藍燈滿城,初月照鹽城。

清都江闕夜景,銀箭金莖。

街道縱橫交錯。過壹遍平康風,慢慢聽歌。

鳳凰燭照。那家沒有蓋香屏。

對羅綺,依稀能認出舊時光,風華淡了。

焦波·葉言、喬曉依舊,故意打著招呼。

墻倒眾人立,很難寫得深刻真誠。

不知道,那些名臣都被抓了,這些年來都減了關。

漢代望月

月亮,月亮,月亮。競爭還是有不足的。

就像洞房的年輕人,會臨時相遇,按過去的樣子離開。

小樓在門檻上,是去年的季節。

千裏晴空猶在,夜總是讓人討厭惡心。

鵪鶉日

將殘煙吹向夜風。壹輪明月掛在門廊上。

因為路很遠,人還很遠,我的心也不壹樣。

深情又體貼。藍雲走回去認的無影無蹤。

我應該是生在過去,愛把鴛鴦關在兩個地方。

十二點(秋夜)

夕陽初照,輕煙籠月,風如洗。

覺崔張,涼生。逐漸進入小寒天氣。

碎葉敲窗,西風灌院,睡不著就起來。

更是讓人揪心,滴滴的揪心,各種感覺壹起生,都在讓人揪心。

天知道,當時我很擔心。

夜總在,明明在枕邊,勤勤懇懇的看著。

蠟燭暗了,酒醒了,元來在夢裏。

來睡壹覺,穿上衣服壹個人坐著,百感交集。

我該如何得到利益,重新調和雲雨,然後做剩下的香被。

我想告訴上帝,從現在起我將永不放棄。

念奴嬌。中秋節到月亮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街花,夜涼如洗。

風滿眉寒,人在水晶宮。

龍在彌留,觀之尷尬,歌在沸騰。

霜降無處不在,我要飛越彩雲。

記得去年的傍晚,酒亭和輕月雲此起彼伏。

千裏之外的秋光昨天壹眨眼就做到了。

青鳥西來,嫦娥報我禮近。

發個信息,不要怕沈醉。

文章

中秋情懷(散文詩)

這是壹個溫暖的夜晚,人們把思緒捏成壹輪圓月,愜意地品味著壹份向往和想象。

這是壹個古老的民族特產,是壹個民族傳統節日。

在這個節日裏,無論妳在山之南,在水之北,在雲之下,在海之上,妳都會在這個金色的夜晚舉杯邀月。遊子的憂傷,朋友的孤獨,對飛翔的向往,對古老的情懷,都將在這優雅靜謐芬芳的酒壺中得到美好的流露。

於是,中秋節充滿了親情和濃郁的人情;

因此,中秋節將是優雅而多彩的,優雅而抒情的音符;

由此可見,中秋的月亮是最亮最圓滿的;

因此,中秋節的月亮是最令人興奮和耐人尋味的...

中秋節是壹個美麗的神話,代代相傳了壹千年,壹萬年。在欣賞和品嘗月亮的過程中,壹個民族體驗並展示出獨特的魅力。

在中秋節,我們將再次看到明月。讓我們坐在壹輪圓月裏,細細品味生命的奧秘,感受生命的真諦。月光如流水,汩汩不斷...

時光如水,仿佛轉眼間,春去秋來,壹年的工作漸行漸遠。在大街小巷、商店和商場裏,五顏六色的月餅彌漫著濃濃的中秋氣息。盡量買各種月餅、水果、蔬菜、豆沙、五仁;袋裝、散裝、盒裝;紅色、黃色、綠色和紫色...只是沒嘗月餅-

記得小時候,中秋節臨近的時候,每個家庭都充滿了向往和興奮,尤其是忙碌的媽媽們。

首先,我媽要早早的把幹花、葫蘆花、玫瑰花、香豆葉收集晾幹,然後用石頭“匠窩”把撻面搗爛,再托人從城裏買些紅米、姜黃。其次,在每天工作的間歇,收集枯枝和樹根,挖或拔種子,冰草,不穩定的艾蒿枝,回家晾曬,或在院墻外晾曬壹些牛糞。蒸月餅不是普通蒸幹糧包子能比的,做飯的爐子也要有好的燃料。

中秋節前幾天,我媽把事先做好的“壞兒子”泡在溫水裏,放上澆頭,發酵,然後每隔壹兩個小時續半碗掛面,用適量溫水攪拌成糊狀,續十次左右,大概半鍋。按照壹碗面的標準,加入適量溫水揉面,壹次揉兩個小時左右,連續揉十次八次。積少成多,兩盆滿滿的,軟軟的,有活力的,用手壹斜。

壹大早,我媽就忙著陪我姨和姥姥。

首先,根據我的“八卦掌”蒸籠的大小,月餅的厚度,顏料的種類,把做好的面條均勻地搗成幾團。然後,用壹只手揉搓球,揉搓十圈。光滑、堅實、圓潤,用手掌壓平。然後用搟面杖推開壹塊厚半厘米、直徑45厘米的面包,均勻塗抹上新榨的亞麻籽油;黃澄澄,香,然後撒上姜黃,撒上白糖,撒上厚厚的壹層白面粉;最後緊緊卷成壹卷,壓成壹團;壓實,卷成剛才的形狀,再撒壹遍,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好底層,是最好的。

然後,如法炮制,壹層壹層地滾,壹層壹層地撒上準備好的顏料,壹層壹層地堆起來,厚達十厘米。或剖開挖出五顏六色的“抓痕”,或卷成“馬絆場”,或蓋上頂層,做成五顏六色的“蒸餅”。最後搟出壹個紙壹樣薄的面團將整個月餅完全包裹起來,用四只手擡進籠子。壹籠只裝壹個月餅,壹次蒸兩籠、三籠、四籠。

此時,爐子上“坐臥”的大鐵鍋裏早已燒開了開水,蒸籠整齊地放在大鍋上;然後用幹凈的抹布或者其他軟物把所有可能透氣的地方都堵上,比如鍋邊,蒸籠的縫隙,鍋蓋的縫。使用枯樹權、牛糞塊等結實耐用的柴火,壹口氣燃燒半小時,防止“打滑”。當鍋蓋上的熱氣冒起相當壹段時間,就要臨時停火;暫停壹刻鐘,熱度稍降,再用溫火燒半小時。所以燒四遍,蒸兩三個小時,壹大鍋水就燒開了,月餅就蒸好了。

那時候為了蒸月餅,我每年都會向老師請假去當“火女”。

月餅蒸好後,要兩個人擡三次翻兩次,豎著放穩,用帶紅色顏料的木“點”,在蒸熟的白面粉上點上紅花,這樣就會有顏色,晾壹晚上,剝掉皮,切成15厘米大小的方塊,就可以吃了。新鮮時香甜可口;幹脆可口,層次分明,肥而不膩,中秋節後的日子都在這種甜蜜中咀嚼。

中秋月夜更值得壹提。當明月爬過樹梢,立於屋頂,深邃的天空清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仿佛不在。皎潔的月光如水般落在農家寬敞的庭院裏,比白天還要明亮。家家戶戶都搬出自己的八仙桌,端著壹個完整的月餅,上面有月亮的圖案,恭恭敬敬地呈在八仙桌的中央,並把自己收獲的水果或其他美味放在周圍的拼盤裏呈上,稱為“祭月”。老人們還會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仰望月亮,總想從“玉盤”裏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或者嬉戲的白兔。

中秋散文:“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各種月餅廣告鋪天蓋地,讓人感覺明天就是中秋節了。

有句話叫“年年怕中秋,月月怕十五”,意思是中秋節過後壹年很快就過去了,十五過後這個月也快過去了。

是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年終也隨之而來。這不僅讓人感嘆時光飛逝,也讓人不自覺地回憶起過去。

想想,我已經好幾個中秋節沒在家了。每到中秋,除了送壹些月餅之類的東西回家,打電話問候家人,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憶了。這時,在家裏度過假期的記憶變得清晰起來。

小時候過中秋節真的很刺激。因為我的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總是在過節前回家,每次回家總會給我們帶些新衣服,糖果,還有壹些新奇的東西。穿上新衣服,口袋裏裝滿了各種糖果,心情自然是無比愉悅。在我看來,中秋節和春節壹樣快樂。

當然,開心的事情遠不止這些。

建造壹座塔是許多孩子非常喜歡做事情。我們壹般三五成群的出行,中秋節前幾天開始穿梭在鄉間小路和破敗的院落,收集零碎的瓦片。中秋節那天,真正的造塔工程開始了。我們用磚做塔門,用大瓦片做塔基,根據收集的瓦片數量估算塔基的大小。然後將瓦片壹層壹層的壘起來,瓦片由大到小,壹層壹層的收縮到塔的中心,最後形成圓錐形,塔就建成了。在建塔的過程中,每壹步每壹個動作都要小心翼翼。有時候因為估計錯誤或者不小心碰到塔,我們不得不從頭再來。所以,研究眼力和耐心也是壹門功夫。建造這座塔花了很多功夫,然後我們不得不在晚上等待塔被燒毀。

隨著天空中最後壹抹晚霞的退去,天空暗了下來。在我媽的催促下,我總是胡亂抓幾口飯就沖到打谷場,那是孩子們聚集的地方。我們壹路追著玩,壹邊急切地希望月亮早點升到天上。